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在刚买相机时,会听见APS-C画幅、全画幅、中画幅等等的词语,那么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又会对成像有什么帮助呢,今天就来说一说。数码相机成像的关键就是影像传感器,在胶片相机中,胶片是一种感光材料,它会把拍摄到的影像记录下来。而数码相机中,图像传感器代替了胶片的位置,形成了电子影像。

传感器第一次走向市场是在1975年,柯达公司采用仙童公司生产的Fairchild201100型CCD制造出了数码相机。但今天先不聊CCD,主要关注CMOS。进入21世纪后,由于CMOS工艺制程技术的飞速发展,性能逐渐达到并超越CCD,2002年,佳能推出了一款采用CIS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1Ds,1Ds具有1140万像素并且价格实惠,因此广受欢迎,取得了市场成功,CMOS开始成为图像传感器消费市场的主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又叫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所以可以称之为CMOS。上文说过的APS-C画幅、全画幅、中画幅等, 他们的根本不同在于传感器的大小,比如APS-C画幅的传感器尺寸为23.6mm×15.7mm,全画幅则为36mm×24mm。PS: 大家把镜头取下就可以看到相机的传感器了,很脆弱,不要摸。

这个尺寸是指对角线的长度,常用单位为英寸。常见的有1/1.8英寸、1/2.5英寸、1/2.7英寸、2/3英寸等。一般来说,在像素相同的情况下,CMOS尺寸越大,接收光的能力也就更强,相机的性能与成像效果就越好。相反,传感器尺寸越小,单位像素面积越小,接受光信号的能力越差,于是信噪比降低,画质就会下降,尤其是在高感光度的情况下。

那句传的很广的句子“底大一级压死人”就是这么来的。

画幅不同,不光是像素、控噪、宽容度、解析力不同,镜头转换系数也不同。在不同画幅之间,还有个转换系数的概念,也就是同样的镜头,放在不同画幅的机身上焦段也不同。就拿50mm焦段来举例:

  • 全画幅上转换系数为1,实际焦段——50mm‍‍‍‍‍

  • APS-C画幅上转换系数为1.5或1.6,实际焦段——75mm或80mm

  • M4/3画幅上转换系数为2,实际焦段——100mm

  • 中画幅上转换系数为0.8,实际焦段——40mm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地方会影响成像,那就是传感器的类型,现在主流相机主要采用了前照式、背照式和堆栈式三种类型的传感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照式传感器由传统的前照式传感器进化而来,在前照式传感器中光电二极管在线路层下面,真正感光的就是光电二极管,因为被挡住了,所以进光量会因遮挡受到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背照式传感器则把他们两个调转了位置,光线首先进入感光二极管,令5感光量增大,提升暗光照条件下拍摄效果。再次改进的就是堆栈式传感器,将处理回路放在后面,两者重叠,提升画质和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和大家捋一捋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相机画幅。

1:大画幅:使用的感光介质是页片形式的,目前主流的尺寸有8×10英寸和4×5英寸,价格很昂贵很昂贵很昂贵。

2:中画幅:中画幅相机传感器尺寸为44mm×33mm,目前性价比不错的是富士GFX系列。

3:全画幅:全画幅也是大家就比较常用的画幅,传感器尺寸为36mm×24mm。

4:APS-C画幅:也叫残幅、半画幅,APS-C画幅相机的传感器尺寸为23.4mm×15.6mm。

5:4/3画幅:传感器尺寸为17.3mm×13mm,大概是全画幅一半那么大。

6:一英寸画幅:传感器尺寸为3.2×8.8mm,对角线为一英寸的cmos,常用于卡片机。

目前在摄影中全画幅已经是能满足很多需求了,也是很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选择。但假如您使用的是APS-C画幅也很不错,现在相机的性能普遍都有些过剩,半画幅也能拍出好照片、学习到摄影技能。更何况APS-C画幅自带了裁切系数,对于一些题材的拍摄反倒更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