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朋友的弟弟说下个月领完年终奖就辞职。这已经是他第四份工作了。朋友知道了,就冲弟弟吼:就你这样的,换一辈子的工作也找不着满意的,轻省又钱多的工作也轮不到你。

朋友的弟弟小许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毕业三年,换了四份工作。离职原因五花八门。每次都求着朋友给他推荐新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朋友比她弟弟大五岁,一直以来都很照顾这个弟弟。每回小许找不着工作,都是朋友帮他找关系推荐新工作。每次小许都保证“这次我一定好好干”,可每回都干不了多久就辞职了。

他的第一份工作坚持了一年,离职是因为看到跟他同期进公司的同学晋升了半级,他不服气,私底下找领导询问。

领导跟小许明说,他那个同学参与过的项目,客户反馈都很好,晋升理由充分。希望小许多向同学学习,后面还有晋升的机会。小许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转天就辞职了。

第二份工作是一家活动公司,小许才去了三个月就不干了,说出差太多,还只能坐火车,不能坐飞机。住酒店还得跟同事合住一个间房。小许说,这样抠门的公司肯定没前途。

第三份工作,小许干了有大半年,后来是因为他觉得财务报销的要求太繁琐了,什么发票要贴在半张纸上,还得错开竖着贴,还要留复印件,每一页还要标记金额,交通票还要注明起始地和目的地,餐饮票要解释都跟谁一起吃的饭。小许说他忍无可忍了,大把时间都浪费在了这些没用的事情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份工作,也是朋友费力帮小许争取的机会。一开始,小许还挺满意的,说他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每个月工资8000多,小许也能接受,因为其它福利都还不错,工作也不太辛苦。可后来疫情比较紧张了,公司就让大家居家办公,工资只发80%。

小许对此很不满意,说不仅是他有意见,其他同事也都颇有微词。居家办公又不是自己的意愿,强制执行还得扣工资,活儿还得继续干,本来工资就不高,这下更少了。而且小许听别的同事说,公司历来发年终奖最多也就是一个月工资,而今年怕是更少了。

小许跟朋友抱怨:“上班总得图点儿啥吧,我要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保证踏踏实实地干,我也不想总辞职,可真的都不合适。”

朋友说她对弟弟太失望了,以他的标准,压根儿就没有适合的工作。眼高手低,还什么都看不惯。总想着让制度适应他。朋友说她再也不管了。以后弟弟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都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接触过的一些95后,并不像小许这般挑挑拣拣,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在择业上并不会这么随意。

小许还是生活环境太顺了,没受过什么挫折。总觉得有家人帮他兜底,这份工作不满意就不干了,再找新的就行。

没有房子车子的压力,也没有女朋友,什么负担都没有,当然随心所欲地做抉择。

然而,这样频繁地变动工作,对自己对家人都是一种消耗。没有熟人推荐,就凭自己那一份断断续续的简历,估计石沉大海的可能性很大。

哪份工作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一定得抓主要矛盾,审视一下自己最看重工作中哪一部分。而哪些问题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哪些困难是阶段性的,后续有可能改善的。

20来岁,确实很年轻,自认为年轻就是资本,但其实这份资本也是在飞快流逝的。除非你足够优秀,否则,真别太任性。工作没那么好找,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