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时代里,包括金融、支付之类的操作都逐渐快捷简易化了,从扫码到完成支付可能只需要几秒的时间。在这简单的操作背后,是金融系统对个人信息的深度绑定和全自动操作,通俗地说,就是金融系统靠着读取个人正确信息,后台判定、完成了交易过程。如果个人信息出现问题,那可想而知,交易自然就会产生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涉嫌违法犯罪,个人信息常见的出现问题就是证件信息出现错误,包括个人信息变更、账户变动等。而在个人信息变更中,又要数证件有效期失效最为常见。

解决证件失效的几种方法

冻结失效过期身份信息用户的相关账户,除了深切提醒用户前来更新个人信息外,更主要的是在信息不明的情况下,保护用户的合法金融安全。根据以往案例,曾发生过部分用户身份失效后,被冒领、盗领个人财产的违法案件。所以及时冻结账户,是对用户金融安全的一种合理保障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决证件失效目前有三个途径可以进行。第一通过银行客户端自助办理,比如app、手机银行客户端等。用户可以在里面查找关键词“证件有效期”,搜索到相关功能,然后按操作提示,完成信息验证。可能的验证方式包括身份证拍照、人脸识别等,形式比较多样,过程也很迅捷。

第二是到相关营业网点线下办理。首先找到大堂经理或者前台接待人员,告诉需要更新身份信息,便可通过人工柜台或自动柜员机,通过提交身份证验证,便可完成。

第三是在微信申请办理。目前部分银行通过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开通了身份信息验证渠道。

证件失效超多少天会影响账户正常使用

众所周知,银行账户的开设,是需要用户通过提交自己的正确合法资料,经过金融系统验证,审核通过,才能生效正常使用。也就是说,账户的合法性,首要基础是建立在用户的合法正当身份上,才产生效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我们目前主要使用的身份证明——身份证的有关规定,年龄越大,身份证的有效期限越长。一般来说,20岁以下身份证基本有效期限为10年,20-30岁的有效期限为10到20年,30岁以上的有效期限为20年到长期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身份证明的重要凭证,身份证的有效期限是有相关法律效力的。按照目前相关管理规定内容,涉及到金融行业,只要用户没有涉及非法犯罪行为,身份证过期90天内,不影响账户的基本功能正常使用。超过90天,就会触发监管系统,为安全起见,银行会对相关过期身份信息用户的相关账户进行冻结,一切转账、交易等功能被暂停使用。

在验证证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我们在刚才的解决方法里不难看到,在银行验证身份信息并不是一件困难复杂的事情。但万事就怕万一,信息社会除了办事快捷以外,也有信息被盗用的风险。曾有不法分子通过诈骗短信、电话,骗取用户信息,盗取财产的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处理涉及个人信息的事务上,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轻信不明来电、短信,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的后果十分严重,切不可因小失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