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室里,3个年轻人面目狰狞,为了210美元,他们拿着灭火器狠狠朝9个学生喷射,扒光他们的衣服,拿着棍棒,不断加以恐吓。屋外有一位教授,静静地观察这一切,没有制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幕发生在著 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1971年,斯坦福心理学教授津巴多和同事们一起在大学地下室搭建了一间模拟监狱。他们从70几名应征者中筛选出24位,都是身体和心理十分健康的学生,给他们每天15美元的报酬,要求他们全程参与14天的实验。这24位学生被随机分配为9名狱警、9名囚犯和6位替补。
实验模拟了真实的监狱环境,连进监狱的流程都是模拟真实的。这些志愿者囚犯从住所被“警车”押送到监狱,接着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囚服、戴脚镣,一系列的操作都试图让志愿者尽快进入状态。囚犯发现这个模拟监狱里,到处安装着摄 像头和监 听 器,并且,这里没有窗户也没有时钟,暗无天日,似乎与世隔绝。囚犯进入监狱后没有名字只有编号,没有自 由,只能在走廊放放风,9个囚犯住在3个小隔间里。看守的狱警三班倒,3个人一组,每组看守8个小时。
为了树立权威,实验第 一天晚上,看守就在凌晨2点吹起床哨,要求囚犯起来排队,不听话的就要被惩罚做俯卧撑,甚至狱警会骑着囚犯身上加大他们做俯卧撑的难度。而在现实的监狱环境中,这也是蕞普遍的一种体罚措施。第 二天,囚犯们开始联合起来抗 议,他们打通了监狱的小隔断,并且用床堵住监狱门,不让看守进来。这时看守已经换了一班了,新换上来的看守非常生气,他们觉得之前的看守太仁慈了才导致囚犯这样做。愤怒之下,他们抄起旁边的灭火器,狠狠地朝囚犯喷射,在囚犯们都被喷得睁不开眼睛时,他们过去扒掉囚犯的衣服,骑在他们身上,恐吓他们,揪出带头捣乱的囚犯,把他关禁闭。
看守们意识到,单凭3个人的力量没办法很好地管理9个囚犯。于是他们想办法破坏囚犯们的联结,看守把3个反抗比较轻微的囚犯,放到一个隔间里,给他们更好地待遇,可以正常穿衣,可以刷牙和吃更好地饭菜。半天之后,把他们放回去,再把带头捣乱的3个人放到优待的房间里。这个时候,几个囚犯开始交头接耳,是不是这三个人告密才得到了好处。于是囚犯们开始不信任彼此。
随着实验的进行,看守们使用的惩罚手段越来越残暴,有时候不允许犯人休息,逼迫他们做各种卑贱的工作;有时候不让犯人上厕所,犯人只能使用小屋里的水桶,因为没有及时清洗,各种难闻的气味散发出来,充满了原本就狭小的屋子。囚犯们的反抗和敌对情绪也越来越高涨。期间,有囚犯受不了严酷的惩罚,心理崩溃,津巴多教授不得不把他提前放出来。而其他的囚犯仍然处在模拟监狱里,甚至他们入戏太深,都忘记这只是个实验。
直到一天,津巴多教授的女友,在伯克利大学当老师的克里斯汀娜·玛斯兰前来参观,她看到犯人被脚镣连在一起,脑袋上套着女人穿的尼龙袜,还被狱卒粗鲁地押送着去上厕所。玛斯兰又震惊又悲愤,她提出了强烈的抗 议,她跟男友说:“这些人不是囚犯,他们是我们的学生,他们正在受苦,你要为此负责。”一语惊醒梦中人,津巴多似乎自己都进入了监狱长的角色,看着整个模拟监狱却早已忘记这只是模拟,是个实验。女友的强烈反应让他醒悟过来,于是,实验进行了6天,就被紧急叫停。
实验停止后,他们让所有志愿者一起观看录像,参与讨论,有一名看守志愿者看到了录像中自己的残暴,说:“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会做出这种事,我真为自己感到难过。”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心中的恶魔在一定的环境下是会被激发出来的。津巴多教授蕞后根据实验,总结了十几条监狱环境改 革的方案,都被采纳了。
除了监狱实验,津巴多教授后来还进行了害羞研究,认知和时间心理学研究等。津巴多立志用心理学的知识帮助人们,改变人们的生活。他出版了多本著作,其中《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被誉为“比小说还好看的心理学入门经典”,这本书在今年出版了第8次修订版,比之前的版本修改、删除、增加了将近50%的内容。这本书每章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出,围绕这个问题提出相关心理学概念和知识,帮助我们建立起心理学的认知和框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津巴多教授立志用心理学帮助人们,自然不会让监狱实验摧毁了志愿者的生活。为了避免志愿者的心理出现问题,津巴多及其团队对所有志愿者进行了大量的心理干预,并且追踪调查了所有志愿者回归生活的情况,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是施虐者还是受虐者蕞终都没有出现异常。
不过这个实验却也让津巴多成为众矢之的,引来许多人批判,指责津巴多教授让学生志愿者受了太多苦,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成就了津巴多,这是津巴多蕞著 名的研究实验,津巴多也因此走进大众视野,并且为心理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也被誉为“心理学的形象和声音”。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