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樊广贤

1402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明王朝一个藩王——史称燕王朱棣率军攻占南京府,当朝皇帝朱允炆仓皇逃窜,燕王朱棣趁机篡位,自立为帝,明王朝在统治阶级内部,通过三年内战,完成皇权更替,燕王朱棣成了明王朝传递万世基业的第三位火炬手。

这段历史事件发生严密计算距今618年。起因是明代第二位皇帝,年轻的朱允炆从爷爷朱元璋手中接管明朝以后,他的二十多个藩王叔叔个个心生不满,朝廷政令推广受到严重阻碍,朱允炆征求文武大臣意见后,决定削藩,改变爷爷绞尽脑汁建立的藩王制度。

这当然引起了各地藩王激烈反抗,其中最强烈、最有效的就是驻守北京、担负防御蒙古边境骚乱的燕王朱棣。在一帮文人怂恿下,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带领十万大军直逼南京,虽然一路遭到政府军平叛,但以朱棣之勇、之谋,还是打败了朝廷军队,取得了以少胜多决定性胜利,赶走了侄子,自己反转为王,坐稳皇位。这段历史被后世称为“靖难之役”。

其实,朱棣对这个皇位觊觎已久,被立为太子的哥哥早逝后,他也没有等到父皇传位于他的旨意,对直接传位给他的侄子很是不满。今天建文帝的撤藩之举恰好给了他反转的机会。但是对于认同正统的文化思维来讲,朱棣的上位并不光彩,文官也罢、世俗也罢,包括朱棣自己都认为这次皇权更替存在非法性,有抢夺性质。于是朱棣要圆这场抢夺战,从世俗心理上满足合法性认同,便请当朝文官首辅、大学者方孝孺草拟一份禅位诏书,既能完善必要的祖宗历法,也可利用方孝孺的地位影响一下社会认同感。

方孝孺何许人也,他是当朝最大的文官,文化造诣非常深厚,是当时读书人、文化人顶礼膜拜的偶像式人物。方孝儒出身官宦世家,祖上多人在官场为吏,最近的是他的父亲就是明朝的地方官,为人正派,多次遭人陷害,最终因“空印案”被朝廷杀害,还在读书阶段的方孝孺亲手把父亲的尸体搬回老家。方孝孺从小勤奋好学,据说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被家乡士人称为“小韩愈”。二十多岁就被举荐到朝廷,担任翰林院侍讲,后辅佐建文帝管理朝政。

方孝孺是个读书人,和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样,沿着学而优则仕的路径走上他人生顶峰。燕王起兵的时候,方孝孺就在建文帝身边出谋划策,甚至指挥军队作战,最终朱棣得朝,他辅佐的正统皇帝仓皇逃窜,不知所终。面对篡位皇帝羞辱性逼迫,他选择了拒绝和极度的不配合。朱棣召见时,他不肯上前面对,坐在门外台阶上嚎啕大哭,朱棣亲自搀扶,双方有一段激烈的君臣对话。“先生不必忧心恸哭,我只是仿效周公的方式辅佐朝政”,“那么周成王在哪里?”“他逃跑了”,“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国家需要成年的君主”,“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兄弟?”“这是我们的家事”。于是朱棣命侍从拿来笔砚,非要方孝孺草拟即位诏书。方孝孺愤然扔掉笔砚,“即就是死了,也不会写即位诏书”。朱棣进一步威胁“即死,独不顾九族乎?”方孝孺更是高声喊道“便十族奈我何?”于是朱棣恼羞成怒,下令将方孝孺车裂于市,其时,方孝孺才刚满45岁。

《明史》记载,方孝孺妻子和四个子女及弟弟一家和门生共847人被处死,酿成明朝第一桩诛九族案,也是中国古代仅有的诛十族酷刑。受正统思想禁锢、为了自己心中那份坚守、自以为捍卫公道正义,方孝孺放弃了整个世界。

