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和语言文字教育工具信息载体和文化桥梁作用,为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5周年,更好地总结宣传汉语拼音教学与应用研究的成果和经验,深化内地与港澳语言文化交流交往,服务港澳开展普通话教育,2022年12月17日,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基础华文研究院(香港)(合办),联合中国语⽂现代化学会语言理论分会、中国学习科学学会语⽂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东分会作为协办单位共同组织的“新时代汉语拼音教学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成功在线举行。本次研讨会共设置开幕礼、主题演讲、分组报告以及闭幕礼四个环节,观看大会直播及参加分论坛人数共计超过五百人,其中,港澳地区有七十余人参会,大陆地区四百余人参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会嘉宾合影

开幕礼由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副主任张舸副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执行主任段吉方教授和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施仲谋教授先后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副主任张舸副教授主持开幕式

张舸副教授首先对线上线下的全体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当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正在祖国各地掀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举办粤港澳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5周年的汉语拼音教育应用学术研讨会,可谓意义重大。她从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开始说起,明确指出这65年来汉语拼音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帮助识字、扫盲、增强阅读和写作能力,学习普通话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中文信息处理、书报文献检索、国际中文教育、增进中外交流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汉语拼音在当下的社会生活和国际社会中的影响日益显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副主任张舸副教授发言

段吉方教授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对莅临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祝福,并指出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是提高国民语言能力的需要,更为建设语言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持。段教授指出,经过65年的实践,从事语言工作的专家学者们在不断探索中收获了累累硕果。与此同时,段教授也分享了自己对部分参会论文的研读收获:他指出,在本次会议中有的专家从实际教学出发来探讨拼音优化教学的方法;有的学者从国家宏观层面出发,探讨汉语拼音在新时代的走向;有的从教师视角来看待香港汉语的拼音教学;也有的关注推普志愿者的正音工作,专家学者们严谨的思考、缜密的论断、多层次多维度的关注点也让他对本次会议充满期待。段教授指出,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来自各个研究领域,有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专家,有来自香港教育界的,也有广东本土一线从事语文教学的朋友们,还有从事语文教育专业研究的高校学者,他相信通过今天的研讨交流,大家一定会形成一股合力,为中国的语言文字事业添砖加瓦,为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文字推广与语音建设探索出一条更加宽阔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段吉方教授致辞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施仲谋教授指出,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学习普通话,离不开汉语拼音。这对于方言地区,粤港澳尤其是香港的普通话教学而言,汉语拼音的作用真的非常明显。他还结合自身长期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经验,强调汉语拼音对外国学生在认读和书写汉字上的重要作用。最后施教授指出,汉语拼音应该发挥新时代的新作用,更好地促进粤港澳拼音教学应用功能与提升,加快粤港澳地区的语文现代化建设。汉语拼音应该发挥新时代的新作用,更好地促进粤港澳拼音教学应用功能与提升,加快粤港澳地区的语文现代化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施仲谋教授致辞

