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设计,也许第一时间你会联想到那些与美及艺术相关人或事,或许更会想到史蒂夫·霍金的“大设计”学说,因为他的黑洞理论及关于宇宙的新发现曾吸引过无数的科学爱好者及对人类密码充满好奇的伙伴……回归原点,走近你我所认知的设计世界,它关乎于艺术、生活,关乎于美、未来,甚至关乎于成长!它就是我们好奇并向往的大设计世界!

书刻艺术在更多人的认知中,是少众的艺术门类。它是一种来自远古,发展于现代的一种艺术形式!他的创作是以刀为用具,以木为载体,用穿插、重叠的雕刻手法进行艺术创作,表现立意主体!他,早年是著名国画家方凤富关门弟子,一个偶然的经历让他结缘了木刻,此后,便一发不可收…他的木刻技艺娴熟精湛,刀笔间充满独特的创造力及艺术表现力,在书刻领域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和极好的市场口碑。他军人出身却有着传统文人的外形,二十年的书刻创作,让他收获了书刻市场一众弟子,其弟子在书刻艺术创作领域多次获得各类大奖!他的创作才华一次次得到市场的回响!2022年5月,他的书刻经典艺术展在广州黄花岗公园文化馆隆重举行!近日,应邓小平故里广安政府邀请,为其打造【清修书刻艺术馆】!在书刻艺术发展的道路上,他不断追求勇敢探索,以“以木载道,书刻人生”的姿态,肩负着书刻艺术发展的使命

他就是大设计本期推介书刻艺术家—— 冯清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清修

书刻艺术家

现为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刻字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美术学院现代刻字艺术工作坊导师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嘉陵画院高级书画师

广安丰德国学院院长

广州抱朴堂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北京华夏联匾书刻艺术研究院签约艺术家

艺时代美术馆签约画家

著名国画大师方凤富教授入室弟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奖项

书法作品《琴赋》荣获“全国首届国企干部职工书画摄影大赛一等奖”

作品《太阳花开》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矿文联、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

中国煤矿宣传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全国煤矿职工书法展览”上荣获最高奖

作品《史记·尚书》,被评为“创新与发展·四川省第六届书法篆刻展”最高奖;

作品《大美不言》在四川省文化厅主办的第二届四川艺术节上,

荣获“四川省文华奖美术奖优秀作品”奖

美术作品《荷之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法绘画作品展览”中荣获铜奖。

书法作品《钱氏池上芙蓉》荣获“全国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演系列活动写经典”一等奖

近30件作品参加第十六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并获得艺术创新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要展览

作品《清修》入展“大美集美”全国中青年名家展,

并入展全国刻字名家展

作品《藏无尽》入展全国首届现代刻字名家邀请展

绘画作品《山水写意》入展

《第二届“群星璀璨”全国群文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

作品《太阳花开》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矿文联、

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

中国煤矿宣传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全国煤矿职工书法展览”

作品《史记·尚书》,入选“创新与发展·四川省第六届书法篆刻展”

美术作品《荷之恋》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法绘画作品展览”

作品《清修》代表四川省参加第十四届世界文化博览会

作品《芭蕉罗汉》作为嘉宾作品参加第十七届世界文化博览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庚子正月,突发新冠肺炎,形势十分严峻,在此紧要关头,冯清修尽管身处疫情后方,却与防控救治一线的 “逆行者” 感同身受,亦时刻牵挂着前方一线的白衣天使,生命卫士。疫情发生后,冯清修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用手中刀笔鼓舞大众士气,助力一线白衣天使。经过认真构思,他抓紧时间,倾情创作了一件《舜尧》的现代刻字作品。

---《舜尧》“春风杨柳万千刀,除去瘟神尽舜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仁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清修:在艺术修行道路上,越往里钻研,我发觉自己不懂的东西越多。如今,离我的目标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艺术家应当做一个苦行僧,活到老学到老,在艺术道路上不懈努力。在韩国、日本都有书刻艺术,但究其源头,书刻艺术起源于中国,书刻是中国汉字的表现艺术,我们应当在继承中发展。如今在国际刻字联盟中,中国只是其中的一个成员,要想在国际上拥有主导话语权,需要我们付出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清修:“观物取象”,现代书刻可通过设计象来表达意,这与传统刻字有很大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清修:以书刻艺术为例,如若搞不懂阴阳、刀式刀法、书法等传统知识,就谈不到下一步的创新。古代有虚实阴阳,创新不可能空穴来风,我们首要做的是抓好继承。我常与学生讲,练字不是练技法,是练心、练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讲话,中气足,如金声玉振。吾君书画兼修,于造型艺术和民间艺术多有心得。喜诗文、篆刻、戏曲、音乐,尤长于现代刻字与教育培训。亦将两者有机结合,悄然在巴蜀艺坛绽放出一朵绚丽的奇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清修:我们要像做学术研究一样去对待艺术创作,同时还有具备匠人精神。个人的文学修养、文化水平、学识等是其艺术创作的土壤,土壤对于艺术之花的培育非常重要。同时,不同地域的审美亦是各异,每个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有其存在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清修:书刻艺术是多维艺术,相对书法和绘画,其难度更大。我们可从以下五方面去理解和鉴赏书刻艺术。

其一,是选题,这要求创作者具备极高的文学修养。

其二,是设计,书刻艺术在布局结构上,要求创作者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三,是书法,唯有掌握各种书体技法,在表现不同内容题材时,才会有更多选择。如表现欢快时可用草书,而表现宁静时则可使用楷书等。

其四,是刀法,创作者需具备极强的动刀能力,掌握不同的刀法,为不同的内涵情绪而服务。

其五,是色彩,冷色调和暖色调所赋予的情感和感觉皆有不同,需根据不同的主题表达进行上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清修: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应当多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当遇到与自己审美和观念不协调的作品时,静静坐下来思考,或许能引发你的另一种思考,所谓“存在皆是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清修:每一门艺术也都有其自身的基因密码。所以在继承和发展中,我们首先要识别并“植入”这些基因,带着基因而诞生的“面容”,吸收其它优秀的文化来滋养,才能传承创新出更加美丽的“面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清修:有关境界,我想用五个jin(g)来诠释。一是静:要心若止水,内心要平静。二是净:心无杂念。三是敬:要学习古人,要对传统文化心存敬畏。四是进:要有上进、进取之心。五是精:要加强研究,做精做细,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这五点非常重要,我自己也还在努力的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无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清修:如缺乏知识的广泛性,则如井底之蛙。作品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极为重要。技法是为主题内容而服务的,多加练习便能习得,但内在修养及气度等则是需要“十年磨一剑”,这与技法是绝然不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通书画、擅长乐器的冯清修惊喜地发现,之前的人生积淀,正好为他研究刻字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冯清修的手上,总是有深深浅浅的伤口:冯清修的衣服上,永远有花花绿绿的颜料。有人说,艺术家需具备“工匠精神”,而这些伤口、这些被颜料浸染的衣服,正是冯清修”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清修:我常与学生讲,不要随意去评价他人的作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20多年的书刻艺术创作过程中,我发现要创作出优秀的书刻作品是很难的,我们要像做学术研究一样去对待艺术创作,同时还有具备匠人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编:周余萍

内文:周上琪 网络文章

编辑:小夏

素材:冯清修网络

策划:大设计总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大设计总部

大设计官方网站
www.granddseign.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