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三个修订后的安保文件——《国家安保战略》《国家防卫战略》和《防卫力整备计划》,这标志着二战后日本安保政策“向攻击转变”的重大转折

新加坡媒体《海峡时报》 18日刊登评论文章指出,日本在该地区不可避免地引发军备竞赛,同时日本修改安保文件不仅是违法宪法问题,高额国防预算也将难以得到公众支持,日本国内将陷入分裂。

新的安全文件害怕很多违宪

日本政府表示,新的安保文件致力于构建“积极的网络防御”,并明确提出日本今后将拥有“反击能力”。

《海峡时报》的文章引用了日本智库印太事务研究所议长蓑原俊洋( Tosh Minohara )的话,说岸田政府的安保政策的转变,相当于理论上的转变,但与日本保持“完全防御”的姿态相矛盾。

蓑原俊洋进一步指出,日本的和平宪法也是改变安全身份的主要障碍。 该宪法指出,日本将永远放弃战争作为国家的主权权利,放弃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岸田文雄首相在星期五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些变化没有违反宪法,因为日本保留了“作为爱好和平的国家,完全重视国防的政策”。

《海峡时报》就此指出,这些声明似乎很难赢得邻国的信任。

日本舆论也认为,日本修改安保政策将恶化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非常危险的举动。

共同社评论称,此前日本的防卫政策并不要求其成为军事大国,但此次写入可以具有“反击能力”,是对基于和平宪法的专守防卫原则的重大挑战,相关动向可能给地区局势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朝日新闻》等自由派媒体也警告说,这将使日本陷入“无节制的军事集结”。

另外,《海峡时报》文章指出,在这次的修改文件中采取“积极的网络防御”的承诺也有可能存在宪法上的问题。

根据该约定,私营企业和通信网络可能被要求共享机密信息或提供访问权限。《日经新闻》就此指出,根据《宪法》第21条保障通信隐私权可能存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额的军费由谁支付?

根据新的安保文件,日本政府将大幅提高防卫费,计划将2023年度至2027年度5年的防卫费增加到43万亿日元(约2.2万亿元),这比5年前大幅增加了56.5%,日本也将由此成为世界第三大军费支出国。

据《海峡时报》的报道,日本还面临着自卫队严重的人员不足问题,随着老龄化而恶化。 日本的国防工业也很脆弱,过去不想投资,所以制造商们一直避免生产。 这意味着日本将不得不严重依赖进口。

日本政府计划通过提高税收,不惜损害公共利益“节流”,有分析认为,日本目前经济形势困难,这些措施只会加剧日本经济。

他引用蓑原俊洋的话称,考虑到经济不确定性和安全政策变更是在没有公开讨论的情况下进行的,岸田文雄在获得公众支持方面可能还有困难。

日本《每日新闻》对此也表示:“岸田政府改变了日本作为和平国家的立场,不进行讨论,努力要求国民支付……这无法得到对新安全战略的理解。”

根据日本《共同社》17-18日的最新民意调查,岸田内阁的支持率为33.1%,持续低迷,不支持率达到了51.5%。 64.9%的受访者对为加强防卫能力而增税表示“不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渲染"中国威胁"逆流而上

日本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将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军事动向定位为“令人严重关切的问题”,中国认为这是日本和相关国家应对的“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 文件声明说:“中方试图通过实力单方面改变东海和南海的现状,同时不排除中方为统一台湾而使用武力的可能性。”

日本政府在安保文件中明确记载,为了维持国际秩序,不仅是日美同盟,还将扩大与“志同道合的国家”的合作。

对此,观察人士表示,近年来,日本对外防卫合作正以更快的速度向前推进,一方面加强与美国亚太盟友的横向联系,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亚太北约化”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针对东亚海洋领土争端和台海局势,肆意煽动中国威胁,煽动地区紧张局势,不仅是逆时代潮流而动的错误行为,也是火中取栗的战略冒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4日说,中日互为近邻,是同一个地区的重要国家,维护和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方再次敦促日方严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各项原则,在政策中切实体现“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付诸行动,尊重亚洲邻国安全关切,在军事安全领域保持谨慎。 通过渲染“中国威胁”来加强自身军队、扩大武力的借口的企图是不可能成功的。

关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海之声”的口号,及时获取来自南海、海洋、东南亚的权威、有价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