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化妆品市场每日新事不断,《未来Daily》会用全球视野,看中国现象,重点关注中国化妆品产业「数字化」「产学研」「投融资」的新动态、新操作,以及对它们的新解读。我们的任务是,拷问新鲜事背后的价值,让它为你所用。

作者《未来迹》编辑部

读者你好,这里是《未来Daily》。今天我们聚焦两条国内新闻,一是环亚IPO项目通过了广东监管局的辅导验收,离上市又近了一步;二是青岛金王发布公告称出售三家子公司。

首先来看第一条消息,在启动上市计划一年多后,环亚冲刺IPO取得新进展。

日前,中信证券发布了《关于广州环亚化妆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表示其受聘担任广州环亚化妆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亚”) 的上市辅导机构,目前上市辅导工作已完成,并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报送了《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告》显示,环亚拟申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敲钟地点将为深交所创业板。

此外,《报告》还显示了中信证券在辅导过程中发现的内控相关、财务处理规范以及公司治理等相关问题及具体改进情况。

其中内控相关问题包括使用个人卡体外代发奖金及补贴、承担费用;通过关联方代收客户货款或供应商返利形成资金占用;通过关联方收取服务商资金形成资金占用;将出纳个人卡作为公司现金卡管理;通过员工账户代收货款等。财务处理规范问题包括销售返利确认不符合准则规定;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等。公司治理问题包括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存在较多关联交易;辅导对象内部治理问题及规范情况等。

《报告》表示,在辅导工作小组的督促以及辅导对象的积极配合下,目前以上问题均已得到整改或进一步完善。

这也意味着,环亚离最终上市又近了一步。

新闻就是这样,来看看其中的价值。

环亚启动IPO之前,传统国货美妆集团/企业里,已有上海家化、珀莱雅、丸美股份、贝泰妮等企业陆续登陆A股市场,上美集团也已启动港股IPO。这其中,部分美妆企业曾因“业绩依赖单一品牌”而上市受阻或饱受诟病。

目前来看,环亚似乎并没有这份担忧。环亚官网显示,集团目前拥有十余个品牌,包括美肤宝、法兰琳卡、滋源、肌肤未来、MOR等,部分品牌都曾有过不错的业绩表现。

纵使在疫情影响下,中国美妆产业已经逐渐从当初的措手不及变得更加从容,产业内企业的上市潮仍热度不减。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化妆品全产业链有12家公司上市,其中A股达到7家,覆盖原料商、包材商,以及品牌商、代运营商、零售商等产业全产业链条。

随着环亚的加入,国货头部美妆企业已然悉数前往资本市场——要么在上市的路上,如毛戈平、上美集团等,要么实现了上市,比如上海家化、珀莱雅、丸美股份、贝泰妮等。从近几年登陆A股的美妆企业来看,资本确实给予了较高期待,也让它们更有底气谋求新的发展。

首先,体现在股价上。以珀莱雅为例,其股价从上市首日的22元上涨至目前的171.50元,而在去年,其股价一度高涨至224元,总市值曾一度突破400亿;贝泰妮的股价,也从47元的发行价,上涨至目前的168元,其总市值曾一度突破千亿。

其次,体现在业务发展上。贝泰妮在上市之后,不仅于去年斥资1亿元设子公司开展试验技术研究等相关业务;还于近日牵头建设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强化研发实力。

同时,珀莱雅在上市之后,不断拓展其业务模式,比如在彩妆品类上打造第二增长极——在彩棠等品牌的助力下,2021年上半年,珀莱雅美容彩妆类营收2.71亿元,同比增长97.45%。此外,其不断拓展新兴渠道,据果集数据,珀莱雅去年在抖音的GMV已然突破9亿,位居国货美妆第一阵营。

此外,丸美股份、丽人丽妆等也在上市后成立投资基金,其中丸美股份投资的产业基金规模达10亿元,除了投资品牌外,还投资了MCN机构“本新”、“白兔视频”等。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美妆企业IPO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充自有产能、加强营销等,而这也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实力。

从近年的经济形势来看,登陆资本市场的化妆品企业能够更好地谋求新发展,资本对美妆的期待还是比较高的。有了资本的加持,化妆品企业在业务与科技的发展上能够有更全面而领先的布局。

可以预见,环亚上市之后,也势必能借助资本的力量进一步拓展业务,发展科研,巩固核心竞争力。在资本市场监管日趋严格的当下,越是优秀的企业,越能在资本市场中取得新突破。

接下来来看第二条新闻。近日,青岛金王应用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金王”)发布了关于出售子公司股权及债权的进展公告,据悉,青岛金王此次出售了3家子公司,最终共成交275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告显示,此次出售的子公司,为青岛金王旗下的化妆品代理商青岛俪采化妆品有限公司、青岛俪臻化妆品有限公司、青岛俪承化妆品有限公司。3家公司将全部转让给烟台荣盈贸易有限公司,后者的经营范围包括批发零售化妆品及卫生用品、洁净型煤炭及制品、清洁用品等。

通过出售这3家公司的100%股权,青岛金王将间接出售四川弘方化妆品有限公司、山东博美化妆品有限公司等公司股权。

本次资产出售完成后,青岛俪采及其子公司、青岛俪臻及其子公司、青岛俪承及其子公司将不再纳入青岛金王合并报表范围,因本次资产出售,预计对公司当期净利润影响约负3亿元(初步统计数据)。

青岛金王还在公告中表示,“通过本次资产出售,预计公司盈利能力将得到改善和提升,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具有积极影响。”

新闻就是这样,来看看其中的价值。

青岛金王公司是全球蜡烛、玻璃和时尚工艺品行业的最大制造商之一,蜡烛生产规模进入全球同行前三位,拥有1200项专利的Kingking品牌产品已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的主营业务分为新材料蜡烛及工艺制品业务、化妆品业务和供应链业务三大板块,然而,青岛金王的化妆品业务先后遭遇国内化妆品市场渠道变化,以及疫情环境下的化妆品店市场规模持续收缩,截至2022年上半年,青岛金王化妆品业务营收已缩水至5.05亿元。

对于将这些子公司出手的原因,青岛金王在公告中表示:这些化妆品渠道业务相关子公司经营恶化,主要在于3年疫情催生出多种消费新业态和多元化发展方向,彻底改变了传统线下渠道运营商的生存环境,让他们举步维艰,因此各子公司自疫情以来收入和利润逐年下滑,并呈加速趋势。

但从青岛金王历年财报来看,在经历了从2016年开始的年年高增长之后,到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其业务已经遇到了瓶颈,当年的业绩同比增幅已经只有0.3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比营收的失速更早的,是净利润的直线下滑。据青岛金王2018年财报显示,当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已经下降到1.05亿元,较上年同期暴跌74.08%。

此外,一位接近青岛金王的人士告诉《未来迹Future Beauty》,其实此次青岛金王出售方“烟台荣盈贸易有限公司”,背后大股东也是青岛金王集团。

据爱企查显示,烟台荣盈贸易有限公司目前控股人分别为王仁生和张新荣,占股比例为99%和0.99%(近1%)。而就在今年10月和11月,烟台荣盈贸易有限公司还分别投资深圳美萌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众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65.69%和49%股权,成为前者大股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业内人士人士向《未来迹 Future Beauty》表示,青岛金王此次出售3家子公司,实质上是“剥离不良资产”,意在把这些盈利状况差的资产从上市公司体系中剥离出来,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一种正常的、有利的战略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