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饮食文化发展出了一些很奇怪的现象,比如:

上菜之后手机先吃(为美食拍照)、在各种各样猎奇的地方(游船上、丛林里、高空中、水族馆里)吃、要搭配食物背后的故事吃等等。甚至餐厅越是昂贵,饱腹反而是越不重要……

电影《菜单》直面讽刺的正是此类畸形的“高级餐饮文化”。

《菜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菜单》拥有一个引人入胜的高概念:一群顶级富人来到一座私人小岛上享用独一无二的高级料理,谁知整个用餐体验逐渐变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逃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客们乘坐游艇来到岛上,迎接他们的是餐馆领班艾尔莎:“在岛上,我们同吃同住,共同收获,共同发酵,同心协力。”

极简的木质桌椅,食材全部产自岛上,厨师们对主厨斯洛维克(拉尔夫·费因斯饰)的话一呼百应,有求必应,一种令人不安的、幽闭恐惧的邪教气氛油然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不仅是位厨师,还是个讲故事的人。”泰勒(尼古拉斯·霍尔特饰)反复向女伴玛戈(安雅·泰勒-乔伊饰)强调。衣冠楚楚的泰勒不仅自诩为吃货,还是斯洛维克的粉丝,不仅要偷偷为食物拍照,还要炫耀有关食材的品鉴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的食客还包括毒舌的美食评论家、过气的电影明星、富有的白人老年夫妻以及有色人种企业家新贵。

他们都兴冲冲地等待着一边观赏戏剧一边体验美食,但是当一份印有他们个人私密信息的玉米饼端上来时,他们才惊觉——自己也是这出美食大戏的一部分。

每一道菜肴背后的故事都不像食客们所想的那般风花雪月,而是充满黑暗血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一团混乱”,这道菜被端上桌时主厨斯洛维克当众羞辱了副主厨,后者当即掏出手枪在食客们面前自戕,炖排骨和鲜艳蔬菜仿佛能透出剜心剔骨的痛苦。

另一道叫做“男人的荒唐事”,其灵感则源自主厨和另一位女副主厨之间的不伦关系。接下来,斯洛维克勒令厨师们去追在场的男食客,任他们在迷宫般的岛上奔走逃命,而被捉住之后,每人则获得了一份以鸡蛋为食材的菜品。

主菜一道接一道地上桌,食客们终于意识到,追求完美主义的主厨将以所有人的同归于尽来收束这个“故事”。

宛如米其林广告的精致食物画面,配合荒唐暗黑的故事走向,《菜单》将戏剧张力做到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菜单》的故事灵感源自编剧威尔·特雷西在挪威用餐的一次真实经历,再由导演马克·迈洛德将其呈现为一部嘲讽病态饮食文化和权贵阶层的黑色喜剧。

自2014年的《王牌特工:特工学院》开始,到近年来的《利刃出鞘》《悲情三角》,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展现上流人士的相互算计、丑相百态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

唯一能够从中幸存的,通常是敢于刺破上流社会的虚伪面具、具有充足街头智慧的底层人物,在《菜单》中,这个角色就是因顶替他人前来而误入此局的玛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拒绝配合演出这幕荒唐剧,对主厨斯洛维克盛名之下的迷思也毫不买账。当其他人试图用金钱收买主厨(后者根本不在乎)或者坐以待毙之时,玛戈抓住机会主动出击,寻找他的软肋,以图求生。

美食,有时候必须辜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及和前辈拉尔夫·费因斯的对戏,安雅·泰勒-乔伊表示无比钦佩:

“拉尔夫绝对是最有才华的演员之一,他可以自如地激发我的表演。观众可能会觉得我俩的对手戏比较黑暗,戏中有戏,但其实我们演的时候,这些场景让我觉得很亲密、温暖。他就像一个大方的舞伴,让我有充足但又恰到好处的空间来演绎我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尼古拉斯·霍尔特则在采访中回忆了在片场见到明星主厨多米尼克·克朗的神奇经历:“她是我们电影的食物指导,亲手设计了片中的菜单。我见到她的时候,不禁倒吸一口冷气,生怕自己的法语不地道,没有准确地叫出菜单上的食物。

“当她说我的发音很标准时,我才松了一口气(笑)。多米尼克才是片场最大的明星,我在表演时融合了对她的崇敬。所以电影中,我的角色见到拉尔夫饰演的主厨时,是非常兴奋紧张的,其实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雅·泰勒-乔伊和尼古拉斯·霍尔特,一位是《时代》杂志“全球百位重塑未来的领导者”之一,一位是名导乔治·米勒口中“21世纪最理想的男演员”。两位实力偶像派此次加盟《菜单》扮演情侣,都是冲着和导演马克·迈洛德合作的机会来的。

迈洛德曾操刀热播美剧《权力的游戏》和《继承之战》,擅长驾驭让人物悲喜交加的场景。

自称“阅剧本无数”的安雅和尼古拉斯都感叹,翻开《菜单》的剧本看了很久,都没猜到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