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部找矿,最愿意和六队合作,不仅技术过硬,而且认真负责”“六队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服务威海应急救援工作,从不讲条件,让我们特别感动”……在同山东招金集团、威海市应急管理局等与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合作密切的单位负责人交谈时,总能听到他们发自肺腑的赞叹。

六队被称为“英雄地质队”,不仅因为在找矿方面本领过硬、能力超强,更因为这是一支忠于事业、尊重人才、充满温情的队伍。

师徒情深

——“传帮带”中凝结精神共识

在六队,“师傅”是经常被人提起的一种身份。由于地质工作的特殊性质,许多人早期野外作业都是在师傅的带领下进行,师傅的言行举止会深刻影响徒弟。

1981年,从南京地质学校毕业的杨立新来到六队,跟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于勤德工作。“到100多米的矿硐采样,永远是师傅先下,探好路再叫我们下,返回时相反,等我们上去,他再上。”杨立新说,那代人对地质工作的执着坚守,让自己也不敢对工作有丝毫怠慢。

2008年,鲍中义刚调入六队,便被派到焦家深部金矿勘探项目部,六队高级工程师姜洪利让他负责焦家深部金矿储量计算的任务。鲍中义说,师傅严格要求又细心指导的工作风格,让他终身受用。

更让鲍中义没想到的是,2009年《山东省莱州市焦家金矿床深部详查报告》圆满完成,成果获得国土资源部一等奖,师傅直接把这个奖让给了自己,并没有署名。这份真挚无私的“传帮带”师徒情,让他对“英雄地质队”有了更深理解。

在六队,教出优秀的徒弟,是师傅的责任,更是师傅的光荣。

如今,六队通过“一带一”“一带二”及签订师徒协议等方式,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传帮带机制,不仅让年轻一代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习专业本领,更让“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爱才用才

——为团队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目前,六队涌现省部级以上先模人物40余人,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人、中华技能大奖1人、大国工匠1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人、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

为何六队能做到人才济济、群英荟萃?“六队一直有爱才重才用才的传统。”六队党委书记、大队长丁正江的话,解开了大家的疑问。

2005年,六队在莱州寺庄开展深部找矿“会战”,有不少已经退休的老专家、老技术人员提供指导。“六队人愿意拧成一股绳,是因为队里领导尊重人才,愿意发挥人才专长。”杨立新说,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大家不自觉地向老一辈专家看齐,把他们视为团队的“宝藏”。

如今,为更好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六队深入实施了人才强队战略,科学谋划实施头雁工程、菁英工程、雏鹰工程、引凤工程、工匠工程、暖心工程等“六大人才工程”,统筹抓好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等三支队伍建设。同时,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和科研平台建设,目前建有自然资源部深部金矿勘查开采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深部金矿探测大数据应用开发工程实验室、地质勘查科普工作室、山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4个省部级创新平台,拥有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让优秀人才有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

团结奉献

——“英雄地质队”荣誉需要每个人守护

“行业内都知道,如果深部找矿不成功,不妨请六队来看看,因为他们不仅技术过硬、做事踏实,还信守承诺。”与六队合作多年,山东招金集团副总经理李光辉坦言,六队是有口皆碑的“靠谱”,这种作风体现在每个人身上。

“‘英雄地质队’荣誉属于每个人,需要每个人守护。”对集体的认可与爱护,让六队人形成这样一个共识。

六队退休职工杨永芹是1992年进京受奖的团队成员之一,也是唯一一位女工程师。她回忆,当时六队组成了一支15人的队伍,其中有队长、党委书记、分队长等领导,也有地质、水工环、探矿、钻探等领域地质人员,还有一名职工家属。“从每个找矿工种选择一名代表赴京,还不忘记带上家属,说明六队挂念着每一个付出的人,知道成绩是靠共同努力得来的。”杨永芹说。

多年前,六队有两名炊事员获得省部级表彰,一个获得了省部级劳模,一个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这让鲍中义深受触动。他说,一支找矿队伍,取得荣誉时,没有忘记在身后默默付出的人,这种强烈的团队意识,是最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

如今,六队仍通过多种举措,一如既往地守护着这个“大家庭”:为了解职工困难、及时化解问题,六队会定期举行“书记接待日”,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等队领导“坐镇问诊”,倾听职工们的诉求;队里每年自筹资金300余万元,为全队职工缴纳补充医疗保险……