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着国家防疫政策的放开,身边的阳性患者越来越多。

目前流行病毒奥密克戎的传播感染能力,没有因为防疫措施的改变而变弱。相反,奥密克戎的传播感染力非常强。

有专家学者用模型推断的可能结果是,在2个月内我国会出现疫情高峰期。

导致约60%的人感染,其后会逐渐回落,最终会有80%到90%的人被感染病毒

很多人看到这样的一些消息,如果早晚要感染,还不如“早阳早了事”。甚至有些人认为新冠病毒只是大号的感冒而已。真的只是这样吗?

这样的观点倒底哪个对呢?我们今天就来为大家理性客观的分析一下。

虽然感染可能无法避免,但也注意防范,还不能躺平。

我国人口庞大,人们生活的空间密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十分频繁。

从专家推测的数据模型来说,至少70%以上的人都会感染上。因此很多人觉得,如果迟早都要被感染上,还不如早感染,早了事。

新冠病毒是具有传染性强的特点,一旦身边有人感染上,作为密切接触者的我们也可能被感染上。

而且,新冠病毒与古代流行的传染病天花不同。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痊愈后可获终生免疫。也就是说感染了天花,好了以后再也不会再感染天。

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病情重,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后死亡率高。

最基本有效而又最简便的预防方法是接种牛痘。

感染新冠病毒了以后,不会因为感染上了新冠病毒而具有终身免疫作用。

第一次感染新冠病毒,痊愈之后,可能再会感染的机会,阳了又阳。

并且病毒每一次攻击我们的免疫系统,我们的免疫系统不会因为病毒的攻击而增强免疫力,反而而下降我们的免疫力,对于病毒的抵抗力来说可能越来越弱。

对于目前的严峻疫情来说,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目前逐步放开的进程中,身边的“小阳人”越来越多。

我们要做好适当的个人防护,戴好口罩,保持勤洗手,居家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的好习惯。

尽量避免自己被感染,也可以保护家人因自己感染,而出现被感染的情况。

总之保护好自己健康的重中之重,千万别有着如果迟早都要被感染了,还不如早感染早了事的想法。

这4类人应尽量避开第一波高峰期

需要强调的是一些高风险人群,更应该注意避开可能出现的第一波感染高峰。这值得我们注意。

从我国的医疗条件分布来看,大多数集中在于在与城市当中,而农村所拥有的医疗条件相对于比较差。并且从农村到城市去就诊,路程相对较远。

从现在新闻和生活中人们抢购药品的情况来看,就可以了解到我们所面临的医疗资源多么紧缺。

并且免疫力差的人的老年人患上新冠病毒,而容易患到重症的几率还是蛮大的。

所以在此我们要强调这4类人群应避免不必要感染。

1.老年人患有基础病的人群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病等问题的老年人群,是高风险人群中的高风险,一旦感染上,容易引发并发症。

值得特别注意,应该重点做好防护。

2.孕妇

虽然疫情肆虐了三年,但是我们还是缺少很多数据和临床经验表明如果孕产妇患上新冠病毒会不会导致胎儿的畸形,或者是胎儿出现其他风险。对于这些我们知之甚少。

3.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人群

这类人群包括老年人,也包括一些年龄并不大,因某些原因出现肝肾功能严重不足的情况。

这类人群因肝肾功能不全,对于抵抗病毒的能力弱。如果发生感染,容易出现各种症状甚至是重症问题时,并且因为本身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影响下,用药方面有很多的限制。

4.儿童以及低龄的婴幼儿

儿童和低龄的婴儿身体是处于发展发育阶段,他们的免疫系统还不够完善。

对于疾病的抵抗力相对于健康的成年人而言比较弱。

就拿普通流感来说,在我们身边,儿童和婴幼儿经常因为流感流行,出现感冒发烧的症状。

而且新冠病毒并不是大号的流感病毒,因此我们也要注意儿童和婴幼儿的防范。

现在防范措施的放开,在身边出现的阳性患者越来越多。

由于奥密克戎的高度传染性,即使做了尽可能的防护,我们可能也做不到100%避免感染。

我们能做,只是尽量做好感染防护,减少感染风险。千万不要有着躺平的想法“感染了就感染”,早阳早好”,在我看来还是尽量晚点。

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