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韩国影剧表现突出,韩国演员们登上海外新闻版面也成常态,用来赞誉演员实力的「忠武路演员」一词也越来越常出现在大众眼前。但当我们打开Google Map 后就会发现,首尔的「忠武路」(충무로)看起来就是条寻常不过的大马路,除了在地铁站出口有间「大韩剧场」之外,几乎已经看不出曾与韩国影史紧密连结的痕迹

那为何韩国人会把「忠武路」当作韩国影业的象征呢?今天就透过历史回顾来了解一下吧!

殖民时期的「本町」

「忠武路」的发展最早可追溯 到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入侵朝鲜,借道攻打清国。当时朝鲜虽然尚未与日本合并,但日本势力已经实质控制朝鲜半岛。当时在朝鲜活动的日本人将首尔(当时名为:京城)的清溪川南侧,即现在的明洞和忠武路地区,规划成商业活动与金融中心,并依照日本的习惯,将这一区域命名为「本町」,意指主要街区。

1906 年,日本人在「本町」的歌舞伎剧场「松岛座」首次播放电影,希望藉由新颖的娱乐活动来安抚朝鲜人的敌对情绪,这也被看作是韩国电影发展的起源。后续在朝鲜进入日本殖民期的数十年间,又陆续有「浪花馆」、「京城剧场」、「若草剧场」等戏曲兼映电影的剧场陆续在本町落成,本町电影街的样貌开始逐渐成形。

而创立于1907 年,由朝鲜人经营的「团成社」(단성사)剧场,则在1918 年全面改建为专门播放电影的剧场,被视为朝鲜的第一间常设电影院。

大韩民国独立后的「忠武路」

1946 年日本战败,朝鲜脱离了殖民地身分,并于1948 年创建大韩民国。独立后的韩国人将首尔市中心的「本町」区域重新划分,并且改名为「忠武路」,名称取自朝鲜时期抗日大将李舜臣的谥号「忠武公」,借此压制日本人气焰的目的不言而喻;

韩国企业不仅接收了殖民时期在忠武路上的大小戏院,更于50 年代创设了「首尔剧场」、「大韩剧场」两大指标性电影院,就像是在宣告韩国影业正式脱离殖民阴影,进入属于大韩民国的时代。

「忠武路」成为韩国影业代名词

由于早年电影的拍摄与播映都是以胶卷(电影底片、菲林)为媒介,运送十分不便;

基于成本等因素,也会有一捆电影胶卷必须轮流在不同戏院播放的情形。

电影公司为了节省胶卷运送的时间与人力,偏好将总部设置在戏院林立的忠武路,连带使得电影相关产业链全都往此集中,也让忠武路成为了演员明星、业界名流的聚集地。

60 至80 年代忠武路的发展到达巅峰,如同好莱坞之于美国一样,忠武路成为了韩国影业的代名词。

今日的「忠武路」

90 年代后,拜科技蓬勃发展所赐,「影像」的搬运不再成为电影公司的困扰,并随着江南商业用地的开发,以及上岩洞DMC 媒体城的设立,影视公司开始陆续离开地窄人稠、寸土寸金的忠武路,移往江南、上岩洞等地区。

戏院方面,则是以综合型商场戏院成为主流,忠武路上的传统戏院因设备老旧、腹地过小无法改建等因素,逐渐遭到淘汰。最后仅剩「大韩剧场」经过两次改建之后存活了下来,成为了忠武路电影盛世的最后见证。

虽然今日的忠武路在硬体上已不复当年被称为电影之城的盛况,但作为韩国影业代名词的地位并不受动摇;

像是「忠武路演员」一词,过去指的是忠武路的电影公司出身,或是拍过忠武路电影的演员,而当今只有在百想、青龙、大钟三大影展中屡次获奖的演员,才会被影迷与媒体们冠上「忠武路演员」的称号,可说是一种无形的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