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以及从中国迁徙到东南亚、欧洲、美洲的瑶族人民中,长期保存并流传着一份记录瑶族历史的重要文字资料《千家峒源流记》。据该资料记载,千家峒是瑶族先民的聚居地之一,只有一个石洞入内。峒的四周高山环绕,森林茂密,怪石峥叠,瀑布高悬;中间是平地,田土宽广,土质肥沃,有一条大河贯于整个峒中。一千户瑶民同生活,共耕种、过着自由而富裕的生活。到了宋、元之际,官府发现了这个好地方,便派粮官进峒收赋。峒内瑶民盛情款待粮官,每户食住一日。时过近三年,官府不见粮官回府,又派粮官进峒,峒内瑶民仍以厚礼相待三年。官府误以为粮官被千家峒瑶民杀害,上奏皇帝批准,于元代大德九年(1305)3月派重兵进“剿”。
峒内十二姓瑶民(一说“唐、黄、李,廖、盘、奉、包、沈、任、赵、邓、周”,一说“盘、奉、包、黄、李、邓、周、赵,胡、雷,冯、唐)被迫出逃。逃离前商议,将一只牛角锯成十二节,各姓瑶民收藏一节,约定有朝一日散而复聚时,将牛角合拢,吹响三声,方可入峒,重振家园。
自此以后,峒内瑶民流散于我国南方各省的高山峻岭之中,形成现在这种大分散、小集中的局面。在元以后的漫长岁月里,瑶族人民逐渐形成一种强烈向往千家峒的民族心理,即希望重返千家峒居住,过上从前那样的生活。在这种民族心理支配下,许多瑶族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千家峒故地。自明代起,有部分寄居外地的瑶民回迁千家峒。因千家峒地名随朝代的更替而改变,瑶民后代除了知道《千家峒源流记》手抄本等古籍资料记载的一些地名山名、水名、田名和传说以外,千家峒地址究竟在哪里不得而知。有的认为在湖南洞庭湖一带,有的认为在湖南道县韭菜岭,有的认为在江永桃川洞,有的认为在浙江会稽山一带,有的则认为在广西灌阳县一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均未确定。
寻根
数百年来,许多瑶族群众跋山涉水,不畏艰险,到处打听十二节牛角的下落,四处寻找千家峒故址。
民国20年(1931),广东连山、连南等县的瑶民,或只身,或三五成群,或兄弟结伴,离乡背井,翻山越岭,到过浙江、湖南、广东、广西等省的很多地方,依据老人的传说和古篇资料的记载,寻找千家峒故地。
民国22年春,湖南省江华县湘江乡平冲口村苦竹源瑶民赵明禄、高塘乡公木塘冲瑶民赵柯贤和高塘乡赛板源瑶民盘仙建等3人,变卖家产,经过宣传发动,组成15人的先遣队、筹集资金400多块银元,经过长途跋涉,到了广西一个叫石碧洞的地方,这里四周群山环抱,中间有一块较大的平坦荒地,其地形地貌颇象传说中的千家峒,他们欣喜若狂,认为找到了千家峒。于是在这里定居、建造房屋,开荒种地,准备迎接大队人马到来。但他们种的农作物基本上颗粒无收。不到一年时间,花光了携带的银元,怀着失望痛苦的心情、搬回了老家。
民国30年春,广西金秀、蒙山、荔浦、修仁、永福、鹿寨等县的瑶民,由于不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山主的压迫、剥削,掀起了大规模的重返千家峒运动。经过半年时间的串连、组织和准备,于农历八月一日,集结100多人组成“飞虎队”,高举旗帜,敲锣打鼓,在忠良集中,准备寻找和搬回千家峒。正值他们整队冒雨出发时,被国民党金秀设防局和蒙山县当局的士兵围住,当场枪杀2人、逮捕3人,并强令瑶民解散队伍,各自回家。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1954年以来,在湘、桂一带不断发生瑶民自发寻找干家峒的事件。1956年冬,广西灌阳县黄关瑶族乡陡水村一位赵姓瑶族老人,来到邻近的恭城县观音乡狮塘、水滨村一带宣传,言说已找到千家峒,就在湖南江永县,并鼓动瑶民返回千家峒定居。
1957年3月,在恭城县观音乡乡长周先隆组织下,联合灌阳、荔浦、富川、阳陶等县的瑶民36人、从恭城县观音乡狮塘村出发,沿都庞岭步行,翻山越岭抵达江永县大远瑶族乡,发现这里周围青山渺渺,千年古树参天,中间是一块大盆地,便认定这里就是千家峒,并在盘王庙中祭祀了自己的祖先,发誓一定要返回故园――千家峒。8天后、他们回到家乡向乡亲们报喜。不少瑶民闻讯后,决心联合起来搬回千家峒居住。中共恭城县委、县政府领导得知此讯息后,及时赶到观音乡,召开有几千瑶民参加的大会,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说服他们就地搞好生产,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劝说,才使瑶民安定下来。
