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ACS )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 急性冠脉综合征 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对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应如何管理呢?

心血管和肾脏老化

心血管老化过程的特征包括:主动脉和中央大动脉硬度增加,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心肌间质胶原沉积,心肌舒张功能下降,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对β- 肾上腺素 能刺激的反应性降低,血栓形成和纤溶不平衡。

肾脏老化的特征包括:肾小管功能障碍,钠重吸收、钾排泄、尿液浓缩功能下降, 药物中毒 风险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发生ACS,患者的 急性肾损伤 风险增加。

了解这些病理生理变化对于指导老年人ACS治疗至关重要。

药物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长,多种生理变化影响ACS治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老年人会出现肾功能、肝血流量和肌肉质量下降,体脂增加,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一般来说,老年ACS患者的药物治疗与年轻人相似,但老年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并且与年轻患者相比出血风险更高。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有行动或 认知障碍 的老年人,可能受益于相对简单的药物和剂量方案。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考虑合并症、老年综合征、患者的目标及偏好。

1.抗血小板药物

在急诊PCI作为首选的时代,只要无禁忌证,阿司匹林联合P2Y12抑制剂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已成为临床标准常规治疗。对于老年ACS患者,氯吡格雷是首选的P2Y12抑制剂,因为其出血风险低于其他P2Y12抑制剂;对于STEMI或解剖结构复杂的患者,使用 替格瑞洛 是合理的。对于血栓形成和长期出血风险较高的老年患者,在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第一个月,高强度P2Y12抑制剂,如替格瑞洛,可能更优,1个月后过渡到氯吡格雷以降低长期出血风险。

对于合并 房颤 、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三联治疗的持续时间应尽量缩短,停用阿司匹林,改为氯吡格雷和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最好在PCI术后4周内)。

2.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具有抗缺血作用,可降低急性心肌缺血时的 心律失常 负担,对几乎所有没有禁忌证的ACS患者均有使用指征,老年患者也不例外。应谨慎确定用药剂量,警惕急性心动过缓、 心力衰竭 、变时性功能不全及疲劳。严重无症状心动过缓的患者应减少剂量或停药。

3. RAAS拮抗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与ACS患者的死亡率降低相关。

对所有高龄老年ACS伴有心功能降低(LVEF<40%)、心力衰竭,特别是前壁 心肌梗死 患者,只要没有禁忌证,均应给予 RAAS 拮抗剂ACEI或ARB以及醛固酮拮抗剂,以防治心室重构、降低病死率。

4.降脂药物

老年人(≤75岁)接受降低LDL-C治疗的心血管获益与其他人群相似,他汀类药物、 依折麦布 和PCSK9抑制剂试验中,结果也是一致的。对于老年人,应注意他汀类药物的剂量,以及有无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经皮冠脉血运重建术

老年ACS患者的管理原则与年轻患者相同。高龄ACS患者通常属于高危(GRACE评分> 140),应考虑早期介入治疗。对于高龄老年STEMI,急诊PCI能显著降低病死率,为救治首选策略。

高龄老年NSTE-ACS患者,住院病死率是非高龄老年的2~4倍,PCI患者能显著获益。对极高危患者应给予急诊(<2 h)PCI,但需积极应对极高的风险,可在IABP等循环支持保驾下实施,以保患者安全。对于高、中和低危患者,可在强化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医疗条件和患者病情及风险评估的实际情况,给予早期(<24 h)、常规(≤ 72 h)或延迟(>72 h 至出院前)即择期PCI策略。住院期间一旦心肌缺血复发,可随时行急诊PCI。

文献索引:

1. Abdulla A. Damluji, Daniel E. Forman, Tracy Y. Wang, et al. Manage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 the Older Adult Population: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12 Dec 2022.

2.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高龄老年(≥75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8): 73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