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欧亚时报》的专家点评专栏中发布了一篇关于中国在喜马拉雅山上中印边境巡逻战士已经配备便携式制氧机的评论,印度媒体感叹中国装备越来越先进,但印军专家却认为,中国边防军人体力可能不如印军

印专家:制氧机多此一举,原因是体力跟不上印军士兵!

《欧亚时报》称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中国在与印度接壤的高海拔地区的士兵佩戴了便携式制氧机(PCO),报道称可以在稀薄的大气中取得足够浓度的氧气以供士兵呼吸,可以就地解决呼吸问题并提高士兵战斗力。

这个央视的报道被推特上一个ID为Zhao DaShuai 无条件爱国@zhao_dashuai账号转发,其内容一个高原巡逻过程中的采访,说的是尖刀连配发了一个法宝:便携式制氧机,新疆军区某红军团的史连长表示这个制氧机很好用,在高原高海拔地区可以很好的解决呼吸问题,在训练过程中能大幅改善气喘问题,更快的登上高地。

另外制氧机已经达到了标配的程度,史连长表示连队巡逻的每人都配备了一台。关于体力恢复问题,央视的记者对多位战士进行了询问,答案是效果很不错,如果不用制氧机,巡逻途中爬某高地时需要休息多次,并且气喘吁吁体力很难恢复,现在可以“一口气”到顶。

该ID配发的推文则表示,现在部署在中印边境的部队,便携式制氧机已经成了标配,它可以吸入低含氧量大气,释放95%的纯氧,并且他表示在山地作战中,不喘气的一方射击精确度更高。

印媒:解放军士兵是中国制造的受益者

印媒对此事相当感叹,认为东拉达克的解放军士兵并不是其国内产业制造生物医疗设备能力的第一批受益者,中国强大研发制造能力的外溢,2021年时就曾为印度提供了大量急需的呼吸机,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机电商品出口国,边防军人自然也能享受到这个红利。

印军专家:吸氧并不能解决问题

不过印军专家却和印媒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却用上了先捧后杀的招数,先是顺着印媒的思路表示这个设备确实有帮助,但最后却话锋一转,设备再好也赶不上印度士兵适应自然的身体素质,而且供电时间也很有限,对于作战没什么帮助:

北方陆军的Arvind Bhatia少将和Alok Asthana上校指出,这个设备可以缩短招募士兵的前线部署速度。正常情况下调拨的部队从低海拔地区换防至高海拔地区至少需要4-5天休整适应,以调整呼吸系统与心血管适应高海拔环境,便携式吸氧机可以大幅缩短这个时间,Asthana上校认为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确实有实际意义。

阿尔温德·巴蒂亚 (Arvind Bhatia)

Bhatia少将则认为后方的增援部队可以在尚未适应环境的情况立即前出部署,可以快速部署加强阵地,并且在全面进攻发起之时增加战斗力量。

不过Asthana认为这个设备并不是决定性的,因为它持续工作的时间有限,这会让后勤补给又增加一个负担,给大量设备提供充满电的电池,而且在高寒地区电池效能下降,这个问题可能会变得更尖锐。

印军另一位专家Dinny则认为这个设备提高中国士兵作战能力的说法被夸大了,他认为,没有什么设备可以代替自然适应,而且在这个高度下(印军称的东拉达克地区),缺氧只是其中一个问题,还有其他致命问题是制氧机解决不了的。

印度人自己也有点看不下去了,一亿美元一架,和中国人的J-20一样价格,还不是五代机,只是一架比CH-4大一点的无人机,这印度人这冤大头做的实在太离谱了!

印媒《欧亚时报》报道称近期印度在中印边境不顺MQ-9A(死神)无人机,目前2架只是向通用原子公司于2020年租用,时间为一年,执行任务是监视与侦察,到期后印度对这两架MQ-9A的性能非常满意,因此延长了租赁合同。
2021年10月26日,印媒报道称印度和美国将签署一份价值30亿美元的合同,正式采购30架MQ-9A无人机,约合1亿美元一架。
MQ-9A是通用原子航空系统为美国空军所开发的无人机,也是史上第一种专为长时间进行高空侦察任务而设计的武装无人机,早期的美军无人机也大都执行侦察任务,但在MQ-9A无人机出现后便大量使用无人机用于斩首与攻击任务。

MQ-9A机身长度11米,翼展20米,高度3.8米,空重2.2吨,最大起飞重量4.76吨,实用升限1.5万米,作战高度7500米,最高速度482千米/小时,巡航航速:276-313千米/小时,续航时间14~28小时,作战半径1852千米,无武装续航5926千米。
最多可同时携带4枚AGM-114地狱火导弹及2枚500磅GBU-12“铺路二型”激光制导炸弹。除此之外,未来还将具备装载联合直接攻击弹药以及AIM-9响尾蛇导弹的能力。

从这些数据来看,这是一架大型无人机,未来还将具备空战能力!印军以接近J-20的价格采购MQ-9A无人机,这一定是疯了,或者迫于对面已用上更大型的“双尾蝎”无人机压力而不得不仓促上阵,但租用显然不顶事,而购买的还未到货,印军看来已经捉急上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