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字始见于商代。金文中的“化”字,是正反两个人形,本义即“变化”。《说文解字》把化解释为“教行也”,引申为“教化”。还指自然界从无到有、化育万物,即“造化”。

《孙子兵法》更是从大自然水流无形中悟出“化”的智慧,运用得出神入化。“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易经》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云,祸福相倚。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化是中华民族在磨难中历练、在逆境中成长而得出的大智慧。

中华民族化的智慧在太极拳运动中得到运用的成果就是太极拳的化的技术。化是太极拳的核心技术。只有掌握了化的技术技巧,才能称得上真正懂得太极拳。

太极拳的化,来自于实践,用之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会、学习和掌握化的技术和技巧。太极拳的化,要随感应而化。感应,是与对方接触后,通过肢体接触而来的心理感应,从而知悉对方的意向、意图和劲道,并作出的应对策略,或进或退、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随感而发,随感而化,从而达到化解、化开、融化的境界。

具体来说,在与对手接触中,感应几许,就化去几许;感应一分,就化一分;多化则过头,少化则不足;所以,其关键是随感随化,最佳状态是化至来劲将尽未全尽。这样的化劲,可称之为“感化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极拳的化劲有真、假、巧、拙之别。真化:用腰腿的进退转换、往返折迭,带动手势的运化,达到人不知我,而我知人。假化:不用腰腿,单用手臂去化。硬拨、硬拽,不是好办法,反为人制。巧化:随感应而化,快慢相合,尺寸分毫,恰到好处,此谓巧化。拙化:化之过头,或化之不足,甚至把退步逃避误作化劲,是谓拙化。

在太极拳的技击中,要手化身进,也就是“掀门帘”,用手不想手,上化下进,左化右进。学会了化的技术技巧,太极拳就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化贯穿于太极拳的始终,其理念就是后发制人。

太极拳的化,有引动化、拔根化、得机得势化,其要点是柔化,是巧化。化是对力点的控制,度的掌握。化是太极拳技术核心,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伟大智慧。

本文作者杜德平中国武术八段,陈式太极拳第12代传人,北京市武协主席

来源(爱武之家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