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在每个朝代都是比较重视的部门,因为他主管天下官吏。担任吏部尚书的人一般都为人正直,有些时候还有当朝宰相或者皇子兼任。

公元629年,唐朝著名的宰相杜如晦主管吏部,但是忧劳成疾,病重不起,李世民等人亲自探望,杜相自知时日无多,对李世民说:“臣自知不能久伴陛下左右,臣一生隆裕皇恩,自恃有愧于陛下,以后吏部之事,建议陛下可用戴胄。”杜如晦临终给李世民举荐的这个人,名叫戴胄,曾经是王世充的部下,后来王世充兵败,戴胄降唐,因为为人忠直,刚正不阿,所以杜如晦非常欣赏他。

戴胄任职吏部后,尽忠职守,兢兢业业,但是他为人严肃,在朝廷同僚中,群众关系一般。宰相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的大舅子,从李渊起事,经李世民,到唐高宗,三代唐朝皇帝,都非常信任长孙无忌。所以太宗时期,长孙无忌可以随意入皇帝卧室。

但是权利大归大,也是有忌讳的。当时允许随意出入皇帝卧室的人,除了嫔妃和太子,只有长孙无忌算是是“外人”,但是不管是太子还是大臣,进入皇帝寝宫是不能带武器的。有一次长孙无忌有急事找唐太宗商议,从宫外下马,径直往宫内奔跑,守门的侍卫急忙闪开一条路,放长孙大人进门。他一直跑到李世民跟前,气喘吁吁的说完话,正逢戴胄进门,戴胄大惊,忙大声喊侍卫护驾。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大惊,以为有人要造反,谁知戴胄指着长孙无忌的腰间,大骂长孙无忌有谋反之心。这是长孙无忌才明白,自己因为来的太急,腰间的佩刀忘了解下来,按律,带刀入帝王室,要按谋逆罪论诛。

长孙无忌面无血色,“噗通”一生跪倒在李世民面前,解释自己并非有意,实在是事情紧急,忘记了这档子事情。戴胄却说:“事情再急,也不能忘记为臣之道,你这就是谋反。”长孙无忌是李世民最为重要的心腹,李世民不想因为这个事情把他杀掉,于是开解说:“这件事的主要责任应该是守门的侍卫,他看到无忌携佩刀入宫,没有阻拦,按律应该将侍卫处死,而事出有因,伐他两年俸禄就行了。”

这下死心眼的戴胄不愿意了,因为长孙大人是皇亲国戚,他就可以事出有因,那侍卫就必须要受死,大唐的国法还在不在了,于是建议朝堂辩论。李世民无奈,请众位大臣来说道说道,最后发现大家都为长孙无忌求情,都认识是侍卫失职,应该把侍卫斩首示众。戴胄坚持认为,错在长孙,不该杀掉侍卫。最后李世民给的结果是:“戴胄坚持国法,应当奖励,长孙无忌目无君上,但是事出有因,罚俸三年,侍卫免死,罚一些铜钱即可。”

这样的结果戴胄算是接受了,守门的侍卫,因为戴胄,捡了一条性命。戴胄是唐初政治家,在吏部、户部任尚书多年,为人耿直,不惧权贵,贞观七年的时候,他病逝,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