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匠用的物件。
近几年在古玩市场上,常常看到手艺人用的物件被低价售卖,可见手艺人正在慢慢放弃陪伴自己几十年的老营生。每一个老营生都是应时代而生,因社会的快速发展而被“淘汰”,每一个老营生都曾经是匠人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也曾为千家万户带来了不少的便利,只是随着研发、使用、创新,再到消失,离我们渐渐远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作砖的工具。
以前盖房子用的是泥砖,建房前需打好,木制的盒子里填满泥,并涂抹均匀,倒在地面上晾干待用,泥砖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当时为人们带来了不少的便利,只不过一块块从抹到晾干使用,也算是一种费时费力费工的活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物件就连村子里95岁的老奶奶都说没看到过,不知是干啥用的,友友们,有知道的么?
时代发展越来越快,每一个物件的更替,使老物渐渐成了回忆,只要曾经使用过,再次遇到,就能回忆起以前的点点滴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的木质婚床,一位收藏者花2万元买回家。
精致的做工、喜庆的颜色算是对一对新人最好的祝福吧。无论在哪个年代,婚姻永远是人生大事,是繁衍后代、传宗接代的大事,父母们都会倾其所有的置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竹片小座。
竹片小座、铁小座是80后的回忆,儿时爷爷奶奶或父母用竹片或铁,做成一个仅能容下几岁我们的小座,再绑到大梁自行车上,带我们去下地干活、去串亲戚、去赶大集,想必也有无数同龄人在这样的小座上睡着过无数次,嗯,每一个物件都有美好的回忆,记载着我们的童年,更记载着父爱母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剃头匠用的椅子。
木制椅子可折叠,简单方便,节省了不少的空间。老物件随着时光流转而变得陈旧泛黄、尘埃一层又一层,但它镌刻着严寒酷暑里向阳而生的点滴足迹,见证着波澜壮阔的过去,岁月无痕,老物件却在静静地诉说着你我他的往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