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骑自行车的人统治着阿姆斯特丹" 这似乎是人们来到阿姆斯特丹后的第一反应。精心设计的自行车道和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让幼儿和老年人也能将自行车作为最简单的交通工具。

阿姆斯特丹的骑行人数是如此之多,以至让我误以为这些自行车道从一开始就已存在。但事实并非如此。在20世纪50-60年代,战后荷兰经济开始繁荣,越来越多的人买得起汽车,城市决策者也开始将汽车视为未来的出行方式。在当时,自行车面临着被汽车驱逐出荷兰的严重威胁。

随着汽车数量、机动车道的增多,阿姆斯特丹的社区环境开始被摧毁。不断攀升的汽车数量也带来了不断上升的交通伤亡人数,这一数字在1971年上升到 3300 人,其中更是有400多名儿童在交通事故中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top de Kindermoord活动家访问了阿姆斯特丹的众议院via:www.theguardian.com/cities/2015/may/05/amsterdam-bicycle-capital-world-transport-cycling-kindermoord

这一惊人的损失引发了不同行动团体的抗议,其中的最有名的便是Stop de Kindermoord(“停止谋杀儿童”) 和Dutch Cyclists' Union(荷兰自行车联盟)。他们组织的各种示威活动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参与。外加当时人们对于汽车的尾气污染有了初步的认知,以及1973年石油危机导致的石油价格翻倍,荷兰人民开始意识到需要采取新的生活方式。于是,自行车又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

当自行车再次成为大部分人出行的必要交通工具之后,荷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自行车。除了一般的山地自行车和竞速自行车,在阿姆斯特丹的路上看到最多,或许也是最有趣的便是货运自行车了。货运自行车最早被用于送报纸、牛奶面包等本地送货工作。可渐渐地,人们发现用货运自行车来载孩子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在阿姆斯特丹时常能看到家长载着三四个孩子出门上下学或者游玩。有时这些车兜里还会躺进一个体格硕大的成年人,笔者就曾在路上看到有人窝在前面的车兜里悠闲地敲打着电脑,由她的伴侣骑车,载着他穿越阿姆斯特丹的大街小巷。

货运自行车,via:rollingspoke.com/the-top-ten-bikes-in-amsterda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货运自行车,via:rollingspoke.com/the-top-ten-bikes-in-amsterdam/

除了自行车的种类多,在阿姆斯特丹,人们获得一辆自行车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可以去专卖店购买全新的自行车,也可以去位于滑铁卢广场的商贩那购买翻修过的二手自行车。如果担心自己的自行车被偷或者觉得维修麻烦和昂贵的话,人们还可以去Swapfiets(一家专门经营租赁自行车的品牌商店)按月租借一辆自行车,他们会负责自行车的修理和维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wapfirets租赁自行车,via:www.mybike-magazin.de/fahrrad-mobilitaet/swapfiets-kooperiert-mit-tchibo/

在如此多的自行车种类和多样的选择方式之外,我觉得阿姆斯特丹最让我能够乐此不疲地去骑行的原因是这个城市将骑行与自然景观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不管是周内在城市里用自行车通勤,还是周末在城市郊外骑行散心,在阿姆斯特丹都能拥有非常丰富且舒适的骑行体验。

01

作为通勤方式的骑行体验

在官方名单中,阿姆斯特丹大约有 30 个公园,从占地一公顷的韦特海姆公园 ,到占地 48 公顷的冯德尔公园。在阿姆斯特丹,公园充当了散落在城市各处的绿色的锚,这些锚点由街道系统连接起来,让座城市感觉像是一个开放空间网络,而非随机的休闲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丹公园水系分布图 via:www.urbangood.org/products/urban-nature-amsterdam-map-1

与城市大型公园同样重要的是社区公园。二战后,阿姆斯特丹市设计并建造了数量惊人的社区公园(其中阿尔多·凡·艾克设计了大约 860 个社区公园)。虽然单个社区公园的空间很小,但对整个城市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有了它们,街区环境变得非常适宜人们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丹1954和1961年社区公园布图,黄点代表社区公园位置,via:depts.washington.edu/open2100/Resources/1_OpenSpaceSystems/Open_Space_Systems/Amsterdam.pdf

在阿姆斯特丹,公园的大部分区域都是允许骑行者进入的(当然汽车是不允许开入的),这就给了我们这些骑车上班的人多样的骑行路径选择。笔者在骑车上班的途中总是会挑选一些可以穿越城市公园的上班路线。有时从两栋房子之间的一条小路骑入,一小段路程后,骑行者就能从原本的车水马龙遁入到一片茂密的树林之中。

冯德尔公园 via:www.cntraveler.com/activities/amsterdam/vondelpar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德尔公园 via:www.cntraveler.com/activities/amsterdam/vondelpark

