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开了,而且开弓没有回头箭。

都说放开是为了让经济跑起来,但似乎还没跑起来。

大家,最近应该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陆陆续续阳了,很多人又开始说:经济反而更跑不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个阵痛期是必然的。

虽然阵痛期很难,但终究有个期限 ,而封控是没完没了的。

据城市数据团统计,如果将今年每一个被封控过的地区,将被封超过6天或以上的人口全部汇总。

那么今年中国共有10亿人次曾经历过封控,他们平均被封控了27天。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是870269亿,增速3.0%,太低了。

今年要完成年初定下的全年5.5%的增速目标,应该是不可能了。

因而,放开之后,除了关心“阳过”、“阳康”、“王重阳”,也是时候关心下经济了。

毕竟,选择放开,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每个人都要吃饭,要面包,包括gj和地方zf。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有点哭笑不得的是,目前,放开后的第一波报复性消费,已经出现了。

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感冒药、抗原、电解质水甚至黄桃罐头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些只是阶段性产物,不能视作经济复苏的组成部分。

那么问题来了,2023年,经济会好起来吗?A股能起飞吗?能像世界杯观众席那样摘掉口罩吗?

答案当然不可能想像下面这个商场负责人想的那样,一下就能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总有迹可循。

毕竟在这件事上,我们有他山之石,也可以以史为镜。

来,先关注猫姐!

明年二季度摘口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年二季度摘口罩?

我们调整下顺序,先回答第三个问题。

根据钟南山团队的最新研判,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的预防重心要从预防感染转到预防重症,加强新冠疫苗接种是下一步关键。

预计广州第一波感染峰值可能会在明年一月底、二月初到来,三月中上旬进入平稳阶段,乐观估计在明年上半年可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假如全国各地的疫情发展轨迹和广州大致相同,只是前后脚的区别。

那么,乐观的话,最早明年二季度,我们就可以回归到疫情前的正常生活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时候就真的可以踩足油门,加油干了。

股票涨幅将超过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股票涨幅将超过10%?

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大A能告别“3000点守卫战”吗?

前几天,国际机构大摩的策略师发布报告,将中国股票的评级从持股观望(equal-weight)上调至增持(overweight)。

大摩还将2023年底的MSCI中国指数目标从59点上调至70点,将恒生指数目标从18200点上调至21200点。

自2021年1月以来,大摩对中国股票予以持股观望评级,已经有近两年时间。

新的指数目标意味着,大摩押注未来中国股票上涨幅度将超过10%。

大摩的预测是否准确,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在此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其他国家放开后,股市的表现。

1、美国

面对疫情,美国也不是一下就躺平的,我记得NBA也搞过赛会制(取消主客场)。

美国是在2021年4月开始,进入疫情管控放松阶段。

2021年4月,CDC发布声明称对完全接种疫苗者放开国内旅行;同年11月,允许疫苗接种者合法入境。

当时,经济基本面维持高增长,也带动美股快速回升。

今年3月份,白宫发布与病毒共存计划;4月,废除口罩禁令;6月,取消所有入境限制。

但由于美国经济修复最快速的阶段已经过去,且连续加息下衰退压力愈演愈烈,自2021年底开始,美股便开始进入下跌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英国

英国作为“群体免疫”的率先提出者,放松节奏较美国更为激进。

尽管英国在第一阶段,共计采取了三次全国封锁政策。但2021年开始,管控放松步伐明显加快,快速“躺平”。

股市的表现来看,防疫政策逐步放松后,英国经济开始回暖,股市的表现也比较坚挺,不仅没跌,还一路震荡上行,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今年宣布全面放开以后,英国股市反而开始进入震荡下行阶段。

分析认为,在2021年2月疫情防控逐步减小后,英国经济加速修复,带动股市盈利加速修复,进而驱动英股上行。

但在全面放开后,一方面,由于2021年11月起,美联储先后开始鹰派地缩表和加息,使美债利率冲高、美元指数上行、全球金融条件收缩;

另一方面,俄乌冲突爆发后,依赖俄能源的欧洲的经济前景充满较大不确定性,导致英股表现较差。

3、日本

日本,长期维持比较严格管控政策,放松节奏明显慢于欧美国家,直到今年3月才开始逐步放开。

2022年10月11日,日本取消入境人数限制,才正式标志防疫进入全面放松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股市的表现来看,在管控逐渐放松时期中,日股曾有过一段震荡波动的过程,但在全面放开后,日股开始全线反弹。

