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社保:社保交纳业务覆盖300+城市,手机自助交纳,智能参保系统零失误操作,办理进度实时跟踪,心里有谱更放心~

现在社保体系逐渐完善,社保又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缴纳社保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因此有关社保的话题备受关注。很多人都听过“视同缴费年限”这个词,但是具体是什么意思并不了解,那么视同缴费年限是什么?又是怎么认定的?

简单来说,咱们国家最早从1992年才开始有国家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而在1992年之前工作的人,即便当时没有缴纳过社保,国家为了照顾当时工人的养老需求,就将他们的工作时间当作社保缴费年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来说,视同缴费年限就是指可以视为社保缴费年限的工龄。在我国还没有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时,很多人参加了工作,有了工作年限,所以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虽然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没有社保缴费年限,但是我们有工龄,那么如果这个工龄符合一定要求的话,这个工龄就是视同缴费年限。另外,上山下乡期间、军人服役期间、公派上学留学期间等年限,如果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也可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特殊情形可以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2014年10月国家全面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此之前,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是不需要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所以未缴纳养老保险期间符合条件的工龄,可以视同缴费。虽然视同缴费年限没有实际缴费,但是在计算养老金时,视同缴费年限要和实际缴费年限一样都属于社保缴费年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需要看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相关材料,例如招工表、转正定级表、上山下乡相关材料、入伍退伍相关材料、公派上学留学材料等。一般来说,参保单位根据即将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对于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进行初步审核,并填报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表,经退休人员签字后报送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并在《认定表》上提出复核意见,然后再报送社保保障部门进行认定,确定出认定结果。

如果退休人员有视同缴费年限,那么不仅可以享受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对于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还会发放过渡性养老金,可见视同缴费年限影响着我们的养老金高低,因此如果您有视同缴费年限,那么还是要尽量找齐所需证明资料,进行视同缴费年限认定,这样退休后就可以享受过渡性养老金待遇。

关于视同缴费年限认定标准、方法等,各地可能存在差异,建议提前咨询所在单位或当地社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