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建筑大师,矶崎新

来源/室内设计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矶崎新

Arata Isozaki

201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

1931.7.23– 2022.12.29

在国际建筑界同行中,矶崎新以富有远见而著称,自1960年代以来,他的前瞻性思维方式、对“空间艺术”的深入执着以及超越国界的工作方法屡屡得到事实印证。这位多产的建筑师一直致力于促进东西方之间的对话,重新诠释建筑领域的全球化影响,并鼎力支持年轻从业人员的培养发展。通过对各大洲建筑技术的掌握、对场地和环境的理解以及对细节的丝丝入扣,他的严谨与灵活得到了完美展示。

2019年度评委会的评审辞这样写道:“他兼具对建筑历史和理论的深刻了解,勇于拥抱前卫,从不满足于复制现有;他对有意义建筑的追求也反映在他自己的设计作品中,直至今日仍然不拘一格、不断演进,其方式方法总有新奇之处。”

矶崎新在建筑方面的早期成就出现在盟军结束对日本的占领之后,当时这个国家正努力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重新站起来。“我想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所以在30岁之前,至少进行了十次环球旅行。我想感受不同地方人们的生活,并在日本国内广泛游历,也到访过伊斯兰世界、中国的深山乡村、东南亚以及美国的大都市。只要有机会我就要这么做,而且我一直在问自己:什么才是建筑?”这位普奖得主回忆道。

在重建过程中,他不仅用大分县医馆(1959-1960)及其附楼(1970-1972,日本大分县)和大分县立图书馆(1962-1966,日本大分县,1996年更名为大分艺术广场)等建筑作品改变了家乡地貌,还对东西方社会之间的相互交流进行了重新定义,日本设计理念也由此对欧美地区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在1980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下沉式红色砂岩建筑的建设地点充满挑战性,并且特意与周边地区的高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有着桶形拱顶的图书馆和镀铜的金字塔位于地面以上三层。当代艺术博物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 1981-1986(图片来源:石元泰博)

当代艺术博物馆渲染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 1981-1986(图片来源:矶崎新工作室)

矶崎新的前卫方法是多变的,通过相互关联的时间和形式概念(矶崎新称之为“ma”),根据各种环境的需求和影响做出调整。他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全面解决方案反映了对特定背景、环境和社会需求的深刻敏感性,并籍此显现出全球普遍性和本地特殊性之间经过深思熟虑的关联。美浓陶瓷公园(1996-2002,日本岐阜县)是一个坐落在层叠山谷中的陶瓷博物馆,它保留了周围的植被,同时通过室外露台、观景台和可以俯瞰四周的高地,化身为地貌形态的延伸,局部用石砖和陶瓷做装饰。圣乔治宫体育馆(1983-1990,西班牙巴塞罗那)最初为1992年夏季奥运会而设计,采用半地下结构,以尽量缩小这座能够容纳17,000人的设施的外部特征,反而突出了邻近蒙锥克山的景致。圆形屋顶采用加泰罗尼亚拱顶技术建造,而斜坡形状则受到佛教寺庙的启发,同时使用砖、瓦、锌和石灰华等本地可获取材料作为饰面。

陶瓷博物馆位于层叠的山谷中,它保留了周围的植被,同时借助户外露台、观景台和玻璃幕墙,成为地形地貌的自然延伸。整个建筑物采用了本地取材的粗陶砖和陶瓷,而钟摆式结构和悬挂支柱确保了馆廊及其内部的展品免受地震危害。美浓陶瓷公园,日本岐阜 / 1996-2002(图片来源:Hisao Suzuki)

美浓陶瓷公园,日本岐阜 / 1996-2002(图片来源:Hisao Suzuki)

这座下沉式红色砂岩建筑的建设地点充满挑战性,并且特意与周边地区的高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有着桶形拱顶的图书馆和镀铜的金字塔位于地面以上三层。当代艺术博物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 1981-1986(图片来源:石元泰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代艺术博物馆渲染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 1981-1986(图片来源:矶崎新工作室)

