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PPT公司”,其实最早并非是贬义,从专业的角度,我们称之为“商业的最后一公里”,指的是那些资源齐备,盈利模式清晰,但短时间内尚无实际产品或服务落地的潜力企业,创办之初的小米,以及早期的苹果,其实都属于PPT公司的范畴。可谁知凭空杀出了一个贾老板,原本视频业务和硬件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却不甘现状要玩车,硬生生将“PPT公司”的概念在国内搞得臭名昭著,从此之后,PPT公司便不再特指那些富有潜力的初创企业,更多的,则成为了靠画大饼融资圈钱的企业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被誉为中国创业之都的深圳,曾经就有着这样四家“神兽”,一度被扣上“深圳4大PPT公司”的帽子,它们分别是光启技术、华大基因、柔宇科技和华讯方舟,俗话说:“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短短几年时间过后,这四家企业如今的发展状况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启技术

光启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9年,一则刊登在学术界著名的《Science》杂志上的论文,成功将一位名叫刘若鹏的中国留学生小伙推向了公众视野,他在杜克大学的实验室内,通过微波引导技术实现了光线绕过实物的实验,这一技术的问世,让人类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隐身衣”成为了现实,美国国防部甚至直接将这一技术列为21世纪六大颠覆性技术之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广东出台了一项题为《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的政策,刘若鹏和他的团队,正是参与了这项政策的选拔,并成为了其首批受益者,不仅拿到了超过1亿元的资助,还在寸土寸金的深圳获得了两块共计超过7万平米的土地。2014年,光启技术被曝计划借壳来自杭州的“龙生股份”实现上市,由于“隐身衣”的名头实在太响亮,让龙生股份的股价在短时间内暴涨了16倍,一切都很美好,但唯独有一个问题:产品没量产。2017年,光启技术借壳上市成功,但无法量产的情况始终无法得到解决,以至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公司财报上的数据虽然并不算“难看”,但实则大部分的营收和净利润还是来自原来龙生股份的汽车零配件业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情况开始迎来转变,光启技术的“本职业务”也就是超材料的营收占比终于超过了5成,由于是当2020年的中报发布之后,资本市场重拾了对光启技术的信心,股价也是自当年7月开始直线拉升。而从2022年Q3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光启技术1-9月实现营收8.35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超材料业务实现营收6.40亿元,同比增长199.15%,占到了总营收的76.72%,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更是达到了2.98亿元,同比增长147%。这一份成绩单,足以用“优秀”来形容。以当前的经营状况来看,光启技术早已不再是当年的PPT公司了。

华大基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国内基因测序行业当仁不让的“龙头老大”,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华大基因给人的印象更像是一家科研机构而不是企业,虽然在基因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成绩斐然,但老百姓在生活中基本上没有见过他们的产品,这也使华大基因被“含冤”扣上PPT公司帽子的主要原因。然而在疫情蔓延的这几年,华大基因可谓风头出尽,先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创办“火眼”实验室,随后又向各大诊断机构提供核酸检测的参考技术,成为了抗击新冠疫情的最大功臣之一。

不仅下游诊断业务赚得盆满钵满,上游的医疗设备业务也是做得风生水起,去年9月,“华大系”旗下的医疗设备企业华大智造也在科创板顺利挂牌,目前的总市值已经直逼500亿元大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两家公司2022年三季报来看,虽然随着检测业务逐渐冷却,华大基因的营收出现了小幅下滑,但华大智造的收入却在大幅提高,2022年1-9月,两家企业共计营收达到了78亿元,净利润更是合计接近28亿元,虽然2022的年报尚未公布,但两家企业加起来合计百亿营收应该已经是囊中之物,这样的企业再称之为PPT公司,属实有些欠妥。

柔宇科技

柔宇科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前面两家,柔宇科技的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作为创始人的刘自鸿对比起前文所述的刘若鹏,身上的标签和光环显然更加“羡煞旁人”,他曾是高考状元,斯坦福大学史上用时最短拿到博士学位的华人留学生,在美国有着年薪百万美元的工作。在普通人看来,他几乎拥有着近乎完美的个人履历,再加上曾经一度超过百亿元的身价和英俊帅气的外表,让他一时间被誉为新版的“国民老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刘自鸿辞去IBM公司的高薪工作回国创业,并在全世界范围内首创性地研发出了可弯曲折叠的柔性AMOLED显示屏,并于2018年发布了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FlexPai,一时间轰动全球,随后,三星、华为等“大厂”也纷纷跟进,给这股旺火足足地浇上了一把油,似乎预示着一场属于手机行业的新革命即将来临,业内专业机构对柔宇科技给出的的期望估值也一度超过了千亿元大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年底,柔宇科技正式向上交所递交了自己的IPO申请,然而仅仅两个月过后,这一计划便以流产而告终。旗下产品迟迟得不到量产,折叠屏手机市场已经被三星、华为甚至OPPO、vivo等后起之秀瓜分殆尽,让资本市场逐渐对柔宇失去了信心。继续融资受阻的柔宇开始尝试自救,将业务方向转向B端,但由于没有产业链的优势,屏幕价格对比起三星、京东方、TCL等专业厂商,毫无优势可言,虽然收获了几笔意向订单,但最终成交的,一个都没有。去年4月,柔宇科技更是被曝出了拖欠员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长达一年之久的丑闻。最终等待柔宇的,将会是何种结局,我们不妄加揣测,但PPT公司帽子,短时间内可能是摘不掉了。

华讯方舟

华讯方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讯方舟算是这四家公司里混得最惨的一家,它早已称不上“PPT公司”了,因为已经被强制退市、破产清算了。其实我们从公司创始人的履历当中,便可以窥得一些端倪。前面三位,无论是光启技术的刘若鹏、华大基因的汪建,还是柔宇科技的刘自鸿,单单讨论科研能力,那都是各自领域里数一数二的“大佬”,在各自公司的介绍里,从小到大的履历也描述得明明白白。而华讯方舟的创始人吴光胜不一样,在各种有关于他的个人介绍中,有用的信息仅仅包括:1979年出生,毕业于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通过武汉大学的校友资源了解到,吴光胜是2001年从武汉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其博士文凭则是2018年通过成人教育获得的武汉大学商学院营销专业博士学位。本科毕业后,吴光胜在一家军工机构从事文职工作,随后辞职从事投资咨询工作,而在吴光胜的创业经历中,是这样描述的:

2007年,吴光胜创立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卫星通信领域,重点攻关太赫兹技术。太赫兹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远红外线。 可应用于国防、医疗等领域,是各国争先抢占制高点的重要战略资源。世界舞台上,中国高科技企业如何从跟跑到领跑?吴光胜把家国情怀与个人奋斗相结合,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看到这段文字,我是直接愣住的,一个从未有过半点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摇身一变成为了“高精尖”卫星技术的主导者,且自2007年公司注册成立之后,内部的股权变更也是让人眼花缭乱,没有任何产品“落地”,靠着画大饼的方式,甚至一度把公司的市值做到了超过300亿元,不知道各位怎么看。

文章不作商业用途,无意侵犯任何人的权益,如有信息纰漏请私信作者修正。本文系原创作品,谢绝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