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以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通过开展长停井捞油潜力分析、积极优化捞油方式、加强捞油管理,捞油效果明显改善,阶段捞油量和创收均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全厂累计捞油突破14400多吨,日捞油量由20吨上升至50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产量形势严峻、区块递减明显等诸多困境,这个厂结合生产经营实际,进一步推进“油公司”模式改革,制定出台捞油运行模式改革方案,成立捞油作业项目部,模拟“四自”运营管理模式独立运营,承担捞油作业生产、经营、安全、技术管理任务。

副厂长徐礼海表示,改革旨在盘活长停井资源、调动作业区主观能动性、提高捞油井产量、降低吨油运行成本、优化捞油井生产制度、降低综治风险,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推动捞油业务上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从关停井中挖出最大效益,该厂改革捞油运行模式,精简优化组织、人员、设备等要素配置,把工作任务嵌入内部模拟市场运行,将捞油产量、捞油井等相关资料、基本运行费下达至采油作业区,并明确了运行管理、监督管理、过程管理、考核政策等方面内容。成立6个捞油班组,通过实行人员择优上岗、产量班组承包、业绩与采油单位联动考核等举措,充分激发干部员工主观能动性。

“寻找0.1吨油潜力,就多增加0.1吨油的生产能力,虽然捞油就像拾馍渣,积少成多那也是金疙瘩!”项目部负责人韩士军说。日常生产中,项目部与各采油作业区联动配合,提前做好捞油井排布对接,作业区负责属地监管,地质研究所审查油井开发方式,生产运行科负责总体生产运行,捞油运行管理由“各自为战”向“协同联动”转变,形成良性开发管理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油井捞油省去了机采模式的电费和维护费,操作成本低,能充分发挥出低产低效井价值。为深入挖掘“捞油井源”,该厂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厂千余口长停井进行捞油潜力分析,逐井“过筛子”,筛选出61口“油花花”多、有捞油价值的井定期实施捞油,按照潜力大小排出捞油顺序。低油量安排一月一捞,高捞油量井观察其产油时间,实行多井次多周期捞油,确保实现“效率、效果、效益”最大化。目前,全厂可实施捞油井297口,累计捞油9382井次,平均单井周期产量1.54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