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成立一个家庭的时候,当我们开始迈向成功之路的时候,当我们从事我们的事业的时候,实际上我们一生都在追求幸福。

但同时有的时候背后有很多的悲伤,悲伤不是最不好的,悲伤是有力量的。

2022年12月14日,由江苏省社会心理学学会主办,江苏省社会心理学学会社会发展部承办,和人心理、秦淮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提供公益支持的公益大讲堂中,黄菡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主题为《幸福之路与悲伤的力量》的讲座。

我们将讲座内容整理出来,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幸福之路与悲伤的力量有三重含义:

第一:想跟大家在今天晚上交流的两个主题:幸福与悲伤。

第二:分别是两本书的名字:

《幸福之路》是英国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著名著作;

《悲伤的力量》当代英国的一个心理咨询师朱莉娅·塞缪尔的著作。

在翻译的过程中感触颇深,很想有机会分享给更多的人。

第三:

《未来简史》的作者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学的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

人类在21世纪,有几大议题,第一个是“挑战死亡”,第二个是“追求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幸福和不幸福的原因

(1)不幸福的原因

拜伦式的不幸福:悲观厌世、竞争、无聊、疲劳、嫉妒、罪恶感、受害妄想、恐惧他人评价、幸福的原因、兴致与热情、家庭、情爱、工作、业余爱好、努力和放弃。

(2)我眼中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包括:

认知:对自己的生活有积极的价值评价;

情感:对当下的生活产生和体验到基本满足,有愉快的情绪;

意向:对外部世界有建设性的反馈。

在有些人的心理状态当中,这三个成分它并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

比如:

做的事情是让我有快感的,但是很难对其有积极的评价。吃喝玩乐的时候很开心,但会觉得是虚度人生。

02关于幸福的四个随想

(1)“会不会想”与幸福

幸福不仅与客观生活指标有关,也与主观感知有关。

幸福“感”必然与主体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相关。

幸福建议之一:反思生活信念

艾丽斯的合理情绪理论:对具体生活事件的情绪反应来讲,情绪不仅取决于情绪本身,还取决于中间变量(特定的生活信念和具体的生活态度)。

“不会想”的表现:

过分绝对化:别人必须对我好

负面推论

以偏概全

“想得开”和“想得通”:

“理解”和“弹性”/“原谅”和“感激”/“耐心”和“希望”

(2)“有没有钱”与幸福

金钱确实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满足,进而让我们产生快乐的情绪,但是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限度之后,金钱带来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

对快乐与否的影响,家庭和社群要比金钱和健康来得更重要。

过分强调金钱和物质财富对幸福感的贡献有可能导致什么?

幸福建议之二:平衡生活

多元平衡、张弛有度、积极有趣。

同时保持很多的需要,让它们彼此相互制约,不至于让一个失了控,走了极端。

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没有错,同时要有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来平衡抑制;对工作的投入没有错,成为了工作狂,就要有对生活的热爱和投入来平衡抑制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会不会比”与幸福

人追求幸福并不难,难道是追求比别人更幸福,而人总是把别人判断得比他实际上更幸福。

“不会比”的表现:跟完美比、跟第一比、什么都要比。

幸福建议之三:关注A 型性格

A型性格的主要特征:时间紧迫感 竞争性 “数字化”

“怎么比算是“会比””:合理使用防卫性反应、克服自我服务的归因偏差。

其实,我们总是对自己已然拥有的东西视而不见,而对自己求而未得的东西耿耿于怀。

(4)“有没有意义”与幸福

幸福不只是简单的感官满足,它一定是与某种意义相关联的。

幸福不只是“愉快的时刻多于痛苦的时刻”这么简单,他要看的是生命的整体,生命的意义、价值感,还有重要的认知和道德成分。

如何赋予意义:利他、为理想奉献、创造、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享乐主义。

幸福建议之四:利他 益公

利他:善做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

益公:离“我”远去。

03

悲伤的力量、直面死亡

哲学家说:

人类真实意识到自己的死亡必然性之后,才建构起真、善、美、圣的生存信念,并将这种信念外化为生发意义的文化创造活动。

欧文亚隆:

人的所谓心理问题,皆是四大存在问题在作祟:死亡、孤独、自由和责任、生命的意义。

“对于生死,要听!要说!要看!”

04理解死亡

“死亡提供的黑色背景使细致的生命之色更为纯粹”

在一个丧偶研究中亚隆发现,大概有1/4到1/3的被试达到了一个新的成熟和智慧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死亡带来的觉醒体验会让人产生以下变化:

重新安排生活的重心;

放弃无关紧要的琐碎之事;

不作违背心意的事情;

花时间与至亲至爱更深的交流;

感觉敏锐并充满感恩,比如四季变换,美丽的大自然,节庆与新年的到来;

有勇气去冒险;

很少担心被拒绝。

05应对死亡

爱和努力……努力和爱,这就是全部

——弗洛伊德

不要走在我的前面,我可能会跟不上;

不要走在我的后面,我可能无法引领;

就走在我的身边吧……做我的朋友。

——加缪

(1)我们自己怎么做

与逝者的关系;

与自己的关系;

表达悲伤的方式;

时间;

思想和身体;

界限;

结构;

专注力怎样帮助朋友和家人倾听;

认可;

实际帮助;

诚实;

敏感;

长期关注;

写。

(2)让ta自己调整步伐

好好地活 幸福课

认真地死 死亡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