除了公园,阿姆斯特丹的另一特色就是其历史悠久的运河,阿姆斯特丹运河系统是有意识的城市规划的结果。

12 世纪后期的阿姆斯特丹还是一个小渔村,直到在17 世纪的黄金时代荷兰才成为世界主要港口。移民达到顶峰时,城市制定了一项综合计划:人工开挖几条同心半圆的运河,并在沿半径的方向将几条运河连接起来,从而在城市中形成一个巨大的水系网络。挖掘的运河用于防御、水管理和运输,而由运河所围合的土地则用于住宅和商业开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丹中心地图 via:www.dreamstime.com/white-blue-vector-city-map-amsterdam-cleverly-organized-layers-white-blue-vector-city-map-amsterdam-image140677972

阿姆斯特丹内部众多的运河让骑行者一直处于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建筑、运河;建筑、运河。在房屋之间的开口处,人们可以沿着运河望向远方;空旷的河面和紧凑的建筑在骑行途中有韵律地交替出现,让人们在骑行过程中不会觉得单调;在一些相对开阔的河面处,人们可以停下自行车望着运河发呆,欣赏那倒映在运河上的火红的夕阳。

阿姆斯特丹骑行街道 via:amateurtraveler.com/bike-ride-amsterda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丹骑行街道 via:amateurtraveler.com/bike-ride-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运河 ©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丹运河 ©蒋单弢
阿姆斯特丹运河 ©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丹运河 ©蒋单弢

阿姆斯特尔河是阿姆斯特丹的骑行圣地。它起于尼乌芬附近,一直延伸到阿姆斯特丹的艾湾。阿姆斯特尔河所处的位置可以让住在阿姆斯特丹南处的人们一直沿着河岸骑行到市中心。同时,它还有着开阔的河面,每天的清晨和傍晚都有成群结队的人在河面上划皮划艇。

阿姆斯特尔河 ©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尔河 ©蒋单弢

河岸的两边有着大片的城市绿地。在骑行进入阿姆斯特尔河岸边的过程中,先从城市道路出发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骑行一段后,宽阔的河面才在眼前展开。

在沿着河岸前往市中心的过程中,河岸两边茂密的树林将城市中大片的建筑都挡在视线之外,让人仿佛一直置身于远离城市的自然之中。

阿姆斯特尔河周边公园 ©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尔河周边公园 ©蒋单弢

02

周末郊游的骑行体验

除了城市内部的公园和河流,阿姆斯特丹的外围还有着更为大面积的绿地。阿姆斯特丹市政府于 2011 年制定的“ 2040 年城市愿景”中就曾确认楔形的城市周边绿地结构是城市的重要元素,它使城市发展与周围绿地之间保持着平衡。

珍惜城市内外的这些绿肺,并明确它们用于娱乐目的,对于阿姆斯特丹人们的生活质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丹外围绿地分布 via:www.urbangood.org/products/urban-nature-amsterdam-map-1

在阿姆斯特丹“绿色基础设施愿景2050"中(Amsterdam Green Infrastructure Vision 2050),阿姆斯特丹更是企图将城市的内部绿地与周围大片的楔形绿地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更为巨大的绿色网络。

阿姆斯特丹绿网 via:Amsterdam Green Infrastructure Vision 20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丹绿网 via:Amsterdam Green Infrastructure Vision 2050

“绿色基础设施愿景2050"中希望人们在10 分钟内,可以从自己的家步行到公园般的公共空间;在15 分钟内,人们可以骑车到达城市边缘的大片绿地。

虽然这些被称为是2050年的愿景,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的城市绿网已经建立了起来。绿地网络的出现保证了骑行感受的连续性,在从市中心骑往阿姆斯特丹周边绿地的过程中,有时虽然只是骑车进入了离家很近的一片绿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惊讶地发现竟然在绿地内骑行了这么久,甚至不知不觉间已经骑行到了郊外的田野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丹绿网 via:Amsterdam Green Infrastructure Vision 2050

在下文中,笔者选了几条在周末时体验过的从城市中心一直骑向城市郊外绿地的线路。不同方向的路线有着完全不同的骑行感受。

路线1:从阿姆斯特尔河到阿姆斯特尔谢格

阿姆斯特尔河作为城市中的一片世外桃源,河流的分布使得它的服务范围能够横贯城市中很大一部分区域,住在河岸两侧的人能够很方便地进入到阿姆斯特尔河边从而骑往更远的郊外。

骑行路线1,1.阿姆斯特丹;2.阿姆斯特尔河;3.阿姆斯特尔谢格。©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骑行路线1,1.阿姆斯特丹;2.阿姆斯特尔河;3.阿姆斯特尔谢格。©蒋单弢
阿姆斯特尔河 ©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尔河 ©蒋单弢