分析认为,今年3月日本逐步放开后,经济并未见明显复苏,叠加全球流动性收紧,日股“戴维斯双杀”。

随着日本政府宣布取消入境限制,经济复苏预期快速上升,叠加美联储最鹰派的时间逐渐过去,日股逐渐走强。

从全面放开后,美、英、日三国股市的不同表现,我们可以看出:

放开的初段,基本都涨一波~不过等到全面放开后是涨是跌,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疫情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或者说触发因素而已。

说了这么多,再来回答上文提到的问题:大A能告别“3000点守卫战”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就在于三个字:流动性。

说白了,就是还有没有钱流入股市。

而钱流动的两大动因:

对外,就是美联储究竟还加不加息。

美联储在11月份举行的议息会议上称,过去几个月,美国就业强劲,失业率保持在低位,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通胀,“目前考虑暂停加息还为时过早。”

这或许意味着,美国的加息步伐仍将继续,虽然幅度可能会减少。

对内,则是下一阶段我国将采取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关于这一点,上周刚刚召开的ZZJ会议刚刚强调: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的重点在于“积极”二字,已经到了国家出手的时候。

ZZJ会议同时还强调了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宽财政+稳货币“的组合,始终有别于历史上”双宽松“提振内需的做法,预期明年经济大概率保持温和复苏。

综上,虽然由于美联储加息带来了全球流动性的收紧,但在gj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支撑下,预计我国股市短期可能震荡,长期看涨。

2023年,经济会好起来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经济会好起来吗?

说完了股市,再来看看最后一个问题:2023年,经济会好起来吗?

不妨参考下我们的亚洲邻国在放开后的经济表现,在这一方面,它们都是先行者。

首先是在放开后,疫情的发展路径。

印度、越南、日本、韩国从2021年4季度逐步放开防疫政策,并在今年2 季度基本退出常态化防疫。

除越南外,印度、日本和韩国均经历两轮以上奥密克戎冲击,峰值相差约 5 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分析认为,目前在中国主导的奥密克戎最新变种毒株传染性更高,不排除中国两轮峰值之前时间更短。

其次,是生产活动的恢复情况。

来自华泰证券的研究表明,在退出常态化防疫后的1个季度工业生产均明显修复,但由于受疫情冲击小于消费,工业产出走势更多取决于国内外需求前景。

其中,日本和韩国在退出常态化防疫后1个季度, 恰逢全球工业周期走弱,生产增长回升较为温和,其中电子、汽车和化工行业复苏较慢。

从绝对水平来看,各国工业产出复苏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截至 2022 年 10 月,越南工业产出较 2019 年初高 26.5%,而日本仅为2019年初的94.7%,印度和韩国均超 2019年初水平,显示恢复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是防疫优化后的GDP表现。

防疫政策调整后,上述国家的GDP增速大多出现了1-2个季度的快速回升,就算爆发了第二轮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也较为有限。

不过,日本除外。22年3季度,日本GDP环比出现回落,主要原因是能源价格上涨大致逆差扩大,拖累GDP同比增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再来看看房地产的表现。

令人惊讶的是,疫情期间,各国房价均明显回升,尤其是日本和韩国。

截至2022年2季度,日韩房价相对2019年4季度分别上升15%和 16%,印度涨幅为7%。

退出常态化防疫后,日本房屋销售同比增速1个月由负转正,而韩国房地产销售解封1个季度后维持疲弱走势,可能和韩国央 2022年行快速加息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被视为是带动包括韩国在内多国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新冠疫情以来,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货币大放水,多国利率下降至历史较低水平,也带动各国股票、房产、黄金等多种资产价格普遍上涨。

疫情期间,我国的房地产走势是怎么样,大家都有眼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猫姐也在思考,疫情过后的报复性消费中,房地产能不能分一杯羹呢?

得出的结论是,取决于富人还愿不愿意投资房地产。

但不投资房子和砖头,又能投资什么呢?

你对接下来的经济和房地产走势怎么看?关注猫姐,来评论区聊聊~

也欢迎扫码进群,来讨论吧~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