广西荔浦县蒲芦乡桃树脚屯瑶民赵余旺,一家三代人寻找千家峒。祖父、父亲耗尽家产,多年寻找、未能如愿。1983年秋,赵余旺和赵德标及其女儿、罗富有及其女儿、赵德、冯成保等7人,从荔浦出发,经平乐、恭城,到达江永县大远瑶族乡。经过两天的观察和了解,发现这里的几个地名与《干家峒源流记》手抄本记载的地名相同,地形地貌相似、语言也相通,认为这里就是他们祖先曾经居住过的千家峒。此后,有很多人陆续来到江永县大远瑶族乡,要求定居.。由于当地政府不同意接收安置,只得返回。赵德标则让女儿与当地一个瑶族青年结婚,全家才随女儿迁到大远瑶族乡定居。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的加强,有些国家的瑶民代表团访华时,也表现出对千家峒故地的浓厚兴趣,美国瑶民代表团访问中国时,一再询问千家峒故地在哪里,日本学者访华时,也多次打听我国学术界对千家峒故地问题的看法。
认定
1982年11月到1985年5月,中南民族学院政治系讲师官哲兵先后6次到中国南方各省的瑶家山塞进行调查和访问。一方面广泛收集瑶族民间保存的《千家峒》等各种手抄本,另一方面根据这些手抄本提供的地理特征,寻找千家峒故地。经过反复调查和考证,特别是通过对江永县大远瑶族乡的地理环境、名胜古迹、民间传说、文化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调查,在他主编的《妇女文字和瑶族千家峒》(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提出了遥族千家峒故地就在湖南省江永县大远瑶族乡的观点。他的观点很快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关注。著名的民族学家吴泽舞、刘孝瑜等人,高度评价了这一调查成果。
1985年5月,广西瑶族研究会会长黄钰到大远瑶族乡进行实地考察后,也认为官哲兵对千家峒故地的确定是无疑的。
1986年5月18日~22日,中南民族学院政治系和江永县人民政府联合在江永县召开“瑶族千家峒故地问题座谈会”,来自北京、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7个省、市、自治区研究瑶史的专家、学者共43人,经过实地考察和反复讨论后,取得一致意见,形成会议纪要,充分肯定了官哲兵对千家峒故地的确定是正确的。
其主要依据:一是大远遥族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征,与《千家峒源流记》等古籍资料和口碑资料相吻合。传说中的千家峒地形特征概括起来有四点:一是峒的四周高山环绕;二是峒内有数十里平地;三是有一条大河贯于峒中;四是一个石洞通往外界。大远瑶族乡的地形完全符合这四个特征,大远瑶族乡位于都庞岭南麓,四面皆山,北有天步峰,海拔1951米;和尚岭,海拔1358米;西有天门岭,海拔1403米;东有排溪岭,海拔1142米;东南有将军岭,海拔991米;西南有牛头龄,海拔637米。中间是一块盆地,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10公里,有耕地1.3万亩。潇水河由北向南贯通峒内。东南边有一个石洞一穿岩,是大远瑶族乡历史上的唯一通道口。大远瑶族乡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首瑶歌:“千家峒内大片田,三百牯牛犁一边,尚有一边犁不到,山猪马鹿里头眠”。
二是《千家峒》、《千家峒源流记》等古籍资料记载千家峒的村名、山名、水名、田名等共32处,在大远瑶族乡找到了30处。大远瑶族乡内有“子竹山”、“狮子岭”、“狗头山”、“马山”、“平石岩”、石童子等山,有“杉木源”、“上木源”、“美溪源”等溪流汇人“大远河”,与有关记载相符。传说中的千家峒分上峒、中峒和下峒,峒内有四块大田,即马胫大田、平西大田、幕胫大田、南蛇大田,每块大田收稻谷三百六十把(或三千六百把)。
大远历来有上峒、中峒、下峒之分:枫木坪以南,穿岩以北是下峒,清代称下八都;枫木坪以北、狗头山、狮子岭以南是中峒,其中有个自然村名就叫中峒;狗头山、狮子岭以北大溪源一带是上峒。清代将中峒、上峒合称为上八都。南蛇大田在该乡的竹子塘村前面,弯弯亩白,形似长蛇,故现在群众仍称之为蛇田。因这块大田位于大远瑶族乡的南边,故古代遮民把它称之为南蛇大田。马胫大田在大远瑶族乡大宅腹村,形似马颈,古代瑶民和现在群众都称之为马胫大田。马山南麓平西庙附近的一块大田即为古代的平西大田。白鹅山附近的一块大田即为古代鹅胫大田。至于元代峒内瑶民逃离千家峒经过的地点,几乎全部已在江永、道县和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境内找到,并且现在仍是瑶族居住的地方。
三是20世纪80年代,大远瑶族乡陆续出土的汉、唐、宋代的铁刀、陶罐、陶灯座、铁三角、花纹砖等古代文物显示,至迟在宋代以前,大远瑶族乡就居住着众多瑶民,这里确实是瑶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居住地
四是长期以来,许多瑶族群众寻找千家峒故地,有的找到大远瑶族乡,并在这里定居,他们已认可这里就是千家峒。
1987年10月,根据瑶史专家、学者的建议和广大瑶族群众的迫切要求,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大远瑶族乡改名为千家峒瑶族乡。
