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高宗绍兴年间与金军统帅完颜宗弼签订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不平定条约,绍兴和议。在这个条约中规定了宋高宗赵构向金国称臣和割地赔款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款,其中金国提出的处死抗金民族英雄岳飞的条件有着很深刻的含义。正是因为这个条件,使得宋高宗和南宋朝廷在宰相秦桧的推动下,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宋朝军民为争取恢复北方领土而进行的数十年努力毁于一旦。岳飞的生死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本文我们就来详细说说金兀术的各种政治考虑和战略动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金兀术起初是个坚定的灭宋派,为此他不惜和金国"主和派"的完颜昌进行了数十年的政治斗争。金国不论是在西线搞的和尚原大战,还是在江南的搜山检海捉赵构,其目的都是想一劳永逸的吃掉南宋,统治整个华夏大地。这种策略是以金兀术为首的金国"主战派"提出来的,而受到金国"主和派"的反对。以完颜昌为首的金国"主和派"认为,南宋虽然丢掉了北方半壁江山,但靠着江南、湖广和四川的富庶,以及江南水网密布和川陕山势险峻的地理优势,是能够建立一条牢固的抗金防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女真族起于东北原始森林,善于骑兵和弓兵作战,在攻坚和水战方面对宋朝没有太大的优势,所以完颜昌等人提出了与南宋议和的建议。这个建议后来被秦桧带回了南宋,便是所谓的"南自南,北自北"。秦桧在靖康之乱中被俘押往金国后,一直呆在完颜昌的府邸做奴仆,所以秦桧被放归南宋实际上是完颜昌为了自己的议和方针提前做出布置。这个方针最初在南宋并没有得到宋高宗赵构的认同,秦桧只能选择韬光养晦。而金国方面也有以金兀术为首的"主战派"反对,宋金之战保持这高强度的战争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绍兴议和之前,宋金两国的战争态势发生了巨大转变。金兀术虽然在国内斗倒了完颜昌,掌控了全国的军权,但战争形势却不足以让他一口吞掉南宋。攻略西北的战略方针在南宋名将吴玠兄弟的阻挡下受阻,南下攻打杭州的军队也难以突破岳飞、韩世忠和张俊三军组成的江淮防线。而同时宋军的实力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岳家军甚至组建了万人的精锐骑兵部队,这对于以骑兵作战著称的金军来说是杀手锏级别的威胁。当然这只部队的建立还是要感谢伪齐的汉奸王爷刘豫,若非他的万匹战马被岳家军俘获,岳飞也没法组建这支骑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北方大地的抗金活动也在轰轰烈烈的展开。由山东、河北、山西、河南、淮北等地的老百姓组成的民间抗金武装不断壮大。他们一方面在战争中不断成长,另一方面又得到了岳飞、韩世忠等人的资助,成为金军和汉奸签军难缠的对手。岳飞和韩世忠的这一策略实际上是抗金名将宗泽遗留抗金大计的延续,本质就是南宋朝廷和北方抗金义军共同建立一条抗金民族统一战线。通过这条战线上军队的互动,不断的挤压金军的生存空间,让南宋军队在北上过程中抢占有利的战略地位,最终完成收复北方大地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反攻大战略在宗泽当东京留守时就做过,而且效果非常好。宗泽在死,南宋军队甚至能推进到黄河南岸,金军在这条犬牙交错的战线上吃了不小的亏。可是赵构将这一方略束之高阁,宗泽去世后便没有人再坚持(当时岳飞还是都统,没资格入朝廷)。接替宗泽当东京留守的杜充是铁杆主和派,后来还当了汉奸,投降金国。他上任后废除宗泽的全部支持抗金义军的政策,还利用官兵压迫和排济义军,最终导致这条战线崩溃。岳飞和韩世忠后来剿灭盗匪中大部分便是这些义军在战线崩溃后转职的,其中曹成和杨再兴便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军在顺昌、郾城、颖昌三大战役的胜利后,抗金形势一片大好,北方抗金义军甚至打起了引王师的旗号,然而宋高宗和南宋朝廷的主和派大臣却开始打退堂鼓。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宋高宗和南宋朝廷缺乏自信,二是江南的士绅阶层垄断了国家利益。

