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LED之父”孙夕庆蒙冤,被羁押1277天,经历了114次庭审,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后的赔偿令人心酸。
提起孙夕庆大家可能都不熟悉,但对于LED灯相信大家没有不认识的。孙夕庆正是中国LED灯的发明者,人称“LED灯之父”。
孙夕庆是山东潍坊人,18岁考入清华大学,学习半导体集成电路专业,博士毕业后他又先后远赴日本和美国深造,还担任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总工程师。
虽然身在美国,但他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学有所成,回报自己的家乡。
他回想起刚来到美国时,就被美国街头繁华的夜景给吸引住了,那些绚丽的LED灯,五彩夺目,好似一道独特的风景。后来经他调查发现,这种LED灯不仅节能还很耐用。
于是,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他发誓要让中国也用上这种灯。
2004年,孙夕庆意识到报效祖国的时候到了,他毅然放弃美国高薪,动员7名海归博士回到中国,开始了他的LED灯创造之路。他在山东潍坊成立“中微光电子有限公司”,并担任公司总裁及首席工程师。
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让山东潍坊成了中国第一座LED灯城市,而且他的人生也从此走向巅峰。
当时中国普遍还在用白炽灯,这种灯不仅耗电,而且寿命非常短,为了让老百姓都能用上物美价廉,环保的LED灯,孙夕庆把全部身心都扑在了研发上。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两年时间,中微公司就在他的带领下,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120瓦大功率LED半导体路灯照明系统,这一研究成果无疑是LED界的一个重大突破。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城市路灯照明所需电费一年超过60亿元,而如果将路灯换成LED灯,则可以为国家节省下50亿元。为此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孙夕庆还登上了《科技日报》的封面。
2009年,潍坊市成为中国首座使用全LED灯照明城市,孙夕庆也因此被称为“中国LED之父”,从此名利双收、风光无限。短短几年内,中微公司就成了全球景观灯,LED灯具最大的制造商。
然而命运有时就是不经意让你“栽跟斗”,一场官司就这么骤然而至。
原来早在2010年时,中微公司就已经有三座城市的LED灯订单,产品销往世界多个国家,全年净利润达到了近1000万元,公司估值达到19亿美元。
但由于中微属于外资公司,只能选择在美国上市,没想到多支“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被停牌,这让各位董事颇有怨言,纷纷要求解散公司。
但不管董事们如何威逼利诱,孙夕庆都一概拒绝。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他被人匿名举报,山东潍坊公安局以职务侵占,虚开发票等罪名将他抓捕,很快便被判处三年半有期徒刑。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孙夕庆一头雾水,本以为只是股东之间的经济纠纷,没承想,却莫名其妙地坐了牢。
“我是被冤枉的,绝无此事,我要上诉。”孙夕庆面对判决非常不服,其间他向法院申请取保候审,可一直不予通过。
于是,他开始不停上诉,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审不行就二审,直到洗清冤屈为止。
他请了一位辩护律师,开始收集各种资料,光案件的相关卷宗就有12本,就这样,他来来回回经历了114次庭审,他还因此向官方申请了“开庭次数最多的刑事案件”吉尼斯世界纪录。
终于,在第114次庭审,案件出现了新的转机。
律师找到两份凭证,证明了中微公司是有缴纳足额的增值税的,所谓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
终于,2019年潍坊高新区法院以证据发生变化为由撤回起诉,孙夕庆在被关押1277天后终于重获自由。
可这几年失去的时间和自由怎么算?孙夕庆以“长期无罪羁押、名誉损失补偿、公司业务停顿损失等”,向国家申请了2.06亿的补偿赔款。
11月份,法院公开向孙夕庆道歉,恢复其名誉,并根据法律规定作出54万赔偿。
这长达1277天的冤假案总算水落石出,面对记者,孙夕庆开玩笑地对记者说道:“我一搞科研的,都快成半个律师专家了。”
一年后,孙夕庆继续他的科研道路,并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他说过只要内心有一束光,那就没有什么会被打倒的。
对于孙夕庆的遭遇,你们怎么看呢?
资料来源:
1.盐城新闻网——清华海归博士被羁押1277天后检方撤诉,获54万国家赔偿2019-11-11 日期
2.澎湃新闻——清华博士被羁押1277天获法院道歉,114次庭审咋来的 2019-12-8日期
3.中国青年网——清华海归博士法院道歉,114次庭审怎么来的2019-12-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