沿着阿姆斯特尔河一路向着东南方向骑行,便能来到视野更加开阔的阿姆斯特尔谢格。沿路的风景从原本三三两两的船屋、高大的树木渐渐变为更为广阔的河道和田野。

阿姆斯特尔谢格 ©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尔谢格 ©蒋单弢
阿姆斯特尔谢格 ©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尔谢格 ©蒋单弢
阿姆斯特尔谢格 ©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尔谢格 ©蒋单弢
阿姆斯特尔谢格 ©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尔谢格 ©蒋单弢

骑行路线2:从冯德尔公园到韦斯坦德普拉森

从市中心沿着冯德尔公园再顺着运河骑行,或者,从阿姆斯特尔河沿着阿姆斯特尔公园的方向,就可以一直沿着绿网进入到荷兰的国家公园阿姆斯特丹森林(Het Amsterdamse Bos)。

公园面积为 1,000 公顷(2,500 英亩),远比市中心的公园大的多。在公园内有着许许多多的动物公园、体育俱乐部、赛艇场、花园和纪念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骑行路线2,1.阿姆斯特丹;2.阿姆斯特尔河;3.阿姆斯特尔公园;4.冯德尔公园;5.阿姆斯特丹森林;6.韦斯坦德普拉森; ©蒋单弢

冯德尔公园 via:www.stayokay.com/de/tips/amsterdams-gruene-lung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德尔公园 via:www.stayokay.com/de/tips/amsterdams-gruene-lunge

相比于市中心的公园来说,阿姆斯特丹森林有着更多的野趣。

阿姆斯特丹森林 ©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丹森林 ©蒋单弢
阿姆斯特丹森林 ©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丹森林 ©蒋单弢
阿姆斯特丹森林 ©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丹森林 ©蒋单弢

从阿姆斯特丹森林沿着运河再往更南的方向骑行,就到达一大片由水系主导的韦斯坦德普拉森。

人们能在此见到一种奇特的景象。湖面上有着一条条紧密排列的绿地,而在这些犹如小岛一般的条形圩田上坐落着一座座造型别致的小别墅,在岛与岛之间的河道或者更大的湖面上穿行着的则是“岛主们”的小型船只。

这里与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只相距短短二十公里,却有着完全不同于市中心的生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韦斯坦德普拉森 via:myprivacy.dpgmedia.nl/consent?siteKey=5id0G7K93Kr6sOje&callbackUrl=https%3a%2f%2fwww.parool.nl%2fprivacy-wall%2faccept%3fredirectUri%3d%252famsterdam%252fmeer-groen-voor-amsterdammers-betere-toegang-tot-nieuwe-scheg%257ebf4959c2%252f

韦斯坦德普拉森 via:维基百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韦斯坦德普拉森 via:维基百科

骑行路线3:马肯湖周边

马肯湖是位于阿姆斯特丹东部的一个占地 700 平方公里的湖泊,该湖在历史上曾是须德海的一部分,后因围海造田而成为湖泊。骑行在其周围,你能感受到比原先两条路线更加开阔的视野与风景。

骑行路线3 1.阿姆斯特丹;2.迪默舍格;3.沃特兰舍格;4.马肯湖; ©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骑行路线3 1.阿姆斯特丹;2.迪默舍格;3.沃特兰舍格;4.马肯湖; ©蒋单弢
马肯湖周边 ©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肯湖周边 ©蒋单弢
马肯湖周边 ©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肯湖周边 ©蒋单弢
马肯湖周边 ©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肯湖周边 ©蒋单弢

而在马肯湖周围的一些城市基础设施上,一些桥梁和道路“直接”架设在了自然风景之上。骑行其上一边是代表着城市快速且便利的交通道路,另一边则是风景优美略带悠闲的自然景观。在某些路段一边是呼啸而过的汽车,而另一边则是成群的在牧场上悠闲地吃着草的牛羊。现代城市和田园牧歌这两种生活在此处很好地融合着。

马肯湖周边 ©蒋单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肯湖周边 ©蒋单弢

阿姆斯特丹骑行的快乐在于一种连续又充满惊喜的体验:骑行者能从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窥见一片片广阔的水面,也能从城市的车水马龙中一下子就扎入到自然的怀抱。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骑行体验在城市与自然之间有机融合贯穿,自然顺滑。

这种体验并非天然形成,是一代又一代的规划者将自行车道与这座城市的自然资源恰如其分的结合起来的结果,更是在城市层面对于自行车、汽车优先权的重要思考。这不禁让我们想起最近被翻出来的当年被批评为没有“国际”视野的英国版的陆家嘴方案,该方案所强调的对于步行慢行理念的重视在当年的中国,恰恰无法被规划部门和决策者接受,而这些关注点恰恰是当下我们在陆家嘴地区最关注的痛点。

城市规划领域是否有捷径可以超?社会的观念是否一定要经过经济发展的循环往复才能发展?阿姆斯特丹的智慧与自然的巧妙在这里至少提供了一种后开发年代的思考。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城市设计(UO_HUB)如需授权请联系原文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