矶崎新的前卫方法是多变的,通过相互关联的时间和形式概念(矶崎新称之为“ma”),根据各种环境的需求和影响做出调整。他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全面解决方案反映了对特定背景、环境和社会需求的深刻敏感性,并籍此显现出全球普遍性和本地特殊性之间经过深思熟虑的关联。美浓陶瓷公园(1996-2002,日本岐阜县)是一个坐落在层叠山谷中的陶瓷博物馆,它保留了周围的植被,同时通过室外露台、观景台和可以俯瞰四周的高地,化身为地貌形态的延伸,局部用石砖和陶瓷做装饰。圣乔治宫体育馆(1983-1990,西班牙巴塞罗那)最初为1992年夏季奥运会而设计,采用半地下结构,以尽量缩小这座能够容纳17,000人的设施的外部特征,反而突出了邻近蒙锥克山的景致。圆形屋顶采用加泰罗尼亚拱顶技术建造,而斜坡形状则受到佛教寺庙的启发,同时使用砖、瓦、锌和石灰华等本地可获取材料作为饰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瓷博物馆位于层叠的山谷中,它保留了周围的植被,同时借助户外露台、观景台和玻璃幕墙,成为地形地貌的自然延伸。整个建筑物采用了本地取材的粗陶砖和陶瓷,而钟摆式结构和悬挂支柱确保了馆廊及其内部的展品免受地震危害。美浓陶瓷公园,日本岐阜 / 1996-2002(图片来源:Hisao Suzuk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浓陶瓷公园,日本岐阜 / 1996-2002(图片来源:Hisao Suzuk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育馆巨大的圆顶屋顶及其标志性的凸窗,屋顶高出竞技场地面45米,覆盖着宽敞的内部空间,给人以轻盈感。建筑物的外饰面采用了普通砖、瓷砖、金属锌和石灰华等从本地取得的建材。圣乔治宫体育馆,西班牙巴塞罗那 / 1983-1990(图片来源:Hisao Suzuk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乔治宫体育馆,西班牙巴塞罗那 / 1983-1990(图片来源:Hisao Suzuki)

“矶崎新是一个先驱者,他认识到对建筑的需求是全球性与本地化的统一——这两种力量构成同一个挑战,”评审委员会主席斯蒂芬·布雷耶法官表示,“多年以来,他不懈努力,确保世界上具有悠久建筑传统的地区不局限于这一传统,而是助力传播这些传统走向世界,同时从其他地区有所借鉴。”

评审委员会同时注意到获奖建筑师慷慨奉献之精神,从过去到现在,他持续提携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建筑师,其中不乏日后成长为业界翘楚的杰出才俊。目前为止,矶崎新的建筑作品已经跨越60年,超过100个已建成的作品遍布亚洲、欧洲、北美、中东和澳大利亚。其他著名的作品包括北九州市立美术馆(1972-1974,日本福冈),筑波中心大厦(1979-1983,日本茨城),水户艺术馆(1986-1990,日本茨城),奈良百年纪念堂(1992-1998,日本奈良),Pala Alpitour体育馆(2002-2006,意大利都灵),安联大厦(2003-2014,意大利米兰),卡塔尔国家会议中心(2004-2011,卡塔尔多哈)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2008-2014,中国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表演艺术建筑位于上海市老法租界的中心地带,四周的喷泉可抵消下方地铁轨道的震动。内部采用竹编敷面的反射板和用北海道柏木制成的舞台地板,建筑物外观的亮点包括陶土砖饰面以及一座中式花园。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中国上海 / 2008-2014(图片来源:Chen Ha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中国上海 / 2008-2014(图片来源:Chen Hao)

矶崎新是第46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也是第8位来自日本的获奖建筑师。2019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奖典礼定于今年5月在法国巴黎举行,届时公共演讲活动也将同期展开。