这无疑是一桩悲剧,他超然于世俗以的外儒家大礼完全占据了他的精神领域,使得他不顾一切、舍弃了整个世界。

诛九族案件在古代并不多见,以至于人们对九族的解释也五花八门,史书记载其它的株连案件对当事人来说是被动的,是统治者强行判定的,唯方孝孺案件是有解的。也就是说,只要他按照权力阶层的意志行事,这次事件是可以避免的,众多无辜的生命不会受到牵连。然而方孝孺就是方孝孺,他为了心中那点执念,他不肯屈从于权势,自己英勇赴死,也害了近千人身家性命。放不过朱棣,也就是放不过他自己。

方孝孺是读书人,读书人就该明事理,求知、解难是他们的职责和使命。酿成这次事件,有它自身的逻辑,也有只看现在、可以超脱事外的相反逻辑。是随方就圆、坦然接受、仍然可享尽人生坦途,还是捍卫儒家礼制、以牺牲自身一切而发出阵阵悲鸣,完全在于当事人的境界和追求。

在方孝孺的思维中,大明王朝是合法统治王朝,朱棣起兵造反就是大逆不道,以己之力对抗就是在维护大义,当时环境下别无选择。复原回当时情景中,方孝孺的坚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他主持和参与了朝廷与燕王朱棣三年多军事斗争,在策反、离间、指挥作战等环节中,亲力亲为、呕心沥血,甚至亲拟声讨檄文,无论是政治主张,还是个人情感,方孝孺对朱棣肯定是极力反对、厌恶至极。

实际上当时文官集团一致反对朱棣,朱棣攻占南京、占据朝廷后,大部分官员极力躲避,出面迎合的并不多。但是现实的诱惑是巨大的,许多人根据现实需要合理调整了胸中理想,接受了事变现实,接纳认同了新皇帝,使这个世界多了几份融通,少了几份杀戮!

方孝孺无法变通,孤独地捍卫心中那份执念,以放弃一切的代价和近千人的性命为正统礼制殉了葬。当然,方孝孺的坚守有一点积极意义,毕竟可以限制一下皇权无序更替,客观上降低社会成本,有利于社会稳定。

但和引起诛十族的后果相比,方孝孺应该有更多的选择。思路稍微放宽一点,就会找到逻辑,那是朱家王朝内部变化,尽管是非法的,有抢夺性质,但涉及范围仅是皇权内部,不涉及社会层面,按照统治和被统治的属性来讲,并未严重影响到其他阶层的利益。即就是归顺新皇帝,同样有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

后来的三杨(杨荣、杨溥、杨士奇)经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读书人也罢,政治家也罢,取舍的依据就是与百姓和社会有益,要做矛盾的融化剂,敢于和善于打开影响历史发展的死结。

方孝孺应该有这个能力,他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人,从他早年一些作品就可以看出,他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进步的自然观、世界观。他有一篇散文《蚊对》,写的很赋哲理。文中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个士人和小童子在室外露宿,士人被蚊子叮咬,于是叹气道老天为什么要生出蚊子这个小东西害人。

童子听后就批评士人,老天怎么害你了,天地之间,阴阳转换本来就是这样,大的吃小的,没有驯服的吃驯服的,驯服的食草和其它生物。人更是厉害,高处网鸟,低处网鱼,他们无法逃避。蚊子叮了你,就哀怨,责怪老天,让老天惩罚它,世间生物都怪老天,那么老天要惩罚谁?方孝孺显然是借文章里的童子表达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要正确认识自然,认识自己。有这样科学思想的人,应该会有能力更合理地处理各类社会难题,然而方孝孺还是把遗憾留给了历史,留给了后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当然,造成这次惨痛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燕王朱棣,是皇权的傲慢和贪婪。就朱棣个人而言,太过毒辣和残暴,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滥施淫威,造成血流成河人间惨剧是这个人本性造成的,换个人也许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有一个人看透了朱棣,也看懂了方孝孺,那就是黑衣僧人姚广孝。此人是朱棣招募的僧人,也是燕王造反的策划者、拥戴者。

朱棣起兵南下的时候,姚广孝就恳求朱棣,你占领南京以后,方孝孺肯定不会投降,你不要杀了他,给读书人留个种子,情之切、言之悲可见一斑。然而个人意愿与皇权冷酷比起来是那样苍白无力,这里皇权的绝对至高无上战胜了一切,包括人情和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