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MD 7000系处理器价格略有跳水,一直想做台ITX装机的我,也是找准了机会。

这套3A 平台 ITX装机方案,来自ROG STRIX X670E-I 主板搭配锐龙R5 7600X处理器,讯景6650XT显卡+分形工艺的Torrent Nano机箱,和往常一样,想做纯白色系3A方案非常困难,主要是A卡并不像N卡那般有着丰富多彩的白色品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体色调做的白橙风格,冬天看着会比较舒服一些。

游戏性能主要是考虑1080P场景,2k场景下降低画质也可以用,这套装机可以更换性能更强的公版显卡,比如7900XTX,预留的335mm长度和3槽空间倒是够用,只是7000系公版卡现在比较难入手。

电源可以根据情况自己降低至650W功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配置表:

CPU: AMD R5 7600X

主板: 华硕ROG STRIX X670E-I

显卡: 讯景(XFX) RX 6650XT 8GB 海外版

内存: 金士顿FURY DDR5 6000 Renegade叛逆者 16Gx2

SSD: WD_BLACK SN850X 1T + WD BLUE SN570 1T

机箱: 分形工艺 Torrent Nano RGB 白色

电源: 振华 LEADEX VP850W 白金全模组

散热: 利民 PA120 WHITE ARGB +TL-B12W-S

键盘:keychron Q1白色

整机/硬件展示&装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套方案选用了风冷,我本人也是比较偏好ITX风冷方案的,分型工艺Torrent Nano RGB本身也是风冷机箱,虽然你可以拆掉前脸的18cm巨大进气风扇,改用自带水冷支架实现水冷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因为AMD 7000系处理器积热比较严重,所以风冷方案只选择了7600X这颗6核心12线程的处理器,而且之前实测,7600X的游戏表现和7700X、7900X差异并不大,当然如果只是考虑游戏场景,7700X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分型工艺Torrent Nano巨大的18cm进气风扇对于整体散热帮助巨大,点亮后橙色灯效还是具备不错的观赏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支持ATX电源,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高功率电源,无论是4090还是7900XTX,只要是能放的进去的公版显卡,完全都没问题。

现在做性能ITX装机越来越难了,显卡体积越来越大,处理器两家热量都上来了,坚持ITX的,可能还是因为兴趣。

配件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锐龙R5 7600X,6核心12线程,主频4.7Ghz,加速频率为5.3Ghz,32MB三级缓存,105W TDP。

这颗处理器也是我从小黄鱼上收来的,最近AMD新锐龙处理器价格一直在跳水,相对于发售时候的高价,现在的价格可以说很香了,就是苦了那些首发入手的用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板来自华硕ROG STRIX X670E-I 主板,也是目前唯一的旗舰ITX规格主板。

整块主板做工精致,ROG元素随处可见,而AMD新平台也将背部原本可以拆卸的背板变为不可拆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X670E的芯片组设计让ITX版型设计比较困难,不过华硕这样大厂还是没有放弃ITX版型,X670E-I就是他们交出的答卷,这块主板设计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和Z690/790i一样,使用了FPS-II扩展卡来增强主板功能,音频接口直接独立到一个外置模块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x17cm规格的面积上螺蛳壳做道场,可以看到垂直堆栈的结构,左侧为供电模块和IO接口区域,下方堆叠了两层M-2固态硬盘接口,使用纵向空间来拓展存储位置,设计比较巧妙。

至于下压式散热器能不能使用,我也用利民的X67测试了下,没有问题,可以完美兼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新的AM5插槽,LGA压力扣具,可以告别锐龙系列处理器此前连根拔起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电方面,10+2供电模组,摈弃电解电容转而使用高导电聚合物电容,电源接口为ProCool II高强度单8pin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PS-II扩展卡,使用两个USB-C和主板直接连接,FPS-II扩展卡主要集成了双SATA接口、前置面板跳针、双USB2.0接口、CPU超频跳线以及PCI-E切换开关,还具备短接清除CMOS的跳针,扩展卡和Z690i以及790i设计完全一致,只是不知道能不能通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PCI-E 5.0 M2插槽垂直堆叠,其中一块PCH芯片为于垂直连接主板的PCB上,也是非常巧妙的设计了,另一块PCH芯片在第二块M2插槽地底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部IO区域,提供了8个USB-A接口,双USB-C接口,HDMI、无线接口以及2.5G网线接口,音频接口则位于单独的STRIX HIVE上。

