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冬天确实很冷。

疫情放开后还没多长时间。

总却听到一些老人相继去世的消息。

也可能是我们往年的时候没这么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这个冬天。

虽然没有官方的数据,但确确实实感觉到去世的老人比往年多一些。

印象中到了冬天,总是会从家里人的口中听到谁家的老人走了。

放在以往,最多是内心会有一些惊讶,免不了惋惜几句,不是前一阵还好好的吗?

但回头一想,是在冬季,也就释然了。

01

可是最近,在网上关于今冬去世老人比往年多的传闻是越来越多。

去世的人有公众人物、有默默无闻的陌生人、还有做出过贡献的知名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这些消息的曝出,不免让人觉得这绝非偶然。

看到网上说,殡仪馆的号都排到春节以后了。

甚至为了抢到殡仪馆的号,一度还出现了黄牛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夸张的是,有医院的太平间居然出现了家属领错遗体的怪事。

这不免让人多想,这个冬天病危的老人真的这么多?

以至于医院能在忙碌中把这些事搞错。

这些事情和老人去世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上老人去世的消息铺天盖地。

网友一度调侃道:“没想到放开后,最先爆火的是寿材店和唢呐人”

02

那么在2022年的冬天,去世的老人真的比往年多吗?

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在疫情还在持续的今天,不免让人觉得老人的去世和新冠病毒有一定关系。

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冬天去世老人确实比往年多,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还说道,12月份以来。

曾看到北京两家医院的危重患者和重症患者的比例大约占感染人数的3%—4%。

综合身边的实际情况和他说的话对比。

这个数据还是有一定可比性的。

因为一直以来,相关专家就做过分析。

说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依然会集中在患有基础性疾病的高龄人群

这也就不难说明。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老人会相继去世。

并且,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随着春节临近,我国即将迎来城乡之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这势必会导致新冠病毒的快速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就是因为农村地区地域宽广、人口数量庞大,人均医疗资源却非常有限,如何应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感染高峰,都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患有基础病的老人更是不在少数。

疫情高峰下,医疗资源挤兑的事情会出现。

03

可是,从没想过有一天,殡仪馆也会排起长长的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老病死,本是人间常态。

伴随着这个不寻常的冬天。

有些人又开始瞄上了这一块的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牛排号,实在排不好号的最起码得租个冰棺啥的先暂时安置吧?

可就连冰棺都开始坐地起价了。

那么关于网上说的今年去世的老人比往年多的舆论情况到底如何?

近日,在殡仪馆上班一位小伙公开发布视频说:网上传闻不真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他视频所说,殡仪馆每年不分春夏秋冬,去世的人数都差不多。

只不过,在疫情高峰的今年突然被大家重点关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还提到,殡仪馆之所以会超负荷运转,是因为家人离世后,家属会选择一个吉日进行火化。

所以造成了拥挤,被网络扩大化,甚至以讹传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看到殡仪馆爆满,甚至排队。

按照他的说法,这并不能说明一下子就有很多人去世,也有可能是家属都选择了在同一天进行火化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我们每个人其实是能感觉到的。

身边的老人去世确实比往年多。

只是目前还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是新冠病毒直接原因导致的而已。

舆论都有两面性。

也许这个小伙以点看面说的是对的。

但太多关于此类的消息冲击了我们的视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不幸,2022,以这些的方式送走了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致敬每一个生命,也缅怀每一个失去生命的同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天对于老人本身就是一道坎,对于有基础病的老人就更难熬了。

疫情的“放开”并不代表就是疫情的“结束”,在当下的现实压力之下,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应该更好地履行防疫和健康责任,绝不能随波逐流的放任感染。

我是柠檬,你身边最近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