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是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中的一家,毛主席系统地对墨子的思想发表看法,源于陈伯达的文章《墨子的哲学思想》。

《墨子的哲学思想》,是陈伯达响应毛主席1938年10月提出的“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号召所写的诸子研究系列论文中的一篇。同《孔子的哲学思想》一样,他送给毛主席看的是发表前的稿子,后分上、中、下三篇连载于《解放》杂志上。

该文共3.6万字左右,较全面地论述了墨子诸方面的思想,如名与实、知与行、故与法(因果法则)、同与异、义与利、中庸、名辩等范畴,以及墨子关于节葬、非攻、兼爱、非乐、非命等主张。

毛主席读了陈伯达的文章后很高兴,对他的观点表示基本赞同。

1939年2月1日夜,毛主席给陈伯达写信,就《墨子哲学思想》一文发表看法。信中说:

《墨子哲学思想》看了,这是你的一大功劳。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有几点个别的意见,写在另纸,用供参考,不过是望文生义的感想,没有研究的根据的。

毛主席认为陈伯达的“一大功劳”是“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从而充分肯定了墨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赫拉克利特(约前535—前475年),古希腊卓越的唯物主义者、辩证论者,是代表新兴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的哲学家。他致力于寻求世界万物的本源,把客观的自然界作为认识的起点和对象,并猜测到万物变化运动的原因,是由于事物内部有矛盾,有对立面的斗争。他说:“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 所以,列宁称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毛泽东把墨子比为中国的赫拉克利特,并建议陈伯达把文章的题目改为“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墨子的哲学思想”,大体是觉得二者在唯物论和辩证法两个方面有相通之处。

《淮南子·要略》中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墨子学派确实是在儒家学派影响下产生的,墨子的老师应当就是孔子弟子或门人。但墨子是代表最下层老百姓利益的学者,是当时小手工业者和农民利益的代言人,是地地道道代表工农大众利益的思想家。

与儒家和道家不同,墨家学派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行侠仗义,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反对战争,以天下为己任,并能身体力行,不辞辛苦地去进行实践,这是墨家精神风貌的一个方面。

墨家学派在战国中后期影响非常大,可以与儒家学派平分秋色。如二者都主张积极入世,都提倡和平,反对战争,都主张尽伦理责任。儒家主张对于他人的爱有远近亲疏之别,因为这种爱建立在当时宗法制的社会现实之上,又符合人性的最基本要求,故有深远的影响,提倡礼乐和三年之丧;墨家则主张兼爱,即对一切人平等的爱,反对礼乐,提倡节用节葬。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宋国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68年至前376年。出身贫贱,精通手工技艺。现存《墨子》53篇,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其中有墨子本人所著,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墨子十分重视劳动,这与孔夫子的轻视劳动鲜明对立。墨子认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的整个学说就是建立在这个简单而朴素的劳动观念上。“力”、“强”是个人生存和社会财富增加的基础,“今也农夫之所以蚤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第一次把劳动提高到人的本质地位,真正认识到生产劳动的重要性的,首推墨子。墨子的学说为正确评价劳动及劳动者,并尊重劳动成果奠定了理论基础。

农家出身、从小养成劳动习惯的毛主席,对一切好逸恶劳的观念都深恶痛绝。他在《讲堂录》中他就写道“懒惰为万物之渊薮”。后来毛主席在延安提倡墨子之道,所偏重的正是墨子朴素的劳动观念。

1939年4月24日,在抗大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毛主席指出:

历史上的禹王,他是做官的,但也耕田,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动手做桌子椅子。

毛主席还进一步发挥说:马克思主义千条万条,中心的一条就是不劳动不得吃。

毛主席对劳动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非常尊重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这体现在他对劳动模范的重视和关怀中。

早在1934年1月,毛主席就作过关于劳模工作的论述,他说,提高劳动热忱,发展生产竞赛,奖励生产战线上的成绩昭著者,是提高生产的重要方法。

1945年1月10日,毛主席在一次讲话中高度评价劳动模范说:

“你们有三种长处,起了三个作用。第一个,带头作用。这就是因为你们特别努力,有许多创造,你们的工作成了一般人的模范,提高了工作标准,引起了大家向你们学习。第二个,骨干作用。你们的大多数现在还不是干部,但是你们已经是群众中的骨干,群众中的核心,有了你们,工作就好推动了。到了将来,你们可能成为干部,你们现在是干部的后备军。第三个,桥梁作用。你们是上面的领导人员和下面的广大群众之间的桥梁,群众的意见经过你们传上来,上面的意见经过你们传下去。”

1966年国庆节前,毛主席特意把全国劳模、淘粪工人时传祥接进中南海小住。国庆节当天,时传祥作为贵宾被请上了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活动,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登上天安门。在城楼上,毛主席握着他的手,向他表示亲切的问候。

汲取墨子“尚力”观之精髓,毛主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劳动的思想观念,有着重要的理论创新。

在政治上,毛主席强调党和国家的干部是普通劳动者,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主张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

在经济上,毛主席强调必须尽可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主张通过物质技术、文化教育和政治思想工作这三条途径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出要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

在军事上,毛主席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军队是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三位一体的思想,总结了人民军队参加生产劳动的建设性作用,并对如何规范军队的生产劳动行为进行了阐述。

在教育上,毛主席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教育的目的和落脚点应当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墨子强调劳动的重要性,主要是基于人类的生存需要;而革命领袖毛主席崇尚劳动则还有另一番深意,他不仅把劳动看作是教育广大青少年和培养革命接班人的重要途径,而且视为防止干部蜕化变质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