双USB-C接口均为USB4规格,传输速率为40Gbps,和雷电4持平。

通过背后的散热格栅能看到内部提供的两个主动散热小风扇,均为供电做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TRIX HIVE模块,通过USB线和主板连接,除了提供音频接口模块外,主板上的BEBUG灯也移植到了这里,并且直接提供了PBO按钮用于一键切换,主板的BIOS Flashback按钮也在集成在了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卡搭配了一块讯景XFX的6650XT海外版OC,银黑配色和散热风扇周边的银圈外观设计还是颇具XFX家族特色的。

显卡本身长度仅有274mm,可以轻松兼容主流ITX机箱,无光设计也挺适合喜好无光主机搭建的用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卡本身厚度也仅有2槽左右,也确实要吐槽一下现在的显卡,真是又大又重,完全不考虑ITX性能用户的需求。

这是一款主打1080P游戏场景的显卡,官方推荐的电源仅为500W,不过考虑到7000系处理器的高功耗,稳妥起步还是建议650W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卡背面设计了大面积镂空协助散热,背板则是一体化的金属材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功率不高,所以只提供了一个单8Pin供电设计,侧面的logo支持发光,8pin供电设计旁边还提供了一键切换BIOS的拨杆,可以按需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存依旧是手头的一套存货,金士顿的FURY DDR5 6000 Renegade叛逆者 16Gx2,CL32超低时序,搭配7600X也是挺适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面积铝制散热片带来的银色也是能很好匹配白色系装机,灯条设置成静态颜色,和主板同步也是没太大问题。

不过目前AMD在内存方面表现目前还是有些欠缺,只能期待后续改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固态这次选用了两块,来自西部数据的WD_BLACK SN850X 1T和WD BLUE SN570 1T,前者是目前西部数据黑盘PCIe4.0旗舰型号,后者则是蓝盘的PCIe3.0旗舰型号,属于最强蓝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WD_BLACK SN850X 1T顺序读取速度为7300MB/秒,顺序写入速度为6300MB/秒,属于黑盘顶流水平了,写入寿命方面则为600TB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WD_BLACK SN850X 1T和2T版本采用的都是单面芯片设计,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发热量,相对于双面芯片的产品,也能带来更好的兼容性。

至于主控,则是来自西部数据自家,闪存颗粒则是112层的3D TLC闪存颗粒,缓存方案为1GB,外置DDR4 DRA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WD BLUE SN570 1T同样也是单面芯片设计,属于此前SN550的升级版本,其中顺序读取速度为3500MB/秒,顺序写入速度为3000MB/秒,同样是PCIe3.0的顶流水准,写入寿命方面则为600TB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WD BLUE SN570 1T主控芯片来自闪迪,型号为“20-82-100480-A1,采用了无缓存设计,闪存颗粒同样来自闪迪,和SN850X一样的112层3D NAND闪存堆叠生产工艺。

SN850X和SN570均支持西部数据的Dashboard控制与管理软件,可以识别固态型号、设置温度,查看固态存储设备的工作状态,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安装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源这次为了保证后续冗余升级,功率定在了850W,产品来自振华新推出的LEADEX VP850W 白金全模组。

和之前设计一样,自带白色线材,柔韧度和理线相对来说都挺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系列主要采用了短机身设计,整体尺寸为130X150X86MM,保证供电的同时将尺寸压缩至13cm,可以提升机箱内部收纳空间。

