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以通衢—2022武汉双年展”开幕现场

作为拥有3500年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今天,武汉这座城市的土壤中同样孕育着旺盛的文化力量与艺术生命力。以“开放性”“时代性”“创新性”为关键词,2022年12月28日,“艺以通衢——2022武汉双年展”在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开展。此次双年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武汉美术馆、合美术馆协办。此次双年展亦是坐落于汉江之滨、月湖之畔的武汉美术馆(琴台馆)的开馆首展。武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吴朝安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宣布武汉双年展开幕暨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开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发来视频表示祝贺。

为体现2022武汉双年展的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和武汉特色,组委会共邀请了20余位国内优秀艺术家和专家学者,组建策展团队,并确定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马锋辉为总策划。“这是以艺术的方式对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礼赞,也是武汉英雄城市献给人民的艺术盛典”,作为本次展览总策展人,范迪安在祝贺视频中说道:“双年展是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兴旺发达的标志,2022武汉双年展彰显了中国艺术的时代精神,展示了中国艺术创造与国际艺术发展的共同趋势,展现了守正创新、探索开拓的艺术发展气象。”

五大专题海报

展览以“艺以通衢”为主题,策划“文化样态”“城市形态”“创新动态”“绿色生态”“开放姿态”五个专题,深度探讨世界、人类、自然、科技、文化等多态合一、多态共生的关系命题,体现了“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文化样态”聚焦武汉文化发展脉络,展现武汉独特的历史文化;“城市形态”从城市行为学、心理学等角度进行创新研究,强调运用包括视觉艺术在内的多维艺术呈现方式来透视城市与人的现时状态;“创新动态”强调互动性、体验性,运用数据处理、人工智能以及热成像、激光雷达等新技术,表现科技与审美结合的创新成果,让观众获得参与感;“绿色生态”以视觉艺术方式,深度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践,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开放姿态”充分展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作品,以未来视野探索艺术表达和交流的各种可能性。双年展期间,来自中外285位艺术家及团队的446件(组)艺术作品,以绘画、雕塑、影像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科技艺术以及艺术设计等多种形式,在位于汉阳月湖之畔的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汉口百年历史风貌区的武汉美术馆(汉口馆)、武昌野芷湖边的合美术馆三馆同期展出。

展览现场

武汉双年展聚焦当代艺术创作新成果,满足公众审美新需求,以艺术观照时代,与城市同频共振,让交流促进发展,充分展示了武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通过艺术叙事讲好武汉故事、中国故事。体现了艺术创造上“各美其美”的多彩景观,彰显了艺术交流和审美上“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展现了中国艺术和全球艺术的交融共通。

据悉,2022武汉双年展在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合美术馆三馆开展期间,还串联了多个艺术空间的平行展,开展学术论坛、美育志愿行动、艺术之旅等多场文化艺术活动,让展览“走出”场馆、走入城市生活,为公众带来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视觉艺术体验。

展览现场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 ‍ ‍ ‍

编辑 | 赵 墨

制作 | 冯雅颖

校对 | 安亚静

二审 | 殷铄、马子雷

三审 | 金新、冯知军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3年出版46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30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