研讨会的主题演讲环节由国家语言推广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副主任张舸副教授主持,大会邀请到六位全国知名的语言文字研究专家作主题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本次会议中做主题报告的六位语言文字研究专家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冯志伟教授做了题为《让汉语拼音走向世界》的报告,他从亲历者的角度梳理了汉语拼音从国家规范到国际标准、从扫盲工具发展为汉字信息输入的重要工具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的整个过程,冯教授也在报告中提到了当时在制定、修订我国的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让我们对ISO 7098:2015中把汉语拼音按词连写的规则以及把汉字-拼音转写的自动译音方法引入到国际标准中的这两个最为引人注目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从冯教授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的语言学家在这个过程当中所付出的智慧和汗水以及卓越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志伟教授《让汉语拼音走向世界》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郭龙生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让<汉语拼音方案>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他提到汉语拼音方案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1世纪的今天,在新时代如何正确认识汉语拼音方案的作用与价值,成为需要澄清和论证的一个学术问题。为此,他在主题报告对《汉语拼音方案》的多元价值、应用问题、现实需求和时代机遇进行了梳理。首先,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多元价值这一部分,郭教授通过历史价值、学术价值以及应用价值这三个层面来对《汉语拼音方案》的多元价值展开论述。而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问题上,郭教授则从学术问题、观念问题以及发展问题这三方面进行介绍,在发展问题中,他还提出了涉汉语拼音的法律法规是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贯彻成效如何以及未来是否还需要汉语拼音方案这三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随后,在谈及《汉语拼音方案》的现实需求时,郭教授也详细地说明了《汉语拼音方案》在教学需求、技术需求以及政治需求中的具体内容。最后,郭教授提到,在上述各种需求的加持下,在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发布65周年一系列学术活动的促动下,《汉语拼音方案》在新时代必将迎来新的机遇,焕发勃勃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龙生教授《让<汉语拼音方案>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中国语言现代化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彭泽润教授在《汉语拼音的性质以及应用阻力和动力》的报告中首先强调了周有光先生和冯志伟先生在汉语拼音发展中的重要贡献,探讨了汉语拼音的性质和功能。随后,他也提出了汉语拼音要立足北京话的口语,要立足音素化的拉丁字母。最后,彭教授也谈到了《汉语拼音方案》在应用过程当中出现的动力和阻力,他先是对应用过程中的阻力进行了论述,指出拼音在推广的过程中是阻力重重,早在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时候就遇到了巨大的阻力。随后,他提到第二个阻力就是现实中的阻力,即小学语文教学的拼音教学始终把拼音限制在国家法定的汉语拼音地位里面,把它阻塞在教学的外面。紧接着,他还结合赵元任先生创作的《施氏食诗史》这个典型文言文绕口令以及与《语言问题》这本书相关的一些问题来指明《汉语拼音方案》在应用中还面临着传统字意识带来的阻力以及字式文本带来的阻力。而论及最后一个阻力,他认为是正词法已经实现了局部的“投降”。但与此同时,彭教授也对《汉语拼音方案》在应用过程中的动力进行了介绍,他认为汉语拼音的威力是阻挡不了的。最开始拼音是为了扫盲,从书面语出发推广普通话。后来改革开放,大家要走出家门,不仅仅要认识普通话,更要能够阅读普通话,还要能够说普通话。他还提到,汉语已经走上了信息高速通道,现在我们每天用手机、用电脑输入汉字的时候,都是用拼音,都是按照正词法,一个词一个词在输入的。所以这种动力是无穷的,也是没有人可以阻挡的。最后,彭教授也认为汉语走向世界,也是动力。他说道,全世界人学汉语,汉语在世界上接受检验,到底是利用拼音好,还是不利用拼音好?这个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而在报告的最后,彭教授还提到了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现状,他认为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彭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泽润教授《汉语拼音的性质以及应用阻力和动力》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汤志祥教授在《重论施行汉语拼音方案“分词连写”之规则与细则》的报告中结合自身国际中文教学的经历,介绍了耶鲁大学没有汉字的汉语教材这一现象,引发我们对汉语拼音功能的思考。随后,汤教授也在报告中结合《现代汉语词典》来重点探讨了分词连写规则在实践当中的应用以及应用过程当中出现的具体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具体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最后,汤教授提到《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有三个益处,第一个就是汉字拼音检索系统的成功问世、第二个是《汉语拼音方案》系统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分词连写”规则使得汉语“词”有了语音描写的标准“定形”,而第三个益处则是由此方案制定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让中文词组和句子都有了各自的语音描写规范,从此中文普通话文字也就有了“准文字”的语音表达方式。汤教授总结道,今天我们庆祝《汉语拼音方案》颁布推行六十五周年,就应该继续推广并不断完善《汉语拼音方案》的使用,让它能更好地为传播中华文化,为国家的语言文字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而努力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汤志祥教授《重论施行汉语拼音方案“分词连写”之规则与细则》

