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十三年(649)7月10日,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谥号文皇帝。

世间再无唐太宗

唐太宗是带着遗憾走的——

贞观十七年(643)齐王李祐和太子李承乾的谋反叛乱让他是伤透了心,至死都是心里的一个死结;新太子李治又太羸弱,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合适人选;辽东用兵的无结果,也是他军事生涯的一个遗憾;大臣们更是不能团结在一起,尤其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一派更是肆无忌惮地打压反对自己的同僚......

讲真,这些都是促使太宗身体素质不断恶化最终驾崩的原因。也许,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想起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还有被自己强势夺权的父亲李渊。

但又能怎样,属于唐太宗的贞观时代只能成为历史。

虽然落幕的图景是一片萧瑟,但这并不影响李世民的伟大,他在历史上的高度几乎就是天花板的存在。

太宗身上的第一标签首先就是“战神”——

大业十三年(617),李世民和哥哥李建成仅用了九天时间就平定了西河郡;武德二年(619)11月,李世民进军山西,用了半年时间就打败了刘武周、宋金刚集团;武德四年(620)4月,李世民以三千五百名骑兵在虎牢关打败了窦建德的十万大军,并俘虏了窦建德;同年五月,唐军进入洛阳城,王世充集团也彻底成为了历史;武德五年春天(622),李世民再次出征,经过两个月的苦战打败了刘黑闼,收复了河北全境。

李世民用一张优异的成绩单不仅成为了唐帝国的“天策上将”,更是让世人记住了他的威武。

▲李世民图源/剧照

这张成绩单绝对将历史上那些被标记为雄主的皇帝都甩在了身后,李世民自己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以前的开国皇帝事业成功之后年龄都已经超过了四十,只有光武帝刘秀是三十三岁。

而我呢,十八岁起兵,二十四岁定天下,二十九岁就成为了大唐的天子,这绝对是历史上的‘孤本’。”

可不是嘛,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在武功这条赛道上能和太宗比肩的唯有大明的朱元璋

当然,也是隋末的乱局给李世民提供了这样的舞台,不是每一个帝王都有这样的表演机会。所以,文治才能真正考验一个帝王的水平。

在文治这条赛道上,太宗同样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即位之初,太宗就采纳了魏徵的建议,采用了王道治国的总体方案。

在确定好方案之后,太宗迅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释放宫女,让她们自由婚嫁以增加帝国的人口;降封李氏皇族以减轻朝廷的负担;合并州县,在裁汰冗员的同时使帝国的运转效率更加高效;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如果实在难以避免,就争取一战定乾坤......

更难得的是,太宗知道文化是自己的短板,于是,他在鼓励大家向他积极提意见的同时每天都坚持学习。

那些年,

手不释卷几乎就是太宗的常态

。是的,他是在历史中寻找掌舵贞观这艘巨轮的经验。

经过太宗君臣的共同努力,到贞观四年(630)的时候,房玄龄报告:“大唐的府库甲兵已经远远超过了隋朝时的最高峰。”

这一年,天下被判处死刑的只有二十九个人,刑法几乎就用不上。

在一战打败东突厥并俘虏了颉利可汗之后,唐帝国的影响力更是达到了顶峰,西北各国君长联名给太宗赠送了一顶“天可汗”的帽子。

此后,帝国在发给西北各国的文件上都要同时钤上“天可汗”的大印。

当然,这种影响力后来还得到了进一步延伸——

在灭了高昌国之后,唐朝将高昌改为西州,改可汗浮图城为庭州,并在交河城设立安西都护府。

从此,

大唐以安西都护府为原点,牢牢地抓住了对西域各国的主导权,不仅将帝国的军事屏障无限延伸,还同时达到了断西突厥右臂的目的

当然,丝绸之路上更是车旅往来不断的场景。

这样的成绩也就汉武帝和唐太宗这样的角色能干出来。

还有,贞观时代的君臣相处模式也是历史上的一大典范:

魏徵等人拼命地给皇帝提意见,他们有将自己的皇帝打造为尧舜的崇高理想

。皇帝呢,也总是压制自己的本能积极吸收养分。

▲魏徵图源/剧照

是的,君明则臣直。

皇帝后宫中波谲云诡的狗血剧也没有在贞观的舞台上上演,太宗的长孙皇后不仅将后宫打理得是一片和谐不让皇帝分心,在一些重要事情上她更是太宗的专业“顾问”。

贞观六年(632),帝国上演了一幕传奇剧情,皇帝和关在大理寺的四百名死囚约定,“你们回家过个年,来年秋天,咱们再次于这里相见”。到了次年秋天,四百人全部到齐,无一缺席。

这在整个历史上都算是个奇迹。太宗一激动,当时就将这四百人全部赦免了。

当然,远方各国的人来唐王朝学习、在长安就业也是当时的常态。太宗真正做到了海纳百川,同时也给唐帝国打上了“世界帝国”的标签。

另外,发生在贞观时代的大事还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从天竺取回了真经,还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的书,再一次丰富了大唐繁荣、开放的内涵。

这些成绩的取得已经让人们忘记了太宗其实是靠着玄武门的血腥政变上位的

是的,在成绩面前,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评价一个帝王本来就不能以道德的维度去评价他

对于自己的一生,太宗后来写了一本《帝范》的书,在总结自己治国经验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功过进行了点评。

那么,太宗为何能取得这些让人眩晕的成绩?

首先当然就是吸取隋亡的教训了。刘邦有秦亡的教训时时作以警惕,太宗更是隋末舞台的深度参与者,他当然会尽最大努力去避掉隋朝当年踩过的坑。

其次,也是为了证明自己。太宗是在玄武门的血腥政变中上位的,所以,

他证明自己的唯一途径就是取得优异的成绩

。再说,他的老父亲李渊可一直在旁边看着他呢。

▲李渊图源/剧照

还有,太宗时常在历史中去寻找答案,对于那些干得好的皇帝,他学习,那些差劲的,他就尽量避免他们踩过的坑。

瞧,这就是读史的好处,

太宗将历史当成了一面镜子

最重要的还是,

太宗有远大的理想

,他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

怕自己不如尧舜

发上等愿,在这种潜意识的长期作用下,太宗的工作没有理由干不好。

此后,历代君臣都将贞观时代看作了一座高峰,一代代接力努力向上攀登。

太宗这一生,够了。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

”。谢谢!

战神李世民是如何炼成的?

天可汗,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