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

1月6日,四川攀枝花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攀枝花市委副书记、市长虞平,代表市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

攀枝花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

2022年,攀枝花迎来了省委、省政府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新成昆铁路全线开通运营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在报告中,虞平着重从三次产业质效齐升、城市面貌持续改观、社会事业能级提升、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等8个方面,对2022年工作进行了总结。2022年,攀枝花市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214元、23297元,分别增长4.8%和6%。

虞平作政府工作报告

看产业发展

着力构建“2+3”现代工业体系

数据显示,2022年1至11月,攀枝花市新签约工业项目225个,协议总投资额842亿元、同比增长39%,全市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4.6%、13.8%。

“工业项目签约、开工、竣工数均创近年最好水平。”虞平说,攀枝花2022年启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三年行动,狠抓项目攻坚突破,着力构建以先进钒钛钢铁材料、清洁能源两大千亿级产业为主导,绿色化工装备制造、钒钛磁铁矿采选冶三大优势产业为支撑的“2+3”现代工业体系。

攀枝花的百米钢轨 王东摄影

报告中,列举了一系列攀枝花在构建先进钒钛钢铁材料产业集群中取得的成就:龙佰集团年产20万吨氯化法钛白及转子级海绵钛、四川钒融储能科技钒电解液生产线等33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攀钢高端钛及钛合金、银山精密钛钢薄板等19个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竣工投产,攀钢在全国率先自主轧制出0.1毫米厚宽幅钛箔材、“钒氮合金”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攀枝花钒钛产业进入全省首批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名单。

作为攀枝花打造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之一的清洁能源产业,也实现了多点突破。建成投运了全国首个管道输氢母子加氢站和西南首条工业副产制氢生产线,规划风电装机207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421万千瓦,龙肘山风电一期并网发电,建成“交通全场景友好型”分布式光储项目、全省首个屋顶分布式光伏智能台区。

攀枝花丰富的物产 刘家成摄影

在现代农业方面,攀枝花扎实推进“天府第二粮仓”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 6.2万亩,分类优化改造农业种植园地 9.9 万亩。新创建省级五星级园区1个,新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是全省唯一无耕地撂荒的市州。同时,“攀果”跻身“川果”系列品牌,攀枝花芒果亮相“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获“2021四川十大美食地标”授牌。

攀枝花已进入“动车时代” 东 摄影

城市升级

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城市

“交通状况根本转变,宜居水平明显提升。”在谈及2022年攀枝花城市面貌持续改观时,虞平首先说起了攀枝花的交通状况改变。

去年底,新成昆铁路全线投入运营,最快4小时40多分从攀枝花可以“飙”到成都。与此同时,丽攀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宜攀高速公路攀宁段土建工程进度达78%,攀盐高速公路项目即将挂网招商。攀枝花绕城、米易至会理高速公路项目纳入《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 (2022—2035年)》,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攀枝花主城区一角 王东摄影

在城市更新方面,攀枝花出台《攀枝花市实施精明增长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 年)》,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成千兆城市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6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68部,置换天然气4.6万户,新建污水管网76公里,实施“四花”打造项目77个,东华山山地运动营地形象基本呈现,阿署达片区生态修复取得新进展,银江湖片区滨江栈道示范段及银江沙滩、三线文化广场一期等项目基本建成,新(改)建口袋公园11个、绿地20万平方米,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认定公布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39处。

乡村振兴

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13769元

“形势极为严峻复杂,成绩实属来之不易。”总结过去一年成绩时,虞平表示,这份成绩单上,还少不了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2022年,攀枝花市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实施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项目39个、投入资金4208万元,新增脱贫人口小额贷款282笔1168万元,全市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13769元、增长15.8%。

攀枝花盐边县格萨拉 王东 摄影

走进攀枝花的乡村,仁和区高峰村、米易县新山村、盐边县鳡鱼村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乡),西区格里坪镇、米易县撒莲镇跻身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仁和区平地镇成为首批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乡镇,盐边县昔格达村获评天府旅游名村。

攀枝花阿署达花舞人间 王东 摄影

这一系列的成就,离不开攀枝花市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完成了第一批次6个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农村“房地一体”改革基本完成,230个村集体经济实现全覆盖登记赋码,培育国家级示范专合社4个,“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