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材上有这样一句话:“组成和结构都相似的物质,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也增大,表现在溶点和沸点的升高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谈点自己的看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我们知道,分子间作用力是存在于分子之间的电性吸引力。它主要包括三种力,即:静电力(又叫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由于超越了中学教材的要求,故这里只讨论与本文有关的色散力)。在这三种力中,色散力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非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100%都是色散力;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中,色散力也占总作用力的80%左右。有人对氯化氢分子间的作用力作过分析,其结果如下:

取向力:3.31千焦/摩尔

诱导力:1.00千焦/摩尔

色散力16.82千焦/摩尔

总的分子间作用力:21.1千焦/摩尔

可见,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色散力。色散力是由于分子内电子的运动和原子的振动,使非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能永远重合在一起,而是时时刻刻发生着相对的位移,一忽儿这边带正电那边带负电,一忽儿那边带正电这边带负电,使得分子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极性,产生了瞬时偶极。这种由于原子核的振动与电子壳层的运动不合拍而产生的瞬时偶极受分子的变形性影响很大。当分子的电子壳层越大时,即分的体积越大,其变形性亦越大,色散力就越强,分子间作用力亦越大。而分子的体积大小对同类型的分子来说是与分子量大小的变化一致的。所以,同一结构类型的分子,分子量越大,色散力越强,分子间作用力亦越大。这就是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的原因。

但是,为什么要强调“组成和结构相似”呢?这是因为我们在讨论色散力大小时,只有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或者说同类型的物质才便于比较,它们的分子量大时,分子体积也大,分子间作用力也较强。而不同类型的物质不便于比较,分子量大时,分子体积不一定大,而且由于分子形状、极性等不同,因而分子量大时,分子间作用力也不一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