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医保谈判”悬在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叠加国内不断加深的内卷趋势,与频频受挫的出海征途,不少企业有苦说不出。

12月27日,A股市场,下跌的企业占多数。

在跌幅排名中,Top 30的企业年初至今跌幅基本在50%上下,可谓腰斩,远超医药行业的平均跌幅。

如果按流通市值计算,这30家企业本年度累计下跌市场达到1964亿元,平均每家下跌65亿元。

这Top 30中,生物科技企业占10家、西药企业占8家、中药企业占3家、医疗保健设备占9家。

过去几年,PD-1、PD-L1、双抗、ADC、CAR-T等各种新兴疗法的兴起,一度让生物医药站在聚光灯下成为主角。

如今,涨潮的时候有多凶猛,退潮的时候就有多冷清。生物医药版块的风头剩下一地鸡毛。

医疗保健设备同样如此,本以为是价值洼地,集采刺穿了泡沫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似乎总体只有中药子版块损害稍微少一点,得益于政策的扶持,但是中药的未来能否撑起一片天,要看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是否走得通。

表1 2022年A股跌幅Top30汇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