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当上明朝皇帝时,曾让刘伯温给他算卦,看明朝的国运。作为开国皇帝,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帝位,而是朝代和国家的传承。

清朝的顺治皇帝,也不例外,他虽不是清朝的开国皇帝,但他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

从本质上来讲,跟朱元璋是一样的,因此,顺治也很担忧大清的国运。他曾问过一个得道高僧:大清能传几代?

高僧回答说:“十帝在位,九帝囚,一帝在幽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字面意思来看,高僧这话是说大清只有十位皇帝,其中就有九个皇帝会被囚禁,或者因为某些限制成为他人的傀儡,还有一位皇帝住在幽州,就是现在的京津冀地区以及辽宁一带。

顺治当时听了似懂非懂,立刻召集了满朝大臣一起探讨,想弄清高僧话里的真正含义。

从大明崇祯皇帝手中接过政权后,满清想要一统天下,不仅蒙古和汉族,所有的外族,都要纳入大清的版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顺治登基之前,满清经历了两任大汗: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再加一任摄政王多尔衮,三位王的努力,才夺得了天下。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到了顺治这一届,他年少继位,压力倍增。

内有摄政王多尔衮的压制,外有反清复明的叛军;上有孝庄太后的期待,下有对大清毫无信心的汉人百姓的怀疑,将顺治压的心力憔悴,年纪轻轻,就驾鹤西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顺治短短的一生里,他勤政爱民,多次减免赋税,努力做一个好皇帝。顺治喜欢礼佛,也许是想借佛家理论排解压力,也许是真的迷信,他常常请佛门高僧来宫里讲佛学,也与大师们一起交谈。

顺治有个特别崇拜的高僧叫玉林琇,大清的传承问题,顺治就是向他玉林琇提的问。

而玉林琇的回答,不到清朝结束的那一刻,谁也不敢说准还是不准。直到清朝灭亡,再回头看玉林琇的话,才明白是什么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僧的准确断言

清朝,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共历296年,传十二帝,但这是不准确的,皇太极1636年才将国号改为清的。

但那时候,满清还没有统治中国,所以得从清军入关接掌明朝的政权开始算,也就是从顺治继位算起,到溥仪退位,总共十位皇帝,国祚268年。

那九帝被囚是什么意思呢?清朝的皇帝,除了光绪是慈禧的傀儡,溥仪是日本人的傀儡外,其他皇帝都是自由的。因此这个“囚”字,不能狭隘地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入关后,国力确实强盛了一段时间。自康熙帝起,清廷连年征战,收复了蒙古、新疆、西藏这些历代都难啃的骨头。

并且实行朝廷直接管理,绝不像前几朝用羁縻制度管理,那些外族一直不肯臣服中原的皇帝,一有机会就闹独立。

但就是由于一开局就是好牌,后面的皇帝才越来越故步自封,不肯把眼光放远,看看全世界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时,大明军队还能打得过日本,打得过荷兰,可到了清朝,清军武器落后,大清皇帝却浑然不知。

即使千古一帝康熙,也骄傲自满,在清朝历任皇帝中,他算是最努力学习外国文化的皇帝了,清朝依然落后了西方世界一大截。

康熙的精力,几乎都放在蒙古和西藏的问题上,当沙俄入侵大清时,才发现清军根本无法跟沙俄抗衡。有史以来能和沙俄叫板的,只有铁木真家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乾隆年间,其实清朝已在走下坡路了,所谓的康乾盛世,到了乾隆帝这里,已是个虚假的盛世。

英国的马嘎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后,发现大清的百姓过的并不像传说中的幸福,相反他们长久生活在朝廷的高压之下,遇到不公不会反抗,见人就跪,像奴仆一样小心伺候访华团的成员。

访华团献给乾隆的礼物,乾隆也觉得不值一提,还认为大清的大炮比英国先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自以为是,直到光绪帝登基,重用了洋务派大臣,出国游历,见识了西方国家的实际发展后,才明白自己有多落后。

最后一句,“一帝在幽州”就更好理解了,溥仪倒是没有故步自封,他在紫禁城时就学习英语,出紫禁城后更是积极结交各方势力帮自己复国,并和婉容一起学习西方人的潮流打扮。

可到头来溥仪才是真正的囚徒、傀儡。日本投降后,溥仪被苏联军队抓捕,后又送回辽宁抚顺监狱关押,正好应了玉林琇的话,一帝在幽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玉林琇当年是算准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