华南师范大学三级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负责人、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邵慧君教授的报告题为《粤方言与普通话教学》,她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历从微观角度剖析粤方言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她从语音学习和语感训练两个方面来探讨“粤方言母语者如何学好普通话”这个问题,她指出,方言内部跟普通话之间都是存在着比较对应、整齐的语音对应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于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就会较容易。在语音学习方面,她还介绍了相关的练习设计:如针对重点难点,集中训练克服,尤其注重对比训练;开设“单音训练——对比训练——语段朗读——绕口令”这样的层级训练,从易到难。此外,她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粤方言区普通话教学应注意什么”这个问题,并给出了三个建议:首先是要区分对象分层教学,其次是正确看待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最后是要建立不同类型的粤普语料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邵慧君教授《粤方言与普通话教学》

国际基础华文研究院熊怀苑院长做了题目为《革新汉语拼音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主题报告,她指出社会发展的前提是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发展的前提是语文的发展。社会发展与语文发展密切相关,互为因果。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以及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汉语拼音更加显示出了它的巨大作用,显示出了更强的应用活力和潜力。熊院长认为,“如何教好汉语拼音”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去思考的问题,尤其是教师。此外,她还介绍了“韵调一体直读法”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呈现了由先教字母的名称和排列顺序、同步教学单韵母和声调、到声母和声韵调常规音节的教学、复韵母与鼻韵母的教学,再到隔音符号与分词连写的教学这个教学流程以及教学应用。最后,熊院长指出,要让孩子们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这一语文学习的现代工具,体验“小小拼音,大大用场”的真谛,让《汉语拼音方案》促进湾区基础语文教育事业以更高速度向前发展。她也呼吁,要借力汉语拼音,让我们为基础华文通行地球村传扬中国文化而共同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熊怀苑院长《革新汉语拼音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本次研讨会的分组报告环节在下午14:00准时开始。会前,专家通过对所接收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论文进行遴选,最终确定了35份论文入选,并邀请相关作者在线上进行汇报发言。在分组报告中,各位发言人就各自论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练春招教授、广州教研院高级教师王亚芸、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科组长牛嘉鑫老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邵慧君教授以及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郑武曦副教授分别主持六组报告。

在发言人的汇报结束后,主持人对报告中提及的研究内容、研究逻辑以及结合研究中所提及的拼音教学现状等内容给予了专业且颇具实践指导意义的点评,讨论现场氛围热烈浓厚。

分组报告——A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练春招教授主持

(一)基于岗位能力要求的拼音教学优化策略

林彭昱(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二)符号系统观下的汉语拼音方案改革及其可行性调查研究

吕娜(五邑大学文学院)

(三)正⾳:说好普通话的⼊⻔法宝——基于对三族五地推普志愿者的采访研究

陈楚敏(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沙敏(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协助开展普通话正音训练

林洁(广东省求上语言艺术研究院)

(五)基于思维发展的拼音教学

吴茂娟(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

分组报告——B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教研院高级教师王亚芸主持

(一)澳普通话教学拼⾳教学课例分享

林家仪(澳化地玛圣⺟⼥⼦学校);尹红梅(澳菜农⼦弟学校)

(二)在声音里品味汉语之美

彭才华(东莞市莞城中⼼⼩学)

(三)⼩学⽣学习汉语拼⾳存在的困难及教学对策研究

钟艳娟(华南师范⼤学附属⼩学)

(四)明确⽬标,提⾼汉语拼⾳教学效率—统编版教材汉语拼⾳学研究

曹利娟(⼴州市⻩埔区天韵⼩学)

(五)新课标背景下落实词意识助⼒⼩学拼⾳教学优化

周宇(新疆师范⼤学)

(六)视读拼⾳是学习拼⾳和评测的必要⼿段

李嘉瑜(⾹港中⽂⼤学); 林建平(普通话教育研究及发展中⼼)

(七)基于积极教育评价的拼⾳教学

綦玲(⼴州市海珠区万松园⼩学)

分组报告——C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科组长牛嘉鑫老师主持

(一)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创新发展

张舸 程嘉欣(华南师范大学)

(二)基于幼小衔接的汉语拼音教学实施策略

张婕(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

(三)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汉语拼音优化教学实践探究

徐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四)好玩、简单、高效的汉语拼音教学法——玩游戏识拼音

余行秀(行舟工作室)

(五)部编版语文教材拼音规范化情况考察

刘依依(华南师范大学)