评审辞

矶崎新生于日本九州岛大分市,他博学多才、影响力深远,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建筑师。1960年代,矶崎新创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成为首位在东西方之间建立深厚而持久关系的日本建筑师。他对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学识渊博、见解深刻,他拥抱前卫,从不安于重复现状,而是勇于挑战。他对意义非凡的建筑孜孜以求,创造出卓尔不群的优质建筑精品,直至今日仍不受风格派别所限,反映其持续不断的演化,始终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别出新意。

50余载的建筑实践中,矶崎新通过他的作品、著作、展览、组织重要会议和担任竞赛评审,对全球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支持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青年建筑师,赋予他们机会发挥自身潜能。福冈香椎集合住宅(1988-1991)以及富山县城镇面貌(Machi-no-Kao)计划(1991-1999),他便邀请年轻的国际建筑师在日本共同开展城市催化项目。

矶崎新的作品类型多样化,包括从乡土特色到高新科技的多元呈现。显然,他没有追随潮流,而是在走自己的路。从1960年代初的“空中城市”规划理论,足见他对于未来城市图景的早期探索,该设计构想是建造一座凌空盘错于传统城市之上的多层城市空间。他在日本家乡的早期建筑作品之一大分县立大分图书馆(1966)堪称日本粗野主义风格的建筑杰作。而北九州市立中央图书馆(1974)和1974年开放的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等项目则揭示出一种更为个性化的建筑美学探索。美术馆的建筑设计采用立方体造型,清晰的几何形态反映出他对空间留白与格网结构的偏爱,以期在展示不断更新的艺术作品时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术馆以建筑师的“虚空艺术画廊”概念为基础,由一系列立方体组成,包括一个矩形的主干和突出的两翼。“立方体”概念延伸到大厅和画廊等室内空间,以及包括倒影池在内的外部区域。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日本群马县 / 1971-1974(图片来源:石元泰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草图,日本群马县 / 1971-1974(图片来源:矶崎新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书馆的灵感来自Etienne-Louis Boullee为法国国家图书馆(1785)。矶崎新用预制混凝土材料实现了对新古典主义拱形天花板的现代诠释。北九州中央图书馆,日本福冈 / 1973-1974(图片来源:FUJITSUKA Mitsumas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九州中央图书馆,日本福冈 / 1973-1974(图片来源:石元泰博)

多年以来,矶崎新的影响范围和项目作品已经扩展至全球众多国家,涵盖各种不同的规模和类型。在美国,矶崎新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当属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1986)和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迪士尼总部大楼(1991)。前者是对拱顶形式的设计研究,或者他所称的“圆柱体的修辞学”,后者则是对几何形状更为有趣的创作应用,颇具后现代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奈良100年会馆为纪念奈良立市一百周年而建,设计方案通过倾斜的外形和灰色瓷砖饰面,向附近著名的东大寺致敬。奈良100年会馆,日本奈良 / 1992-1998(图片来源:Hisao Suzuk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奈良100年会馆,日本奈良 / 1992-1998(图片来源:Hisao Suzuk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致力于探索人类自身的互动科学博物馆坐落在Orzan湾的一个废弃采石场。朝向海边的外立面形成一个弯曲的防护墙,以石板饰面,看上去很像风帆或贝壳。另一侧的外墙则由本地取材的花岗岩砌成,形状曲折,类似折叠屏风。多穆斯博物馆,西班牙拉科鲁尼亚 / 1993-1995(图片来源:Hisao Suzuk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穆斯博物馆,西班牙拉科鲁尼亚 / 1993-1995(图片来源:Hisao Suzuki)

许多人通过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圣乔治宫体育馆等著名建筑了解到他的作品。他曾在中国主持设计诸多堪称典范的建筑作品,例如位于北京、2008年开幕的中央美术学院新美术馆,以及位于广东的深圳文化中心(2007)。