电源自带了120mm液压轴承风扇,11叶片设计,开启节能模式后,当负载低于45%的时候,会自动停止转动,有效降低噪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 PLUS 白金牌转换效率搭配全日系高品质电容,能提升用电效率和保持运行过程的稳定,同时还提供了十年良心质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振华颇有特色的全模组接口,除了主板接口外,均为九宫格模组插座,可以方便的随意安装,缩短装机时间和提升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源同样提供了全面的保护,包括了过流保护(OCP)、过压保护(OVP)、短路保护(SCP)、过功率保护(OPP)、欠压保护(UVP)、过温保护(OTP)、双过功率保护(DOPP)和空载运行保护(NLO),配合大功率显卡使用无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散热这次是老朋友利民,我个人比较喜欢的PA120,不过这次选用的RGB版本。

7000系处理器能不能上风冷?当然是可以的,不过还是建议只用于7700X以下的处理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散热器高度157mm, 6个6MM逆重力热管,双塔构架,一共包含了106片全铝鳍片,有效散热面积9600平方厘米,这次拷机应付7600X表现令我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搭配的风扇为TL-C12W-S,转速1500RPM,全速运行噪音也不大,加上六年质保,完全没有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装机顺带做了个简单的小桌搭,键盘来自keychron家的Q1,颜色也是少见的白色。

作为白色控,我个人对于白色周边确实不能抵抗。

keychron这个品牌在国外挺火的,Q1到手也确实吃了一惊,很重,超过了我之前收藏的所有键盘。

作为全铝合金外壳的键盘,Q1整体重量接近2kg,放在桌面可以说是稳如磐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Keychron Q1 采用的 75% 配列,按键数量 81 颗,非紧凑布局,右上角的圆形旋钮可以实现调节音量和静音功能,旋钮表面还提供了棱形防滑槽,质感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面积铝合金外壳大大提高了质感,CNC一体雕刻技术搭配阳极氧化和喷砂工艺,可以说是我见过质感最出色的键盘了。

佳达隆GPro茶轴,当然也可以自己更换,个性化定制。

一把优秀的铝坨坨键盘,支持MAC键位,不过略有些可惜的是有线版本。

最后提一句,Keychron支持VIA改键,官方网站提供了VIA教程,可以根据教程下载官方提供的Jason文件进行改键,这个功能也是挺实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形工艺 Torrent Nano RGB 白色机箱,是此前经典Torrent的小号版本,最大支持ITX主板,Torrent的经典前面板进气格栅设计保留了,整体更精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侧后方一览,其实和经典的Torrent设计思路一样,同样的顶置电源仓、同样的架高脚垫设计,不一样的是规格尺寸,Torrent Nano RGB前面板只能支持一把18cm风扇或者2把12cm风扇,通过更换配件可以在单18cm/双12cm/240水冷间切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颗18cm风扇效果非常不错,而且在使用18cm风扇的场景下,显卡最长可以支持到335mm毫米,除非你上水冷的同时显卡为公版,不然不建议更换配件使用240水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源接口位于上部,IO接口也挺齐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拆卸顶板,换个角度应该更能看清楚结构,电源上置,还提供了一块3.5寸机械硬盘安装空间,自带的IO线材也全为白色,这点就非常值得称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侧面一如既往自带了很多理线设计,包含了理线架和魔术贴,均为纯白设计,理线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机过程需要注意的不多,固态是需要按顺序拆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小翻车,因为华硕这块主板使用扩展卡的原因,机箱IO接口这些前面板跳针连接后和定制的电源排线会挤压散热器风扇。

其实问题不算太大,风扇往上挪移一下就好了,可能会稍微有些不太好看。

另外这个机箱装机的时候,顶部空间太少,散热风扇安装会略有些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orrent Nano RGB顶部预留的理线空间还是非常充裕的,就算是ATX电源自带的电源线,也可以足量收纳,原本顶部3.5英寸硬盘位被我放置了磁吸集线器,毕竟这块华硕ITX主板接口相对较少,机箱风扇供电和RGB仅仅各提供了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本人比较懒,看不到的地方就简单的做了理线, Torrent Nano RGB自带的理线架和魔术贴让理线工作变得相对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亮后效果,可以看到内部空间十分充足,Torrent Nano RGB也附带了一个显卡支架。忘记安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个角度看看,白橙效果还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面,冬天这配色刚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盖上玻璃侧板,整机还是小巧的,作为对比的显示器为32英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部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议还是上显卡支架,6650XT这样的显卡也以及有些下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Keychron Q1搭配起来效果也挺应景。

