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临近,很多专家都预测,接下来,农村会迎来一波疫情感染的高峰期。结果,已经过了新冠感染高峰期的上海,却突然迎来了一波感染后出现重症高峰期。
近日,相关报道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发热门诊量一天的接诊量为867人次,急诊科则高达1351人次,其中,120救护车送至急诊的患者有114人,这个数字是平时的5倍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其他医院急诊室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表示,近期随着新冠感染人数的增多,急诊的就诊量翻了一倍,重症高峰已经慢慢出现,他表示医院正在集中力量确保对重症患者的救治。
新华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凉表示,平时整个急诊室一天300多个病人,现在突然像雪崩了一样,一下子大概有1000多号的急诊量,他说是从业以来最困难局面之一。
奉贤区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陈康表示,目前已经想尽了一切办法,医院也调动了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援我们急诊科,但是病人的激增使我们的医疗资源还是非常紧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上海各个医院急诊室突然患者爆满的情况呢?
大致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
从12月21日起,上海市卫健委宣布进入医院不再需要提供核酸阴性证明。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意味着急诊科将承接发热门诊的部分压力,成为给发热门诊“泄洪”的出口。
第二个原因
冬季本来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加上现在以新冠病毒感染为诱因,造成其他疾病的发作,所以老年重症的病人非常多。
第三个原因
一方面是新冠病毒感染影响医护人员骤降,一方面是急诊患者剧增,比如仁济东院急诊科,原本31位医生中只剩下4人尚未感染,护士的感染比例更是超过 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原因造成的医院急诊室患者倍增的问题,暂时无法得到解决,但是,希望大家能少些抱怨,多些理解。毕竟,医护人员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工作了。很多人吃着退烧药上班,坚守岗位。有的医院因为急诊室人数不够,只能带领各个科室组建临时成人ICU来面应对人潮。
面对这么严重的一个医疗环境,谁都不容易,对于医生而言,患者和家属的理解是最大帮助与欣慰!所以,请对医护人员多一点宽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建议大家把越高级医院留给重症患者
对于现在的三级医院来说,最重要的是关注有基础疾病还被新冠感染的高龄老人,这部分群体由于年龄大,耐受性差,存在低氧、胸闷、气促……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性很高。
但是,有一些已经阳康的人群,尤其是年轻人,因为还存在咳嗽的症状,加上最近白肺的话题比较多,造成很多人不再敢硬扛了,有症状就去医院。
对于这样的“非急诊”患者,建议可以通过医院普通门诊或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市心,施行 “分级诊疗”,从而把好的医疗资源留给真正病危重症患者,尽可能让出一条“生命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上海各个医院的抢救室已经饱和,医院急诊压力倍增,医护人员已经极力做出了最大努力。但是,据相关人士预计重症病例高峰期,可能将会在未来的一到两周内出现,医疗系统将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其实,不仅仅是上海,现在全国医院都面临着患者突增的情况,不过,我们相信艰难只是暂时的,通过各方一起努力会渡过难关的。
不过,在此建议大家对于疫情不要盲目放松,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新年将近,家有老人的家庭要更注意才是!
同时现在是医院压力最大的时候,如果不是特别原因,尽量少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