矶崎新近年来仍保有非凡的创作活力,不断创造建筑代表作,如卡塔尔国家会议中心(2011), 与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合作为2011年海啸受灾地区设计的可移动充气音乐厅“新方舟”(2013),以及2018年落成的米兰新地标——气势恢宏而不失优雅的安联大厦。这些建筑作品无疑再次证明了他的实力,理解错综复杂的区位环境并由此创造出一座非同凡响、精心设计、鼓舞人心的建筑,从城市尺度格局到建筑内部空间都成功可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50层建筑物外部有三层玻璃幕墙,以每六层楼为一组构成弯曲,以减少阳光反射,同时又彰显建筑物的自然光照明特色。这种垂直结构与圆形结构相接的外观营造出轻微的运动感。安联大厦,意大利米兰 / 2003-2014(图片来源:Alessandra Chemoll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联大厦,意大利米兰 / 2003-2014(图片来源:Alessandra Chemoll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塔尔国家会议中心外墙令人联想到两棵大树,其灵感来自Sidratal-Muntaha,这是一种伊斯兰圣树,象征着第七天堂的尽头。树木造型包围着外立面上的玻璃幕墙,并支撑着屋顶。卡塔尔国家会议中心,卡塔尔多哈 / 2004-2011(图片来源:Hisao Suzuk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塔尔国家会议中心,卡塔尔多哈 / 2004-2011(图片来源:Hisao Suzuk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琉森音乐节新方舟音乐厅(由Anish Kapoor和矶崎新设计)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的一项举措。球状结构的PVC涂层聚酯薄膜能够快速充气和放气,音乐厅也由此得以在多个地点巡回。日本宫城县 / 2011-2013、2014,福岛 / 2015,东京 / 2017(图片来源:Matsushima的Iwan Baa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琉森音乐节新方舟音乐厅草图,日本宫城县 / 2011-2013、2014,福岛 / 2015,东京 / 2017(图片来源:矶崎新工作室)

显然,他是当代全球建筑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不断的探索中,不畏变革,勇于尝试新思路。他的建筑作品不仅基于对建筑本身的深刻理解,更是基于对哲学、历史、理论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他融汇东西,绝非模仿拼贴,而是另辟蹊径。作为慷慨奉献的典范,他支持并鼓励其他建筑师,无论处于竞争关系或共同合作项目。鉴于上述原因,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选出矶崎新作为2019年度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个人简介

2019年度获奖建筑师矶崎新1931年出生于日本九州岛大分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他14岁时对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记忆,对他后来的建筑理念不无影响,他认为建筑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应让当前的使用者感到愉悦,无论是偶然经过的行人或是周围生活的居民。“当我成长到足以开始了解世界的年纪,海峡对岸的广岛被投下原子弹,我的家乡毁于一旦。我是在核爆中心附近长大的,那里是一片满目苍夷的废墟,建筑物摧毁殆尽,甚至看不到城市的影子,我身边只有兵营和避难所。因此,我对建筑的最初体验是一片虚空,我开始考虑人们应如何重建家园和城市。”

1954年,矶崎新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在1987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丹下健三的带领下,开始步入他建筑职业生涯的学徒期。1963年,他创立了矶崎新设计室,这一时期盟军占领结束后的日本已恢复主权,并在二战造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动荡中寻求物质层面的重建。“为了找到最适合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我不能停留在单一的风格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矛盾的是,这也变成了属于我的风格。”

他的创作实践从当地开始起步,在他的家乡和福冈都有许多建筑作品,并迅速扩展至群马、大阪和东京。他职业生涯早期的重要作品包括大分县立图书馆(1962-1966,日本大分),1970年世博会节日广场(1966-1970,日本大阪),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1971-1974,日本群马)以及北九州市立美术馆(1972-1974,日本福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户艺术馆是为了纪念水户市成立一百周年而建,这座文化综合体由剧院、演出大厅和当代艺术画廊组成。这座地标性的四螺旋塔由56个不同方向的三角形面板组成,其灵感来自Constantin Brancusi的作品“无穷圆柱”。水户艺术馆,日本茨城县 / 1986-1990年(图片来源:石元泰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户艺术馆,日本茨城县 / 1986-1990(图片来源:石元泰博)

