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这件事的意义其实是非常大的,上一次是2016年,已经经历了7、8年了,这几年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居民膳食指南也会结合这些年的变化进行改变。

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了解,这是属于我们每个国人的饮食指南,每个家庭都应该备上一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的膳食指南和旧的膳食指南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就是在建议上面,由6条建议增加到8条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出,增加的内容主要就是合理搭配、单独全谷物、规律进食、足量饮水、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公筷分餐。这些内容的改变其实也是根据现在很多人的习惯来的,比如很多人日常饮水量其实是严重不足的,平时饮食无法规律,搭配不合理导致肥胖问题等等。

还有就是现在的疫情一直反复,这个时候逐步实行公筷分餐,也是很有必要的。

还有一个就是关于谷物,之前的谷物都是在谷薯类里面一起的,现在分开单独拿出来了。

其次,就是在食物推荐量上面,也有部分会有所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进一步控盐,由<6g,进一步限制在<5g

控盐其实是一直在说的,我们日常饮食盐太多了,之前柳叶刀的论文也显示过,心血管疾病风险最严重的国家,就是我们中国

同时与国家的政策,健康中国行,三减三健这些行动的目标是一致的,保持健康的身体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的控制好盐分的摄入。

2、增加了奶及奶制品的摄入,由300g增加到300-500g

我们大部分人其实没有喝奶这个习惯,就算是有牛奶也会优先让小孩或者老人喝,其实这个可以增加上,牛奶的营养价值是比较高的,不仅富含蛋白质,矿物质也很丰富,值得每天都喝。

喝得比较多的话,可以选择低脂或者脱脂牛奶,比较全脂牛奶里面脂肪含量不低,喝多了能量也容易超标。

除了牛奶,还有酸奶、奶酪、舒化奶、奶粉可以选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禽畜肉、水产品和蛋类合并成了动物性食物,整体量也增加到120-200g,并且每周至少两次水产品,每天一个鸡蛋。

这个其实变化不是特别大,整体量增加了,需要的种类还是这些,强调了水产品和蛋类。水产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相对来说营养价值会更高,每一周应该补充至少两次,然后是选择禽肉,最后才是畜肉。

还有蛋类需要每天都吃,很多人不敢吃蛋,或者说吃蛋的时候不吃蛋黄只吃蛋白,无法就是担心蛋黄胆固醇含量较多,其实如果没有什么疾病,是可以吃的。现在也没有了关于胆固醇的限制量了,因为我们身体里的胆固醇主要还是自身合成的,食物中提供的是很少一部分。

4、谷薯类分开了

虽然总体量没有变化,之前是合并在一起,谷薯类一起250-400g,现在改成谷类200-3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50-150g),薯类50-100g,强调了吃谷物后,还需要吃一定量的薯类。

常见的薯类,包括了土豆、山药、芋头、莲藕等等,由于富含淀粉,能量比较高,完全可以当做主食来摄入,并且还有的其他营养素是比较丰富的,比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钾、胡萝卜素等等,比精米精面营养更均衡。

薯类可以在早上或者晚上当主食吃,或者搭配在米饭里面一起蒸着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几类有一定的变化,还有部分是没有变化的,比如:

蔬菜还是300-500g,水果200-350g,油25-30g,大豆及坚果类25-35g,水1500-1700ml。

健康的身体其实就藏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只有好好吃饭,吃对饭,才能真正帮助你收获健康,保持好身材。

希望大家都能有所了解,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