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智能BI开发人员都会思考如何从财务指标定位到业务问题,就是做了很多的商业智能BI开发,每次也都涉及到了财务分析,各种财务能力指标,各种可视化的分析图表。但是不知道这些财务指标到底能够反映出企业的什么问题,和实际的业务分析从哪些角度可以关联起来看,想了解如何通过看财务指标来深入到企业的业务。

了解财务知识和财务指标

要打通从财务分析到业务分析这条链路,必须对财务知识、财务分析指标有所了解。比如就像ROE业绩归因分析里面讲到的三个指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很多商业智能BI开发人员可能只关心这三个指标是怎么算的,用到什么样的公式,从哪里取数。这样其实是不够的,还得深入理解下这三个指标背后的业务含义。

比如:销售净利率比较高的企业,利润比较高,说明公司的产品或者服务是非常赚钱的。这家公司做的是什么业务,产品结构如何,渠道模式是什么样的,成本费用如何等等,分析模型和维度不就出来了吗?维度至少包括了业务线、产品、销售渠道。同时,高销售净利率的一定是成本费用控制的也比较好,这家企业的成本费用主要产生在哪里?

这些就跟实际的业务关联起来了。后面做商业智能BI业务分析的过程,都是在验证财务指标的过程。

掌握和固化分析模型

简单来说就是固化一套分析问题的思维和方式方法,这种方式方法不仅仅可以用在财务分析上,也可以用在其它各个方面。今天讲财务分析,还是用一个财务分析的思路来说明这个问题。

什么叫固化一套分析问题的思维和方式方法呢?比如讲到企业的营运能力,就立马要想到要对总资产周转率进行分析,并且立马就能够想到一个财务分析结构。这个财务分析结构是什么呢?总资产周转率下面是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这两项。在流动资产周转率下面是由存货、应收、现金周转率这几项最重要的分析指标组成。

日常学习工作过程中,要不断的去积累这些分析指标组成的框架。听到营运能力,就想到总资产周转率,以及下面的每一个关键项。

还原财务指标到业务

争取把每一个财务分析指标还原到业务上去思考。还是拿刚才总资产周转率来说,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从流动资产周转率往下分解出来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现金周转率。

这几项跟业务有什么关系?应收账款是什么,它背后跟什么业务相关,是向下游客户卖东西才会产生应收账款,所以跟销售业务相关。应收账款周转率或者周转天数这个指标我们就可以跟行业的平均值去做下对比,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跟自己的历史数据做下对比,看看有什么大的变化没有。是因为赊销政策放宽了,还是客户主体发生了变化。

比如像存货,就跟采购、生产、销售都有关系了。包括像现金周转,也是一样的。所以,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相当于做了一下诊断,我们就可以逐个排除把有问题的指标就还原到真实的经营流程当中去发现和定位问题。

比如之前我们分析的一家做疫苗的企业,应收账款加上存货周转的天数到了600多天。就是企业做一次完整的生意,钱投资生产变成产品再销售到变成钱,这一圈要600多天的时间。毛利非常的高,90%以上,净利率在60%以上。像这种情况还需要去考虑成本费用的问题吗?根本就不会,重点要优化的业务点就是在应收账款和存货这部分。这些就跟生产相关,就跟下游市场客户销售相关,这些是要重点研究的对象。

三步走

所以,按照三个步骤:1、了解一定的财务基础知识;2、不断固化和积累一些分析模型;3、模型中的分析指标和业务形成关联性的解读。

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演练这个过程,提高这个能力还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商业智能BI开发人员本身就具备这种技术能力,对数据也很熟悉,指标也都能算的出来,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论后,知道在实际中怎么去用就可以了。哪怕最开始用的不好,分析的不好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先把步子给迈出去。因为本身就不是专业搞财务分析的,所以就算有些东西说的不对,理解的不深入大家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