瑷珲位于黑龙江中游右岸,土地丰沃、物产富饶,“材木之茂,矿产之富,羽毛齿革之饶,咸不让于他行省”,繁衍栖息在这里的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有一种体型不大,貌似憨萌,实则凶猛的兽类——猞猁。

猞猁,历史上曾作失利孙、失利、实鲁苏、宿列荪、沙鲁思、舍列孙、失剌孙、舍里孙、扯里狲等,也叫林曳、山猫、狼猫、野狸子、土豹等,清朝时瑷珲人称为猞猁狲,是食肉目猫科动物。《黑龙江外记》载为“舍利狲”,满语“西伦”,转为“舒伦”,因忌讳直呼它的名字,故称“威呼肯孤尔孤”以代,“威呼肯”是轻的意思,“孤儿孤”是兽的意思,也就是“轻兽”。就像称虎为“阿勒哈孤尔孤”是斑兰兽的意思,称豹为“呼敦孤尔孤”译为极速兽,都是隐语。之所以将猞猁与虎、豹并论,西清称是因它的尿液剧毒,“惟舍利狲能升木,谨防之,否则溺下著衣,肌肤立溃,此其毒于虎豹处”。对此,民国九年《瑷珲县志》也有相应记载:“有猞猁狲……能升木,溺着人衣肤立烂”,《瑷珲十里长江俗记》载:“能攀木,溺人衣着立烂”。

猞猁体型似家猫,但比家猫更大、更粗壮,一般体重18~32千克左右,体长85~130厘米。它的耳朵呈三角形,耳基较宽,耳尖有一撮直立的黑色簇毛;眼周一圈毛色发白,两颊有明显斑纹、毛长呈下垂状;背部毛厚色深,布有斑点或斑纹,腹部毛长色浅;四肢粗长、矫健,前肢有五趾、后肢有四趾;尾巴短粗、末端圆、色黑。猞猁毛色有呈棕褐、黄褐、灰褐、乳灰等,民国九年《瑷珲县志》和《瑷珲十里长江俗记》均称瑷珲猞猁毛色为“白花色”。

猞猁活动于瑷珲一带的密林和草甸,喜寒、耐饥、视觉听觉发达,速度快、力气大、擅奔走,能爬树、会游泳、善伏击,性情狡猾谨慎,一般独居,多筑巢于岩石缝隙、树洞,惯用尿液和头部腺体散发的气味圈占领地。主要食用野兔、野鸡、松鼠、鸟类等小型动物,有时也会袭击獐狍野鹿、狐狸和落单的孤狼,即便是面对熊和狼群的袭击也不会轻易被降伏,甚至会给予猛烈回击。

猞猁冬季毛密绒丰,“皮可为裘,优于狐貉”,属清朝时期裘皮中上乘的细裘,为皇室及朝廷主要官员服用,康熙时还曾明令规定禁止军民服用猞猁毛皮,清中期以后禁令渐弛。瑷珲各族素有衣皮的传统,且自猎即可得,并不以贵贱衡量,保暖性极佳的猞猁皮自然备受青睐。

这顶瑷珲历史陈列馆馆藏的清末满族儿童皮帽,以猞猁皮制作而成,毛色呈淡黄色,掺杂深浅不一的黄褐色和深褐色斑纹;帽顶有两耳直立凸起;帽身前短后长,前脸正中有一染成浅粉色的毛球,前沿带一条染成浅蓝色的毛边;帽身两侧各有一小帽耳,带黑系绳;帽里子是黄、黑、白三色格纹棉布。这顶童帽不仅具有保暖的实用功能,也体现了瑷珲地域粗犷又不失趣味的审美特点。

这是瑷珲历史陈列馆馆藏鄂伦春族猞猁皮坐垫,坐垫长39厘米,宽49厘米,以灰褐、黄褐色小块碎皮缝合,形成自然花纹,四周拼接深褐色毛边。这种坐垫柔软、隔凉、耐用,是瑷珲鄂伦春族兽皮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现今,猞猁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注重维护自然生态和保护野生动物的黑河,为猞猁提供了极佳的生存环境。1986年《爱辉县志》记录全县大约有60只猞猁,1992年调查统计全市约有89只,2021年境内还见野生猞猁活动的足迹。

2021年拍摄于张地营子境内的野生猞猁

来源:瑷珲历史陈列馆

编辑:沈莹莹

一审:初 丹

二审:金 鹏

三审:王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