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就业还是个不小难题的背景下,拿着“百万年薪”的稚晖君从华为离职,自然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

日前,先是有传言称,顶着“天才少年”光环的稚晖君,在华为呆了两年多以后,将选择离职自主创业。随后,他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证实了这种传言,“接下来会开启一段新的事业,去做更有挑战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稚晖君的离职虽然只是个案,但因其各种标签,外界难免关注较多。问题是,拿着“百万年薪”该不该选择自主创业?华为顶级薪酬为何留不住“天才少年”?

创业方向是机器人?

顶着“天才少年”光环,入职大公司华为,稚晖君的履历,令很多同龄人艳羡。作为众多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他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成绩,成为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的一员,拿着超百万年薪。

这样的职业履历,对大部分人来说,无疑是相当满意的。但是,作为“天才少年”,稚晖君显然不甘于此。作为电子科大本硕连读的信息与通信系统专业的毕业生,他要“折腾”一下。

对于华为的这段经历,稚晖君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了感激之情,“非常感谢华为,在华为的几年成长了很多,是个人非常珍惜的荣誉和经历。”接下来,他将“开启一段新事业,去做更有挑战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放弃华为的“百万年薪”和大厂的光环?从稚晖君的回应里,头条君发现了蛛丝马迹。简单来说,就是在华为的工作和他想要追求的东西或许有些出入。对于创业方向,虽然没有做出详细解释,但稚晖君表示,要做的事是“一直以来的热爱和梦想”。

有媒体猜测,他可能选择机器人赛道作为创业方向。这一点,从其在B站发布的几条视频可略窥端倪。

作为B站百万UP主,稚晖君在这里展示了不少自己的发明创造——游戏充电宝、钢铁侠机械臂、模块化机械键盘、自动驾驶自行车等。由于酷爱DIY各种硬件,稚晖君也被网友称之为“野生钢铁侠”。

2021年10月,他做了一个可以给葡萄缝针的机械臂,播放量突破600万。当然,他最为人称道的作品非自动驾驶自行车莫属。这辆配置了激光雷达的自行车,硬件成本不足万元,但却能自行上路、避障、保持平衡。目前,这一视频的播放量也将近500万。任正非甚至在华为内部对此公开点赞。

稚晖君辞职的消息一出,不少人对其做出的这个选择表示不理解。一方面,华为这招大公司,不是谁想进都能进的;另一方面,自主创业虽然有潜力,但与之相伴的是高风险。

头条君认为,稚晖君放弃稳定且高薪的职位,需要极大的勇气。当然,这也需要有足够的实力做支撑。不过,经历数年职场的稚晖君,加之对机器人这一事业的热爱,目前已经积累了不少资本。

为何留不住“天才少年”?

当外界将目光盯向稚晖君创业方向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必要追问一句,除了个人追求的诗和远方,华为“天才少年”计划,为何留不住这些“天才少年”?

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华为启动由创始人任正非发起的“天才少年”项目,旨在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吸引顶尖人才加入华为。任正非的出发点看上去非常美好,让“天才少年”“像泥鳅一样,钻活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

为了这一出发点,华为对“天才少年”格外破例。2019年,有报道称,任正非签发电邮显示,对当年8为“天才少年”实行年薪制管理。据悉,当时的年薪计划分为三档:第三档为89.6万-100.8万元;第二档为140.5万-156.5万元;第一档为182万-201万元。

这样高标准的年薪,当然令很多人艳羡。不过,要想通过“天才少年”计划,难度极大。仅一个面试流程,就包括简历、笔试、初次面试、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总裁面试和HR面试等多轮严格筛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3月,华为方面在发布年报时透露,过去两年内,华为累计招聘超过300名“天才少年”。随后,2022年4月和7月,华为先后两次发布“天才少年”召集令。从目前入选人员来看,华为在招募时,确实不限应聘者的学历和学校,但大多分布在计算机、数学、物理、材料、芯片等领域。

尽管拿出高薪待遇,但华为目前面临的困境,或许也是“天才少年”出走的一个原因。2022年8月,任正非在内部发表《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指出“活下来,有质量的活下来”“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等关键词。

这一邮件,也被媒体称之为华为版的“寒气论”。在公司业务方面,任正非表示,未来几年内不能产生价值和利润的业务应该缩减或关闭,把人力物力集中到主航道来。

此外,有报道称,在上个月召开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称,智能汽车BU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作为华为目前仍在亏损的业务,余承东这一番表态或许意味着,华为赋能造车也需驶入盈利的轨道。

如果华为在经营方面确实要压缩边缘业务,那或许意味着稚晖君所钟情的机器人业务,短期之内不可能获得太多资源投入。当企业经营的困境与“天才少年”们的理想发生矛盾,稚晖君的离开或许就更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