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发三年以来,我国疫情防控政策因时因势做出调整。今年三月份,国家卫建委发布《新冠疫情第九版方案》,缩短隔离时间并取消轻型病例住院要求,转而进行集中管理。十一月,中国发布全新的《二十条》政策,特点主要为隔离时间更短、封控范围变小、国内外流动放宽。

十二月初,我国疫情防控再度调整,《新十条》全面落实。现阶段,在“新十条”背景下,场所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逐渐重新回到三年前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防控放开太快?

奥密克戎是新冠变异株,通过不断地变异,其传播性比原始毒株强,但致病率和死亡率已明显减弱。根据临床观察来看,其症状主要为上呼吸道疾病,体现为咽喉肿痛、咳嗽、流鼻涕、发烧等等。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政府应时而变,及时优化疫情防控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全面放宽后,阳性感染者数量暴增。针对这种局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放开是否太快”的话题。对此,国家卫建委疫情应对领导组组长梁万年表示,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是基于对病原体和疾病的认识、人群免疫水平和卫生健康系统抵抗能力、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三者的判断,现在的调整是恰当的、科学的,也是依法的,符合中国防控实际的。随着人们对疾病和病原体的认识加深、人群免疫水平逐渐建立、抵抗力韧性增强,中国因时因势不断完善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从2020年以来的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优化措施、“新十条”,到调整为“乙类乙管”,无不体现着中国对这三种因素的平衡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迎接胜利曙光

俗话说得好“大疫不过三”,疫情能否在2023年彻底淡出人类视野?对此,各界给出预测。国外专家团队表示,预计到2023年年末,全球疫情有望画上句号,如果全人类积极接种疫苗,搭建免疫屏障的话,这种趋势只会更快。

世卫组织技术部门主管科霍夫表示,奥密克戎是当前最主要的病毒,其蔓延范围较广。好在奥密克戎的致死率越来越低,如果能继续保持这种趋势,新冠大流行有望在今年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文宏曾指出,新冠疫苗在抗病毒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第三针能够增强人体数十倍的免疫力。未来在疫苗方面取得突破后,我们很有希望全面遏制病毒蔓延,2023年很有可能是最后一年。

在此要说的是,战疫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相信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我们迟早有一天能取得根除病毒,迎接胜利曙光。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