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船长徐京坤,用17年,穿越11万海里,从等风、借风、驭风再到乘风,终成中国双体帆船环球航行的历史第一人;比亚迪,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 ,用27年,一手打造刀片电池、DM-i、DM-p、e平台3.0和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等众多独家技术,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销往70多个国家,从一个被群嘲的汽车行业插班生到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者。徐京坤比亚迪,两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追梦者跨界联动,以纪录片《乘风破浪》为载体,讲述各自“等风,借风,驭风,乘风”的波澜壮阔的“追风之旅”,重燃你我心中的逐梦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句台词,贯穿两位主角的“追风之旅”。

“感谢风,学习风,让我掌握气象观测,能够判断启航的时机”

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那些成功者曾经走过的路,就会发现路上的荆棘和泥泞远多于鲜花和掌声。而徐京坤的前半生,便是这段话最生动的佐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9年,徐京坤出生于青岛。如果没有12岁的那一场意外,他本该跟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可惜,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12岁那年,徐京坤因为鞭炮突然爆炸,永远失去了左前臂,从此成为了一名残疾人。

记不得曾多少次在深夜痛哭,抱怨着上天的不公,也记不得曾多少次遭受昔日玩伴在背后的指指点点,难道接下来的几十年人生都只能这样度过了吗?不甘心的他决心要扭转命运。

长步,成为了徐京坤对抗悲惨命运的发泄方式,因此,他每天都坚持到田径场进行跑步锻炼。周末放假,他更是直接长跑10公里山路回家。

为什么选择跑步而非其他方式?他后来回忆道

“这就像电影里的阿甘那样,让身体动起来,给自己一点信念,才能对抗浑浑噩噩的日子。”

尼采曾说道:“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同样的,每一次的奔跑,都是这个独臂少年百折不挠,跟命运抗争的最好证明。

奔跑的时光里,他在积蓄能量,他在等一个机会,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同一个时空下,彼时的比亚迪也做出了一个改变其一生的决定——正式进军汽车领域。

时间回溯至2002年,当时靠制造手机电池发家的比亚迪,早已成为了销量巨头,但目光长远的董事长王传福,并不满足于现状,凭借出色的商业嗅觉,他敏锐地意识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景,一旦开发,这将是万亿级别的市场,而比亚迪可以凭借电池制造方面的技术以较低的门槛进军该行业,思来想去一番,觉得必然能有所作为,说干就干,比亚迪毅然决然地决定投身汽车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隔行如隔山,“门外汉”的比亚迪很快就吃到了苦头,先是股票被基金经理们集体抛售,造成公司股价大跌;其次,比亚迪首款车型F3因外观问题陷入抄袭风波;再者,首款纯电车F3e,也因市场配套不充分而草草落幕。

然而,一系列的挫败并未击垮比亚迪,反而使其越战越勇。

2008年,堪称比亚迪的拐点之年,这一年,比亚迪选择弯道超车,直接押宝新能源汽车赛道,祭出了酝酿已久的杀手锏——比亚迪F3 DM,它搭载了号称是DM-i技术鼻祖的串联式混动技术,同时也是中国正式上市的第一台混动车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战过后,比亚迪正式打响了名气,向业界证明了比亚迪造车并非小打小闹。

“挑战风,驾驭风,让我在一次次对船帆的调整中,领悟到向前的动力”

“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天意。”命运虽然给徐京坤关了一扇门,但还是给他留了一扇窗。日积月累的磨练,让徐京坤的长跑能力出类拔萃,这为他先后成功入选山东省田径队和中国残疾人帆船队奠定了基础。2008年更是作为国家队一员,参加了北京残奥会帆船赛事,那一年,他年仅16岁,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属于徐京昆的时代已悄然而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2021年,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策略上保持低调做企业,高调做产品的行事风格,与此同时,集团内部更加重视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技术壁垒的构筑,大量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也是在这段时间内被申请,我列举几个代表性事件,以此唤醒大家的记忆。

2011年,全球第一台量产销售的纯电车型比亚迪E6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比亚迪进行了推出龙颜设计,从此再无消费者吐槽比亚迪车型的颜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刀片电池问世,同年,让比亚迪彻底引爆民用消费市场的DM-i超级混动正式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比亚迪e平台3.0正式发布,这是下一代电动车的摇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60万辆,总销量突破100万辆,同比增长218.30%,实现新能源车连续9年国内销量第1,稳坐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第二的宝座,跟榜首特斯拉的差距进一步缩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08年初进新能源赛道,到2021年的成为新能源销量之王,13年的摸爬滚打,比亚迪早已从当年的“懵懂少年”变成了骁勇善战的将军,这又何尝不是“从挑战风到驾驭风”的转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敬畏风,成为风,在惊涛骇浪中腾跃而起”

2013年到2020年,徐京坤单人独臂先后完成了环中国海航行、横渡大西洋帆船比赛、环球航行归国等多项壮举,正式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环球航行的独臂船长。2022年,徐京坤又驾驶“海口号”勇闯朗姆路跨大西洋比赛,成为该项赛事自1978年创办以来的首位入选并完赛的中国选手,成功创造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焦点再次回归到比亚迪,时间同样是2022年,这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是比亚迪销量和口碑都彻底爆发的一年,是进步飞跃的一年,是堪称奇迹的一年。

2022年,比亚迪发布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配合e平台3.0,在安全,操控,高效和美学上都有了新的突破,赋予整车更强的性能表现。同年3月,宣布停产燃油车,同年6月,市值超越大众,仅次于丰田和特斯拉。同年1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正式突破300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比亚迪也在持续深耕海外市场:

2022年11月,比亚迪海外乘用车出口12,318辆,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超20%。

7月,比亚迪正式进军日本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比亚迪正式进军欧洲市场,并发布三款新车,售价上对标BBA三巨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比亚迪先后正式官宣进入老挝,印度和蒙古的汽车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比亚迪宣布正式进入马来西亚汽车市场。

由于比亚迪出海的案例简直不计其数,故不一一列举。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运营足迹遍及全球6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成为唯一同时覆盖欧、美、日、韩等汽车发达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毫不夸张地说,比亚迪的全球化战略已渐入佳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上2023年了,时代的变革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是如此。短短十余载,比亚迪已从一个小小的手机电池制造商发展成如今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者,在这场漫长的“追风之旅”中,比亚迪完成了从“敬畏风到成为风”的华丽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20多年前,一个是因意外致残的独臂少年;一个是创业初期仅有20人的手机电池加工厂,谁又能想到,在今天,他们都已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呢?

试想一下,假如徐京昆当年因为断臂一事一蹶不振,也没有选择长跑来救赎自己,那后面这一切,自然也都不复存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假如比亚迪被刚进入汽车领域时遭受的一连串的挫折所击倒,选择退出,那现在又有多少人还会记得这个品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命运总是会眷顾那些勇于追梦的自强者们,徐京坤和比亚迪能做到的,阅读此篇文章的你当然也可以!一起加油,追梦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