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这段时间或许是年底将至的原因,自称为某某银行或金融机构的电话突然之间多了起来,而在这些电话中,大部分都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骗子,他们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虚构受害者在某某平台借过钱,要求受害者转钱,如果不转钱的话就会爆通讯录和群发他们的照片,而且还要群发P过的照片,这些事对于一些男受害者或许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女性受害者的伤害是巨大的,因此,已经有多人被犯罪分子这样的方式敲诈勒索,大家一定要警示这类诈骗案件。

昨天晚上,河南新乡的赵女士接到一个号码为165507****12569濮阳的电话,在接通电话之后,对方自称是“随薪贷”的工作人员,还称赵女士在2017年在“随薪贷”借款的一万元已经严重逾期,要求赵女士立即还款,如果不还款的话,将会通知赵女士居住地村委会以及群发赵女士的生活照片。

而赵女士突然接到这样的一个电话感觉到非常惊讶,因为自己从来没有在网上或银行贷过款,甚至于自己现在就连信用卡都没有,何来的债务之说,于是,赵女士在电话中质问对方叫什么,工号是多少,所隶属公司是哪家公司,我就在河南,我可以去找你来面谈这件事吗?对方在听到赵女士的一席话,称自己名叫陈某龙,自己并不在濮阳,而是在广州,还说赵女士自己欠的钱难道自己心里没有数吗?其他的什么信息都没有提供。

而当赵女士质问对方所属公司基本信息的时候,对方却挂断了电话,随即而来的就是这个人从不同城市给赵女士打电话,在短短的五分钟,赵女士手机上就接到了10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最关键的是,这些电话响几秒就自动挂断,根本没有给赵女士接电话的时间,在19:12分的时候,这个人用一个1661177****1007的号码再次拨通赵女士的电话,称刚刚只是一个警告,如果赵女士继续不还款的话,他将用这种方式拨打赵女士亲属好友的电话,而且,还要将赵女士的生活照片P称淫秽图片群发给赵女士的亲属好友。

赵女士听到对方说的这些话非常的害怕,因为她作为一个女性如果这个人真的这样做的话,她的名誉就毁了,于是,在这个人的逼迫之下,赵女士只能向其提供的账号转账了一万元,才睡了一个安稳觉。

今天早上8:10分的时候,赵女士越像越感觉到不对劲,就赶紧跑到派出所报警,但是,接警的民警告诉赵女士,你这是遇到了诈骗,是对方在获取了你的个人信息之后给你虚构了虚假的债务,然后,以此对你进行敲诈勒索,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对方使用的就是非法的虚拟拨号软件,而这种软件目前我们这里无法进行技术性侦破,所以,我们只能把你的案件反映给上级公安部门,你保持电话畅通,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会通知你的。

案件分析:赵女士接到的电话无疑就是一个诈骗电话,这个骗子在非法获取赵女士个人信息以后,通过虚构的债务要挟赵女士,如果赵女士不配合的话,这个骗子再以已获取了赵女士通讯录、通话记录、手机相册等重要隐私权限威胁赵女士转钱,但这种威胁的方式已经违反了我《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在没有产生债权债务的事实基础下,如借款、侵权行为、无因管理等,一般虚构产生债权债务的事实,该债权债务就可以认定为虚构的。

从事法律研究的知名媒体人徐亮表示,其实,在最近这几年里,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情况,因为,截止到目前为止,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最大的渠道就是网贷行业,让他如果不加以制止或出台相关法律和禁止虚拟拨号的通讯渠道,这样的骗局就无法制止,而我认为,仅仅制止虚拟拨号软件的通讯渠道这无法杜绝这种骗局,因为现在还存在大量的第三方短信运商为犯罪分子提供信息服务,而这些更需要加强监管。

最关键的是,目前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了,如果如此发展下去,公民的个人隐私信息将全面呈现出“裸奔”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就会更是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行为提供了便利,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诈骗案件急剧上升的一个主要隐私,我们希望工信部相关部门加强对于相关行业的监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