由于在南宋初年的宋金大战中,宋军连战连败,早就让赵构等人患上了恐金症,对于反攻金军和回归东京汴梁的计划非常不自信。尤其是靖康之乱中汴梁城军民集体被俘押往北方的残酷,让他们不敢接受岳飞的北伐作战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岳飞的北伐计划中又需要接收大量的北方义军,这使得南宋需要耗费大量的钱粮和后期物资。这些军事上的耗费都需要摊派到南宋的士绅阶层,作为士绅阶层代表的主和派大臣自然会反对。而且打下北方后,北方的官员也会与朝中南方官员的利益产生冲突,因此南方军民对北伐热情不高。

于是在主和派的推动下,宋高宗启用秦桧向金军求和,并连下十二面金牌召回岳飞、韩世忠和张俊三大主力军。而秦桧本来就是完颜昌派到南宋的棋子,自然顺势推动了"南自南,北自北"的和谈策略。由于三大战役中让金兀术主力部队损失惨重,无力继续南侵,他也就顺势展开和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和谈时南宋已经解除了岳飞、韩世忠和张俊的兵权,三大主力部队也停止前进,但北方抗金义军的活动并未停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而金军主力部队在三大战役中被歼灭,残兵败将加起来不足三万人,这完全不可能在数千里的宋金战线上进行防御作战。而金国北方军事上的空虚已经让抗金义军的活动公开化,他们甚至敢明目张胆的挑衅金军和刘豫的汉奸部队,这在南宋刚建立时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金国当时在北方大地的统治面临崩溃的窘境,只需要南宋军队北上一戳,就能大功告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兀术为了维持金国在北方大地的统治,也为了在宋金谈判中占有强势地位。他甚至让刘豫的汉奸军队穿上金兵的服装,冒充金国军队在黄河沿岸、淮河北岸等地巡逻驻军,以显示出金军虽然战败,却还有卷土重来的实力。这么一出戏让前往金军大营和谈的南宋使者吓得两股战战,于是金兀术便得寸进尺的提出了先杀岳飞再和谈的要求。

宋高宗赵构起初并无杀死岳飞的打算,只是想解除兵权后闲置岳飞。但是岳飞对北伐的坚持,在宋朝军民中的影响力,在北方义军中的号召力,这都是对皇权巨大的威胁。赵构在苗刘之乱中吃过被军将胁迫的亏,因此猜忌岳飞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岳飞又知道此时金国是最为虚弱的时候,让金国缓过劲来,以后再要北伐便要付出更高的代价,于是便反复要求北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金兀术提出处死岳飞便是因为岳飞窥破了金国的虚实,只要岳飞活着,南宋的军队永远窥视着北方大地。尤其是岳飞在北方大地的义军中布置的抗金统一战线,这让金国对黄河两岸的统治完全无法平稳,随时都有崩溃的危险。而岳飞又不是杜充这种汉奸将领,拿钱就可以摆平的。因此只要岳飞在,他就能暗中组织力量支持北方义军的抗金活动,找机会再次推动北伐。只要北方义军不被扑灭,宋军南北联合的战略局势就不会改变,这就像插在金国喉咙的一根毒刺,随时都可能让宋金局势翻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抗金义军方面只知岳飞而不知宋高宗的情况也让赵构担心,这种不可靠的军队,让他的皇位及其不稳。这些义军与岳飞的密切联系,更让赵构觉得自己有坐在火山口上的危险。于是在多方原因的推动下,岳飞被处死,岳家军分散瓦解,副帅牛皋被秦桧派人毒死,宋朝军民牺牲性命打下来的成果被拱手让给金国。

而后赵构和秦桧又复制了杜充排济抗金义军的策略,甚至借金军之手除掉这些义军,以稳固自己的权位。最终岳飞辛苦组建抗金民族统一战线被打得支离破碎,义军在南宋和金国之间挣扎求存。宋高宗赵构和秦桧可以说是活生生的把北方军民送到了金军的屠刀之下,简直就是卖国求权的大汉奸。这种行为加大了南北仇恨,为后来北方汉人助元朝攻打南宋种下了仇恨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