附:瑶族千家峒故地问题座谈会纪要
由湖南省江永县人民政府、中南民族学院政治系发起、组织的“瑶族千家峒故地问题座谈会”,于一九八六年五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湖南省江永县召开。参加这次座谈会的人,有中央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广西瑶族研究会、广西、贵州、湖南等省(区)民委、民研所的研究瑶族历史的专家、学者以及湖南、广西一些地、县的领导同志和从事民族问题研究的瑶、苗、侗、壮、土家、汉等族人士四十三名。湖南日报社派记者参加了会议。广西瑶族研究会等单位宣读了贺信。
千家峒是瑶族历史上的重要居住地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的许多瑶族群众向往千家峒,寻找千家峒故地。这早就引起了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关注。千家峒的故地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中南民族学院讲师宫哲兵依据千家峒古本书籍所提供的地理、地物、地名特征,从一九八二年起开始调查千家峒故地。他的调查得到中南民族学院政治系、江永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当地瑶族群众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他新近主编的《妇女文字和瑶族千家峒》一书中,提出了瑶族千家峒故地在湖南省江永县大远瑶族乡的观点。与会者就这一观点进行座谈、并到大远瑶族乡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和阅读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肯定了宫哲兵认为千家峒就在大远瑶族乡的看法是正确的。
大家认为,在瑶族历史的研究中,要十分重视民间文献的史料价值。瑶族人民有一个好的文化传统,即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大都有人将它记录下来,传给后代,千家峒古籍属于这类作品。当然千家峒古本书籍是先后陆续追记的、加之互相传抄,难免有一些差误。但是已经正式发表和未正式发表的各种《千家峒》手抄本的内容大同小异,与瑶族民间关于千家峒的口碑传说基本吻合,它所反映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与宋元时代瑶族社会的发展阶段也相符合,这就说明千家峒古本书籍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大家一致认为,大远瑶族乡就是瑶族千家峒故地,主要根据是:
一、大远瑶族乡的历史文物可以证明,那里的确是瑶族历史上的故地之一。
二、大远瑶族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地物地名等特征与千家铜古本书籍和口碑资料基本吻合
三、长期以来,许多瑶族群众寻找千家峒故地,有的找到大远瑶族乡,并在这里定居,他们认为这里就是千家峒。
与会者认为,这次座谈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把瑶族历史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填补了瑶族历史研究中的一段空白,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与会者还讨论了瑶族千家峒的开发问题,千家峒的自然风光美丽,地形地貌奇特,它田地平旷,四周皆山,只有一个石洞通出去,颇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这里完全有条件建设成为一个旅游区,接待国内外的广大游客和专家学者。尤其要接待特国内外遥族同胞前来观光、以满足他们长期寻我千家峒的强烈愿望,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保护历史文物和旅游资源。
千家铜瑶民的后商现居住在江永县尚有一部分人,他们仍然保存着比较典型的瑶族文化特征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几十年来,他们不断要求恢复瑶族成份。与会者根据这里的历史与现状,认为他们的要求是合理的,应该满足他们的愿望,建议有关单位尽快恢复他们的民族成份。
最后,与会者还建议将大远瑶族乡改名为千家铜瑶族乡。
参考资料:《江永县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