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第一篇文,新年好!

大家现在怎么样了?一周前咱们做过调查,有近2000人参与,当时已经“阳”了的朋友有80%,今天再来看看进度吧。

期待这波疫情很快过去,咱们都能健健康康、红红火火过个年:

也不得不说,这个病真的不能掉以轻心,我上篇还说,幸好家里老人都没什么事,结果公公后来又烧起来,查出肺炎了,根据北京协和医院徐凯峰教授的访谈,如果家里有人以下这几种情况

1、发热反复、症状不缓解

2、咳嗽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降低、或咯痰增加、或痰液颜色加深、或其他症状有加重

3、年龄大于65岁的老人,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基础疾病

需要警惕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及时去查个胸部CT吧——

短短几天,我已经知道身边几个朋友家的老人,发展成肺炎了,有的甚至没有高烧,只是咳嗽,查了也是肺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篇也想和大家分享,我家在这段医疗资源紧张的“非常时期”,就医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尤其是新年前的深夜去了一趟急诊,那个忙碌、压抑的场域,让我看见了疫情中最难过痛苦的一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希望他们都能平平安安。

我公公的情况是前3天发烧,第4、5天退烧,然后第6天晚上又烧起来,浑身难受,胸闷气短,因为有高血压、慢性胃炎等基础疾病,老公比较警觉,直接带去了医院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去的并不是大医院,但也非常多人,有很多年轻人也在排队,他们大概排了5个小时,才做完了血常规、心电图、DR胸部正位片这些检查(CT没排上),确诊了肺炎,同时心电图显示异常,医生判断前两天还出现过心绞痛,建议马上住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开始紧张,是因为住院部拒收,说是这种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如果真的发展成重症,一般医院处理不了,建议还是找大点的医院,另外一家私立医院也是这样说——可是,大医院人更多、床位更紧张啊

网上挂号早就没了,公公自己去了家附近一家熟悉的诊所,他平时有去过、比较信任,输液后感觉好了一些,没有往更严重的情况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我们做了这么几件事,心安了不少,大家平时就医也可以参考:

1、找体检医院/私立医院约CT,我们找到的一家650元一次,好处是去了就直接做上了,没有排队,很快拿到了关键检查报告,不严重,及时判断了病情;

2、在“健康160”app线上付费图文咨询,描述病情、上传报告,大概20元-100元/次,我一共问了4位深圳三甲医院的主任/副主任,有3位在1小时内回复了,速度很快;

我们关心的问题,比如是不是必须住院、住不成院在家能吃什么药、现在诊所输液的药物是否可行,都有得到解答,其中有2位建议了一模一样的药,也肯定了诊所现在的处理是ok的,不冲突,在那个时候真的很安慰到我们。

这个app也可以挂号(全国),我挨个找,最开始只约到了深圳1月10号左右的,后来约到了一个2号的加号,这样相当于多个面诊保障,更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如何买药?这个时候医院药店可能直接都买不到,有的本身也不好买,我们这次是通过“京东健康”线上问诊(京东app主页上搜索京东健康),然后出具新冠阳性抗原证明,买到了药。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最近非常时期物流慢的关系,药还在路上,到的稍微有点慢,大家就当作是平时购药的多一个途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小结一下:

大医院医疗水平高,但现场人也多,去了普遍要排5、6个小时以上,加上做各种检查有的10小时不止,如果老人本身身体状况不好,在那里等着是很煎熬的,所以要么挂号后家人代排、老人先回去休息,要么可以:

人少些的小医院/私立医院做检查+大医院线上问诊+多平台同步买药,如果附近有资质ok的诊所、社康,能够分流做一些基本的调理、输液什么的,都比只在大医院干等着强。

我公公确诊肺炎后,连续几天继续在诊所输液,有好转,出于对基础疾病的担心、以及有一位线上问诊大夫还是建议住院,30号那天晚上,我们去排了港大医院的急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是有一位热心的朋友,了解那边的情况,说是当晚是有床位的、港大也以人为本,让我们去急诊排队看看,如果大夫说需要住院,没准能住上;如果不需要,那更好。

到达后排队半小时,分流台分到了三级,往里走到等待就诊区,一进去就很冲击

很多岁数很大、满头花白的老人躺在走廊病床上在等待就诊,里面还有一间抢救室,很多人上了呼吸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看了排号没有特别夸张,前面有40多人,但是半小时了号就动了2位,一打听,快的话排到号,可能得到后半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那里气氛真的很压抑,不断有老人咳得喘不上气、躺床上表情很痛苦,室内空气也不好,越往里面感觉病毒细菌越多;出门等呢,晚上了,坐一会儿还有点冷……

我一下子共情到了北方急诊室外的人们,就是明知道现在已经不算是最最高峰,人依然这么多,而且个个都紧急、痛苦,那么在北方人满为患的时候呢?

走廊、外面嗖嗖冷风,焦灼地等待,真的好难过啊……还有一直在这个氛围里连轴转的医护人员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排了一个小时,公公坐立不安、明显焦虑起来,好像看见了自己无助的未来,坚决要求回家。

我们想了想,确实现场看到他的情况不属于紧急的、诊所的治疗已经带来了好转,那些老人,才是最最需要医疗资源的人……我们就没有再排了,想老人回家好好休息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我一路回来,都在安慰公公、尽量让气氛轻松,但真的在急诊待过,心里是不好受的,晚上还做噩梦了。

新年夜和老公聊起来,他还说,这两天一直在琢磨,很想去急诊室当志愿者,给等待的人们送些热水,让他们更舒服些。

我懂啊,但其实未必是他们真的更需要热水,只是此情此景,也唤醒了我们内在对生老病死和不确定的恐惧,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也是在让我们自己内在好过些、少些无力感罢了。

唉,反正最近就在强烈感受着中年夫妻上有老下有小的不易,幸好我俩属于早些阳康的、还能张罗,回到家里还有孩子在无忧无虑地嘻嘻哈哈,挺慰藉的:

无论如何,2023年就这么来了……

希望就像这张图一样,走过魔幻的3年、走过低谷,今年会是很棒、方方面面扬升的一年,也让我们珍惜、再珍惜,去及时抓取、创造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理想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你们啊,感恩一路陪伴~

今天的留言区,大家就来唠唠嗑、许许愿吧,我们一起见证祝福彼此的明天,会更好啊

作者:吉吉。微信公众号「慢成长」联合创始人,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