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杭州市余杭区良渚东明山一农场的鸡窝里,闯入一只怪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怪鸟的个头还没有母鸡大,但是眼神凶恶,爪子锋利,在鸡窝里扑来扑去,把小鸡吓得直叫唤。

匆匆赶来的农场主人杨大叔,第一眼看见怪鸟就觉得这只鸟不好惹,打算直接放走它。后来发现怪鸟腿部受伤了,担心放飞时它飞不远,杨大叔找来野生动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做咨询。

工作人员确认这只怪鸟是雀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雀鹰,还有另一个名气更响亮的名字:鹞(yào)子我国传统武术中有一招式叫“鹞子翻身”,另外,华山风景区的一道天险也叫“鹞子翻身”,这个翻身的鹞子说的就是雀鹰。

杨大叔得知怪鸟是鹞子之后,很高兴,他终于找到了1个月以来农场里“未解之谜”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大叔在农场里散养了200多只跑山鸡,入冬以来,每天都会少几只鸡。杨大叔经常看见天空中有盘旋的老鹰,以为是老鹰叼走了小鸡。冬天树叶落光了,没有树荫遮挡小鸡的身影,老鹰很容易发现猎物。

结果杨大叔没找到老鹰叼小鸡的证据,却发现了真正的凶手雀鹰。在雀鹰身边,还留着它啃食小鸡后留下的证据:鸡骨、鸡毛和一双鸡爪,鸡肉被啃得干干净净,一丝都没剩下。除了鸡骨外,附近还有一些零落的兔毛,估计雀鹰还捉了一只野兔来加餐。

雀鹰的本事可不止抓一只走地鸡,它还能在空中反身抓鸽子,我们从头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个头的猎手

小个头的猎手

雀鹰,鹰形目、鹰科、鹰属的猛禽。别看它个头小,人家不折不扣是一只鹰。

跟其他鹰科猛禽一样,雀鹰雌鸟比雄鸟个头更大。成年雄鸟体长29~34厘米,体重110~196克雌鸟体格比雄鸟大25%,体重能达到雄鸟2倍,平均为185~342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雀鹰的个头比鸽子还小,但它经常捕食比自己个头更大的猎物。特别是雌鸟,能捕食体重超过1斤的猎物。雀鹰名字的意思不是长得像麻雀的鹰,而是:“抓雀的鹰”。山雀、麻雀、画眉、八哥都是雀鹰食谱上的一盘菜。除了飞鸟之外,雀鹰也抓小型哺乳动物,比如蝙蝠、老鼠、松鼠和兔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看个细节,雀鹰的羽毛,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当它收翅站在树上时,深色背羽是保护色。当它展翅在空中翱翔时,从上往下看,深色背羽融入树林背景,逃过捕食者的目光。从下往上看,浅色腹羽融入天空背景,不容易被猎物发现。

雀鹰的肚皮和翅膀上,分布着一道道浅棕色的横纹,这是林地掠食性猛禽的特征,个头更大的苍鹰,还有速度最快的游隼,肚皮上也分布着典型的横纹。(第1张图片是苍鹰,第2张是游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远看见小鸟肚皮上的横纹,其他鸟类就知道它是吃肉的黑老大,无论个头是大是小,都得绕道走。横纹象征猛禽的招式,被布谷鸟学会了。布谷鸟个头跟雀鹰差不多,它肚皮上也模仿雀鹰长出横纹,乍一看两种鸟容易被混淆。第1张图片是布谷鸟,第2张是雀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谷鸟是一种寄生鸟,自己不养小鸟,把鸟蛋产在芦苇莺的鸟窝里,让芦苇莺帮自己养小鸟。生物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用模拟布谷鸟的模型鸟接近芦苇莺巢穴。如果布谷鸟肚皮上横纹长得清晰的话,芦苇莺会主动避让,不敢攻击。如果布谷鸟肚皮上横纹模糊的话,会遭到芦苇莺的剧烈攻击,不让它靠近。也就是说,布谷鸟伪装成雀鹰,能恐吓住小鸟,有助于它潜入芦苇莺的巢穴下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雀鹰捕捉猎物的武器是一双利爪,跟其他猛禽粗壮的爪子不同,雀鹰的脚杆和爪子都很细长。

猛禽里,红隼的体型跟雀鹰差不多大,但是红隼的脚杆、脚趾和趾甲都比雀鹰要短得多。红隼和雀鹰的主要区别是猎物选择不同,红隼的食物是陆地生物,老鼠、蜥蜴、蛇、青蛙,它从空中俯冲而下,猛烈扑向猎物,依靠冲击力来捕杀猎物,不需要特别长的脚杆和爪子。而雀鹰的长腿、长爪子,让它在空中的捕猎范围更广,能轻松抓住空中急飞的猎物。

看个细节,雀鹰的中趾最长,出击时能一下子钩住猎物。它的拇趾有力,合拢时能紧紧抓牢猎物不脱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捕猎技巧之鹞子翻身

捕猎技巧之鹞子翻身

除了一双利爪外,雀鹰还配备了一身杰出的飞行技能。

雀鹰最快的飞行速度为50公里/小时,虽然比不上游隼的速度,但是,它的飞行技能却比游隼更出色。

跟其他猛禽相比,雀鹰的翅膀短而宽,翅型边缘圆滑,而它的尾巴却非常长。当雀鹰在树林里捕猎时,短而宽的翅膀即能快速扇动,加速追赶小鸟;又能及时收拢,躲开树枝障碍。又长又宽的尾巴打开后,是它的船舵,能让雀鹰及时转向掉头。当雀鹰滑过茂密的树林时,尾巴能迅速从扇形展开到收拢,还能大幅度地左右扭转,及时控制方向、加减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雀鹰捕猎不靠耐力,而靠技术。它擅长躲在层层叠叠的树叶里,伏击过往的小鸟。出击时,雀鹰身姿灵活多变,左侧飞、右侧飞、急转掉头、俯冲速降,甚至还能翻转肚皮,从下往上抓捕猎物。

雀鹰敏捷的身手让人赞叹不已,武术里有一招模仿它快速翻转的招式,叫“鹞子翻身”。华山风景区也有一道天险叫“鹞子翻身”,上凸下凹的倒坎峭壁上凿出阶梯,游人必须面冲里,手拉绳,像雀鹰一样左右翻转身体才能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总结

雀鹰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挺广,但是它也面临着跟其他猛禽同样的困境,由于栖息地缩小而造成数量减少,雀鹰也被列入我国的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单。

庆幸这次在良渚农场里误入鸡窝的雀鹰,遇到了善待怪鸟的杨大叔,不但没有追责它偷吃小鸡,还找来专业人员救助。

最后用杨大叔的感叹语结尾:“余杭的生态环境是越来越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了,雀鹰的秘密先聊到这儿。

关注法兰西is培根,为你讲解自然界的秘密,下期见。

参考资料:

1、A parasite in wolf's clothing: hawk mimicry reduces mobbing of cuckoos by h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