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2日,南京危城已是风雨飘摇,中华门、中山门等多处阵地被突破,而城外只有紫金山主峰还在教导总队手里,驻守下关的第36师已奉调进城,准备与日军进行巷战。

凌晨两点,唐生智的卫戍司令长官部里,告急电话此起彼伏,唐生智双眉紧锁,身患痢疾的身躯更加消瘦了。

他把运输司令周鳌山叫来,问他手上控制了多少运输力量,周回答,江上可用的船只,帆船有2000多只,机轮有13条,合起来一次运6000人不成问题。

随后他交待说,现在南京城已被日军攻破,无法守卫了,委员长已有命令,叫我们撤退,你们赶快去似订一份撤退命令。

12月12日下午4点,南京城内已多处响起激烈的枪炮声,守城部队已与突入的日军展开激烈巷战。

唐生智紧急召集罗卓英、刘兴、周斓、余念慈及师长以上将领,召开了南京卫戍战中的最后一次会议。

唐生智首先发言:

“南京现在已十分危急,少数敌人已冲入城内,在各位看来,以为尚有把握再行守卫否?”

大家彼此面面相觑,空气冷寂得让人不寒而栗。

这时候,只见唐生智掏出一封电报说,蒋委员长来电,如情势不能久守时,可相机撤退,以策后图。

念完电报,参谋黙黙发给每个人一份撤退命令和突破计划。

唐生智沙哑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战争不是在今日结束,而是在明日继续;战争不是在南京卫戍战中结束,而是在南京以外的地区无限地延展,请大家记住今日的耻辱,为今日的仇恨报复!各部队应指出统率的长官,如其因为部队脱离掌握,无法指挥时,可以同我一起过江。”

天黑了,紫金山满山都燃起大火,雨花台、中华门、通济门一带更是火光冲天,亮如白昼,南京城里一片混乱。

唐生智最后看了一眼仅仅22天的卫一代戍长官司令部办公室,默默的取出500元钱和20瓶汽油交给卫士,转身头也不回的上了车。

在他的身后,办公室里腾起卫士焚烧文件的熊熊烈焰,这把火把唐生智誓与南京共存亡的铿锵誓言与坚强决心烧得一干二净。

此时,滔滔长江成了南京军民的生死线,成千上万毫无秩序的人们拥向下关码头,仅有的几只渡船只要一靠岸,立刻就有无数人争先恐后夺命而上,毫不理会试图夺路而上的士兵们的鸣枪示警。

一时间,江边喊声哭声叫骂声,和落水者的呼救声响成一片。

只有停在煤炭港海军码头的一艘小火轮,没人敢上,船上头戴钢盔的士兵架着机关枪,有敢大胆靠前的,立即毫不客气地射击。这艘船是专门为司令长官部准备的。

当初,唐生智为了表示与南京共存亡的决心,下令把所有大小船只一律交第36师严加看管,不准留有一条船,违令者以军法论处。

结果,连长官部也没留下一条船。后来,南京形势日紧,还是参谋长周斓极力主张把这条船留下来以防不测,多亏了这条船,大家才能够使死里逃生。

长官部的人马大部分都上船了,眼看着枪炮声越来越近,他们也顾不上自己的长官们了,大家一起叫道,快开船,不然谁也走不了。

唐生智几名老部下坚决不干,司令长官还没到,不能开船。双方僵持了半天,费了九头二虎之力好言好语才说服了众人。

足足等了一个小时,才看见一名副官陪着唐生智吃力地挤出人群,跌跌撞撞地向船上走来,一会儿,罗卓英、刘兴、周斓也在卫队护卫下上了船。

可是,左等右等不见副参谋长余念慈的人影,又等了一小时,连唐生智也等不及了,急急下令开船。

9点左右,船驶离了火光冲天的南京城,向着漆黑的江北岸驶去。

一个小时后,一行人在浦口上岸,原打算沿铁路线奔安徽滁县,可是,从当涂渡江的日军国琦支队已经占领了北岸的江浦线,直奔浦口杀来,众人慌忙择路而逃,沿着公路向扬州顾祝同部靠拢。

唐生智回首对岸的南京城,但见火光冲天,远远地可以清楚地听见飞机炸弹爆炸声和枪炮声,紫金山像一个受伤的巨人一般,在通天烈焰中痛苦地颤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