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如履薄冰”、疫情反复、巨大不确定性扑面而来,看不清未来路在何方;另一方面“噤若寒蝉”,舆论场上动辄被讨伐、指责,企业家成为“最难办的一群人”。中国企业家面临何种困难?如何在经济下行中穿越周期?对此,在业内享有“中国地产教父”美誉的邓智仁,有一些感悟。

以下是他的观点:

很多人,包括我的家人,都知道我从事房地产行业多年,但不清楚我具体的工作是什么,只停留在多年前的房地产营销行业。

经历从1994年投资北京玫瑰园失败破产后,明白在中国做生意绝对不单纯是了解市场、前景、政策和管理,还要花大量时间应付各种上上下下的应酬,酗酒也是必经的门槛,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所以,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中国企业家,用健康换财富》,因为我在中国认识的大量企业家,基本上都是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与香港成功并同时健康的企业家刚刚相反。

于是,我改为像国际四大房地产顾问公司的经营模式,由单纯销售的公司,转变为全方位顾问公司,包括从调研、策划、采购、跑批文、工程管理、融资、销售和物业管理的“一条龙”服务。

在筹办“信达行”这一国际模式时,已接到七八个项目,生意堆在门口。但又发生意想不到的结果:虽然生意兴隆,聘请我们的开发商有困难的时候找我解决问题,但当问题解决,资金回笼要清付顾问费用或佣金的时候,则一拖再拖。我公司是以高薪聘请多位高能力专业人才经营模式,但收入一直被拖延,直至2002年爆发非典疫情,信达行以破产告终。在非典期间,只有一家在太原姓田的小型开发商主动支付我公司三万元顾问费,但杯水车薪,不能令公司起死回生。

于是,我又被上了一课,即在中国经营企业排除上文所说的客观环境外,更添加了企业家之间的诚信问题,包括三角债、四角债、五角债问题。以后,我必须坚持,先收钱,后服务。

我在中国办企业,无论我自己多能干,仍然吃尽多重苦头,于是我改变了整个经营模式,即不再办公司,改为单打独斗模式,不再支付经营费用。而且我解决中国房地产开发问题经验丰富,敢说前无古人(因为我就是“中国房地产第一人”),所以,传媒们又给了我多一个称号——“中国房地产老中医”。

回到本文主题——中国现有绝大多数中、大企业家难题。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商业模式已多次变革,融入世界的程度也日益加深,而且中国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不容易转身,况且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行业人才培养和成长根本跟不上主观和客观环境,中、大企业家面对的问题如下:

1、由于信息不对称,绝大多数企业家不能预早嗅觉世界格局的改变。人才的培养也只局限于模仿和改良,“中国人是聪明人种”是世界公认的,但在本土上缺乏培养创新的土壤,很多优秀人才流失到对手阵营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只有汉奸,没有美奸、英奸、日奸?如何改变现状大家心里有数,包括以前国内的政要们;

2、对于国内环境,大家不知道自己国家处于什么情况?国库如何?每种对外投资成效如何?发布的所有数据可信程度如何?中、大企业家不能判断自己企业如何作长远计划配合国家的发展,迫使企业只作赚快钱的计划;

3、运动式的发财和运动式的破产随时发生,迫使企业家心脏跳动过快;

4、何时真正发挥“将权力关在笼子里”和“依法治国”仍然是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

我在2020年初,疫情发生时,曾提醒过我所服务的公司,“世界在变,中国更加变”,并在七月初,刻意从新西兰飞回公司,用三天时间分析全球形势给这位学识渊博的老板,但无效。因为很多友人都不相信这位在事业上屡战屡败的“教父”会预知未来,包括我的亲人。其实,我的学问是下了很多功夫和时间得来的。诸葛亮只能扶助刘备,我更不是诸葛亮。

PS:邓智仁先生利用最近闲暇时间,分段讲述一些亲身经历个人在商场和社会的经验,有别于现在大家听到和看到的理论或以讹传讹别人成功/失败故事,希望能够带给人们一些新的启示,让人们少走弯路。每一篇文章/故事更隐藏一些深层人生哲理,希望大家多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