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推进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涌现出了一大批好做法、好经验,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提供先进经验,即日起,我们推出《创新治理 振兴乡村》系列专题,介绍我市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成效。
阎良区
建强“大脑”壮实“躯干”融通“血脉”
乡村名片
阎良区位于西安市东北部50公里,总面积244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办事处,30个社区,73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0万。作为陕西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近年来,阎良区以“两平台三机制”为抓手,注重“三治”协同发展,着力构建有序有魂有力的乡村综合治理体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主要做法
壹
数字赋能 建强治理“大脑”
阎良区社会治理全科网格系统网格员积极开展服务
提升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织密网格、优化服务是关键。阎良区坚持党政主导、各方参与、全面覆盖、上下联动思路,从社区、村民小组等“微细胞”入手,以信息化为支撑,积极整合“全科网格”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两个信息平台,打造智慧化乡村“大脑”,切实用基层治理“小网格”托举乡村服务“大民生”。
一是统分结合,科学“定格”。根据“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原则,科学建网,规范运行。优化全区网格设置,按照“六化”“四有”标准,建成区域一体化社会治理全科网格综合调度平台,覆盖全区7个街道、48个部门、2109路监控链路和组织、综治、民政、卫健等条线部门工作,并实行动态管理,打破行政壁垒和信息孤岛,做到社区各类社会管理事务“一个格服务、一张网治理”,实现“一网尽收、一格服务、一环处置”。
二是整合信息,科技“助格”。创新构建“3+1+N”信息公开体系,细化19大类109项公开内容,通过手机APP、村组触摸屏、IPTV及各村公开栏“3+1”组织,全景式、数字化、即时性公开;梳理整合脱贫攻坚、政策宣传、警务直通车、“1+5+X”民情地图、合疗报销、户籍办理等N项板块,根据职责分工及时公开有关信息,构建了强有力的衔接配合、信息互通、统筹协调、村民共享的信息公开制度,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共享化、智慧化,推动社会治理工作“重心下移”。
三是多元共治,服务“优格”。按照培养基层后备干部标准,面向全区招募组织放心、群众认可的“热心肠”网格员172人,坚持每日巡查。同时,在每个网格中选派进社区在职党员、居民代表、社区志愿者为兼职网格员,形成了“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网格管理队伍。推出“三单服务”“乡村理事会”“网格+警格”、新社会阶层人士志愿参与等一批多元共治典型,有效解决了“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了的看不着”难题,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截至目前,累计上报网格事件163631件,办结率达到99%以上。
贰
积极探索 壮实治理“躯干”
在党建小院内开展板凳课堂合作社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离不开完备的体制机制保障。阎良区紧盯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省级试点示范任务,围绕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统筹部门职责,探索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径,初步形成三项机制“躯干支撑”,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一是探索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议事协商机制。坚持把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核心。全区73个村实现了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100%“一肩挑”,探索推行“党组织+”村级民主议事协商新模式,明确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有效加强了党组织对村委会、村监会、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导。建立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1+N”体系,全面推进农村其他组织工作规范化开展,做到农村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全面加强党小组建设,充分发挥党小组在党员教育管理、联系服务群众、组织村民议事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有效激活村党组织“神经末梢”,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二是健全完善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机制。突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经济发展两条主线,全面建立政府投入、社会协同、自我造血的乡村建设新机制。探索建立“3510”生活垃圾治理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清洁村庄覆盖率达到96%,投资1.1亿元建成美丽宜居示范村37个。全力打造“党建+电商+合作社+旅游”新型发展模式,线上线下同步推介,阎良特色农产品产值效益年创新高。探索推广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两翼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格局,20余家合作社“造血式”传帮带,实现“租金保底、盈余分红、农民增收”,每年带动群众就业11000余人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是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的民主管村机制。创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有效形式和平台载体。建立深化村级工作事项准入清单、依法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和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将村需要依法履行的事项进行精简,不断扩大村民自治工作覆盖面。深化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构建民主自治、权责明确、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监督有力的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体系。成立村民议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社会组织,培育自治文化,增强村民信息获取与分析、议事协商参与、意见与利益表达、民主监督等能力,实现农村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和村民个人在乡村振兴各类事务中的有效参与。
叁
多元发力 融通治理“血脉”
乡村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性工程,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机结合,是人才、资金、战略的有效统一。阎良区在乡村治理中创新推出的“两平台三机制”就像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为有效推进乡村治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和活力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有效激发党员干部乡村治理的“头雁”作用。建立街、村两级书记抓基层党建、乡村治理清单,落实街道党工委抓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主体责任,将乡村治理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和年终述职评议内容,逐级压实乡村治理工作责任。打造“5+5”(5个工作联盟+5支志愿服务队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组织党员干部成立巷道长队伍,把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等工作触角向巷道延伸,实施“常态化”服务行动,以贴身服务传递党组织温暖,形成“一元主导、多元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是注重群众主体,切实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实施村规民约规范提升工程,指导全区73个行政村全面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对文明行为“点赞”,对不文明行为“说不”。截至目前,全区73个行政村全面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规范操办标准,推进移风易俗。70个村开展订立悬挂家风家训活动,全区累计建成乡风文明一条街56条,评选“十星级文明户”9061户,以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乡村发展已成为村民行动自觉。
三是强化平安建设,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创建行动,农村地区实现主要路口、街道监控全覆盖,按照“一警一辅警”标准建成43个城乡社区警务室和54个农村警务站,全区公共安全感有效提升。全区30个社区、73个行政村全部成立综治工作站,建立区、街道、社区(村)三级社会治安形势周研判制度,构建“三位一体”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不断完善群防群治措施,发案率有效降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