(六)传情达意的音韵调

陳文珊(龍心教育)

(七)维吾尔语背景小学生汉语拼音学习难点及应对

张瀚文 (华南师范大学)

八)汉语拼音的拼写功能和汉语的词意识

粟碧琴(湖南师范大学)

分组报告——D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邵慧君主持

(一)回归童心,优化拼音教学

徐晓聪(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一小学)

(二)广东地区小学中高年级汉语拼音“回生”现象探究

杨凡(华南师范大学)

(三)贯彻课标“三化”精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游戏拼音教学法教学实践探究

钟珍玲(天河区五一小学)

(四)后疫情时代粤闽方言区小学拼音教学现状与对策探究

赖汉梅(华南师范大学)

(五)感知、识记、练习: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三部曲

郑文婷(华南师范大学)

(六)粤普拼音优化教学探究

李雨赢(华南师范大学)

(七)拼音现代化功能研究初探

李玉平(华南师范大学)

分组报告——E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郑武曦副教授主持

(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四音节成语注音连写问题

胡湘宇(湖南师范大学)

(二)《现代汉语词典》确定单纯词的标准需要严格——“愧”的普通话里成词能力很弱

阳繁(湖南师范大学)

(三)网络环境下的汉语拼音教学

魏桂花(华南师范大学)

(四)粤方言地区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

邝卫华(广州市从化区街口新街城小学)

(五)以“阅读需求”为契机,精准推荐课外书

任萍(惠州市富民小学)

(六)在“学思行”理念下实施拼音教学

彭毓(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

(七)关于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学习汉语拼音的历时研究

马燕清(华南师范大学)

会议闭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周小蓬教授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南师范大学周小蓬教授主持闭幕式

在闭幕式上,首先是邀请到暨南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的特聘客座教授、国家语委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郭熙教授进行题为《汉语拼音与国际中文教育》的主题演讲。郭教授主要从汉语拼音的历史贡献、中文教学中的拼音问题以及国际化背景下的中文教育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他强调要把汉语拼音问题纳入中文国际传播或者国际中文教育的战略体系中。最后,郭教授提到,要科学的认识汉语拼音在中华语言文明传播中的作用,这样可以尽快地把我们中华语言文明传扬世界。第二个是要把汉语拼音问题纳入中文国际传播或者国际中文教育的一个战略体系,确立汉语拼音在国际中文教育当中的地位的问题。第三个是要充分发挥和拓展汉语拼音的功能。让美丽的中文走向世界的话,拼音不可或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语委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郭熙教授发言

随后,《亚洲周刊》的总编邱立本先生作为参会代表发言。邱先生从教育、媒体、权利三个层面深刻地揭示了香港人对普通话不重视的原因并提出要从教育、媒体、公务员系统三个范畴全面推动落实香港的普通话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洲周刊》总编邱立本先生发言

华南师范大学普通话水平测试站负责人蔡建华副教授进行了本次会议的总结发言。他从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5周年、汉语拼音的应用、汉语拼音方案的改革以及汉语拼音的教学这四个方面进行总结。蔡建华副教授指出,本次会议的讨论涉及到拼音教学的方方面面,各位学者、同行介绍了不少经验和好的做法,提出不少好的建议,使大家开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会对汉语拼音教学和汉语拼音方案应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南师范大学普通话水平测试站负责人蔡建华副教授发言

闭幕式主持人周小蓬教授对三位发言嘉宾的讲话进行了总结。周教授呼吁大家要重视汉语拼音的推广和普及,不断提高中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水平,让粤港澳大湾区拼音的应用和教学研究取得更多新的成果。最后,周教授也代表主办方宣布本次研讨会胜利闭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周小蓬教授发言

本次会议获得了与会专家学者、教师和研究生同学的一致好评,为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调动了大家的研究兴趣和热情,激发了大家的科研潜能,对促进粤港澳地区拼音教学的理论创新和应用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闭幕式合影

图文来源 | “新时代汉语拼音教学与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组委会

图文编辑 | “新时代汉语拼音教学与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组委会

审核 | 段吉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