矶崎新展现出超越所处时代的全球视野,有力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对话。1980年代,他凭借首个海外项目——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1981-1986,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举成为国际建筑界的领军人物。他完成的超过100多个的建筑项目中享誉国际的作品还包括:为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设计的圣乔治宫体育馆(1983-1990,西班牙巴塞罗那);迪士尼总部大楼(1987-1990,美国佛罗里达);深圳文化中心(1998-2007,中国深圳);2006年都灵冬奥会冰球馆Pala Alpitour(2002-2005,意大利都灵);中央美术学院新美术馆(2003-2008,中国北京);安联大厦(2003-2014,意大利米兰);卡塔尔国家会议中心(2004-2011,卡塔尔多哈);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2008-2014,中国上海);以及湖南省博物馆(2011-2017,中国长沙)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灵感源自“隐形建筑”概念。建筑保持了对周围环境的呼应,它的四个楼层中有两个沉入地下,整体高度与附近1934年世界杯体育场相辅相成。不锈钢和玻璃构成的外墙,无论在白天或夜晚都能够营造出光彩。内部采用适应性结构,伸缩看台和移动平台等设施让空间演变成为可能。Pala Alpitour,意大利都灵 / 2002-2006(图片来源:Alessandra Chemoll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ala Alpitour,意大利都灵 / 2002-2006(图片来源:Hisao Suzuki)

早在1960年代,矶崎新就提出了“空中城市”构想(1962,日本东京),这是针对新宿地区的未来主义规划,由凌空悬跨于老旧城市上方的建筑、住宅和交通系统构成,以期应对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的变化。尽管这一计划并未实现,矶崎新仍在其他加速发展的经济体中继续践行城市规划的主张,例如近期他在中国和中东开展的建筑项目。

通过他的批判性著作,以及作为重要建筑竞赛的评委,他为世界各地青年建筑师们实现创作理念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60年来他的作品除了其标志性的建筑,还涵盖了哲学、视觉艺术、设计、音乐、电影和戏剧等领域。

他曾以大分县立图书馆和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荣获日本建筑学会年鉴奖(1967年和1975年于日本),其它荣誉还包括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军官勋位(1997年于法国),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1986年于英国),由他担纲策展人的日本馆荣获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最佳国家馆金狮奖(1996年于意大利),西班牙公民功勋大十字勋章(1997年于西班牙),意大利国家勋章(2007年于意大利),以及佛罗伦萨双年展洛伦佐终身成就奖(2017)。他曾当选英国皇家艺术学院(1994)与美国艺术文学学院(1998)名誉会员,以及日本艺术院(2017)会员。1979年,他成为普利兹克建筑奖首届评审委员会成员之一,并于此后连任五年。

矶崎新建筑作品个展包括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美国加利福尼亚)和东京车站画廊(日本东京)展出的“矶崎新:1960-1990建筑作品展”;布鲁克林博物馆(美国纽约)、博洛尼亚现代艺术画廊(意大利博洛尼亚)、荷兰建筑学院(荷兰鹿特丹)、英国国家建筑学院(英国伦敦)、米罗基金会美术馆(西班牙巴塞罗那)和摩尼·拉扎里斯顿艺术中心(希腊塞萨洛尼基)展出的“矶崎新:建筑作品展”;里沃利城堡当代艺术博物馆(意大利都灵)和塞拉维斯当代艺术博物馆(葡萄牙波尔图)展出的“矶崎新-电气的迷宫”;以及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北京)、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中国上海)和广东美术馆(中国广州)展出的“矶崎新-未建成”。

矶崎新曾在数所美国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纽约州,纽约),哈佛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和耶鲁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他常驻冲绳,于日本、中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设有工作室。

矶崎新中国作品地图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2017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9-2015 哈尔滨音乐厅,哈尔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2014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6-2009 中国湿地博物馆,杭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2015 建川博物馆聚落,日本侵华罪行馆,成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 天津泰达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十周年纪念雕塑,天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2008 中央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博物馆,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2013 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2008 九间堂别墅,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2009 青岛桂园,青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2009 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会议中心(南京佛手湖国际会展中心),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8- 2008 深圳文化中心,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