性能测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PU-Z中,锐龙9 7600X单核跑分735,多核跑分609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ATX版本的X670E吹雪一样,这块X670E ITX主板同样支持混合双模超频,可智能切换AMD平台的两种超频模式,配合AI智能超频的预估CPU体质和散热性能,更好地压榨CPU性能,温度更低、效能更强,在时隔几个月后的测试成绩中,冬天的温度下7600X温度表现更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00XR15单核跑分312,多核2473;R20单核760,多核5914;R23单核1954,多核150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PU Profile测试中,锐龙9 7600X最大线程分数7349,1线程得分11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V-RAY测试中,针对7600X 处理器单独跑分成绩为115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eekbench 5 Score测试中,单核2161,多核跑分1180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orona 1.3 Benchmark渲染测试,花费时间1分34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套组合,3D MARK具体得分你们可以自己参考下。

Time Spy Extreme得分4657,Time Spy得分10083,Fire Strike 27042,Fire Strike Extreme 12967,Fire Strike Ultra 6892;针对光追测试的Port Royal得分46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C-MARK10中得分11316,其中常用基本功能12334、生产力11761、数位内容创作13524、游戏环节22586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部数据的WD_BLACK SN850X 1T固态测试,四次不同写入数据的场景,顺序读写趋向稳定于7250MB和6300MB每秒,TxBENCH中测试读写分别为7296和6331MB每秒,性能表现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3D Mark存储基准测试中,得分3572,属于非常优秀水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部数据WD BLUE SN570 1T固态测试,顺序读写成绩趋向于3280MB和2550MB每秒,TxBENCH中测试读写分别为3285和2941MB每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3D Mark存储基准测试中,得分2243,也超出了平均水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拷机测试230分钟,处理器平均温度73度,CPU封装功耗平均91W,峰值95W,此时处理器平均主频5.48Ghz,峰值主频5.5Ghz。

显卡此刻温度平均67度,热点温度平均90度,功耗为159W,峰值164W。

整体温控表现还不错,尤其是7600X,冬天成绩比9月底测试成绩低了接近10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你也可以在主板BIOS中设置温度墙,比如使用7700X和7900X做ITX装机,这样虽然性能多少会有点损失,但至少不会太离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Time Spy压力测试中99.3%分数通过,表现不错。

游戏帧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80P最高画质下讯景(XFX) RX 6650XT 8GB 海外版帧率表现还不错,测试的游戏最高画质下都超过了60帧,表现最差的大表哥2也有74帧,开启FSR性能后,提升至91帧;刺客信条英灵殿表现优秀,开启FSR性能模式后,直接从96帧猛增到145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K最高画质下讯景(XFX) RX 6650XT 8GB 海外版表现也还不错,帧率最低也接近60帧,这次孤岛惊魂6和刺客信条英灵殿开启FSR后表现都不错,提升幅度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装机就分享这么多了,分形工艺的Torrent机箱缩小后整体还是很精致的,Nano后缀契合度100%,让我想起曾经的AMD R9 NANO这块小而精致的ITX显卡。

其实这套装机对于成本控制来说还是不错的,支持ATX电源,支持3.5寸机械硬盘,支持最长355mm的3槽位显卡,支持塔式风冷散热器,甚至还支持240水冷,也就说,如果你使用公版显卡,完全可以打造一台性能钢炮主机,不过我建议可以等一等AMD的不带X后缀的处理器,比如7700和7900,这两块处理器TDP均下调了,可以配合这块华硕STRIX X670E-I主板发挥更强劲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